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遵守国家的法令规章,要做出守法的榜样


   日期:2012/11/15 20: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遵守国家的法令规章,要做出守法的榜样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18集  2012年11月13日讲于香


   决定不要要求别人对自己的恭敬、供养,这个念头错了。什么供养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什么呢?你们自己去好好念佛求生净土,将来我在极乐世界看到你,那叫真供养。你们在这个世界给我任何供养,我都带不去。我到极乐世界看到你也来了,这是真供养。恭敬也没有必要,这世间的客套,这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要怜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没有人教他。

现在儒、释、道,不但在中国、在外国,好老师找不到了。过去古人常讲,好老师可遇不可求。现在在这个社会,遇都遇不到,到哪里去求?根本就没有了。真正的好老师大概都到山林去隐居去了,没人知道他,没有人认识他,你也找不到他。在这个年代我们怎么办?早年我跟李老师学经教,李老师告诉我“至诚感通”,今人找不到,找古人。古人在哪里?经典就是佛菩萨;中国古圣先贤的典籍,那就是好老师。教给我一句话,“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用佛家戒定慧的办法。真正做到“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其他东西都放下,这叫持戒,这是你得守这个规矩。经教也是如此,学一门,不要学多。我们今天采取的《无量寿经》,这个本子不很长,它也不短,非常适合我们学习。我们就这一本书,其他的都不要了,给别人学。都好,学哪一门都好,就是一门,决定不能贪多。一门心是定的,定久了自然就开智慧,智慧开了,没学的东西自然就懂了,你一听就懂了、一看就懂了、一接触就懂了,这个有例子。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榜样,中国古时候惠能大师给我们做了榜样,不要学。学什么?只求心定、慧开。心定慧自然开,开了之后一切通达,这个办法好!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这是与菩提相违背的。你只要有这三种,那换句话说,你没有智慧,你没有慈悲,你也没有方便。不管你怎么样认真修学,装模作样,到最后你还是搞六道轮回,你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这个一定要远离。远离才真正有智慧、有慈悲、有方便。

……

愚痴、暧昧、怀疑这都属于痴的念头。粗的容易辨,微细的很不容易辨别,所以他得不到法喜。得到法喜的人真开朗,得到法喜的人充满智慧你看他处事待人接物,他没有学,自然他就懂得,就中戒。我们读《六祖坛经》,细细去揣摩、去品味。六祖没人教他过,没学过,为什么他处事待人的时候那个礼节都不失?这是什么?这是性德自然流露。他见性了,性德里头自然有的,不要学的。迷了自性的人要学;明心见性的人不要学,他一举一动自然合乎戒律。迷的人要学戒律;觉悟的人不要,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跟戒律相合,为什么?戒律是性德。他见性了,性德流露,不用学的,你挑不出他毛病,言语说话有分寸。从他的仪态、表情、言说、动作,通通都放光,都看到智慧。这是圣贤,这是佛菩萨,是我们的典型、是我们的榜样。所以底下说:

“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

你跟菩提心相违背。

“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

从哪里得来呢?

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国土是也。”

……

知足天的寿命尽了,他就下到人间来成佛了。“兜率”是知足的意思。菩萨最后要成佛,要知足,表演的知足,这就成佛了;人间成圣成贤。知足就是圣贤。孔子知足,快乐无比。要知道孔子是平民身份,没有爵位,他做鲁司寇这三个月,就下台了。那时候司寇是什么?那时候一个国家还没有现在一个县大,小国,县市长那是诸侯,就是国王,司寇就是警察局长,这个小城市的警察局长。孔子干过这个事情,干过三个月,就下台了。他没有爵位,他是平民,在社会上他没有地位;他又没有发财,没有财富。他为什么成为圣人?知足!圆满的知足就是大圣;他也很能知足,这就是贤人。他什么都不求,他没有欲望。圣贤在这个世间都是随缘,跟佛菩萨一样,随缘而不攀缘。我们不找别人,找别人事情难办,人家来找我,这事情就好办。我们一生都是随缘,从来没有攀缘过的。攀缘很苦,要求人,要看人脸色,不好做,做事情后遗症一大堆,何必呢!所以我一生很自在,为什么?一生不做事。做事就有麻烦。为什么不做事?我没有福报。我自己清楚,做事情要有福报,为什么呢?你底下有那么多人帮助你做。我们孤家寡人没有手足,没人帮助。汤池过去做了一点小事,搞了三年,那是临时凑的班子,我没有班底,临时凑集的。你问我,我能想得到,为什么?我比你冷静,我没有你那么复杂,所以我看东西比你看得清楚。我懂得方法,懂得道理,我没有能力去做,就是我没有人帮助我做,我手下没有人。一个秘书,悟梵法师走了,我现在一个秘书都没有了。现在怎么样?不要了,大概她走了是叫我:还没丢干净,你得给他丢干净。丢干净什么?我一生就讲一部《无量寿经》,所以不要秘书了,如果我讲这些还要准备。我不搞了,我就这一部经讲到底,活一年讲一部,一年讲一部,其他的什么都不搞了。我走到哪里,经本就这一套,带着就走了。所以我不需要人照顾,多自在啊!我教人做示范城市、教人做示范国家,教他做的,不是我去做的。在图文巴他们宗教来找我,我就把市长也拉来,告诉他这个好处,市长这一结合,他们就做起来了,好事!如果到联合国做宣传,我也也不过是上台讲几句空话,勉励勉励大家而已。我才不干这个事情,释迦牟尼佛都不干,我还会干吗?六祖惠能大师不干。为什么不干呢?那要大福报,要多少人手!一生真正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得大自在。衣食住行不缺,会有人送来,不要操心,这就很自在很快乐。每天脑筋里头就是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除这个之外什么都没有,你说你多快乐。别人问我什么灾难,你为什么想灾难?你问我有没有灾难,我告诉你:有!为什么有呢?你想它就有,“一切法从心想生”。你问我有没有灾难?没有!为什么?我不想,我想阿弥陀佛,我想极乐世界,没灾难。你们来问我,肯定有,我得告诉你有灾难、有大灾难,为什么?是你想出来的。怎么化解呢?念头转过来就化解了。我不再想灾难,我想阿弥陀佛、想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没灾难。极乐世界社会安稳,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天天教学,没有一天中断,这就叫极乐世界。

我住在这个地方没有别的,就是天天教学。很多同学问:为什么不回大陆去?回大陆不能教学、不能讲经,这是大陆国家的政策。我们是海外人士,在国内讲学要国内的法师,国外法师不能在国内从事宗教活动。我们决定遵守国家的法令规章,守法,要做出守法的榜样,准许我们做,我们会很热心的做;不准许做,决定不可以做。何况这个世界,外面的法缘很盛,哪里有缘,哪里去,不一定在一个地方。香港这个地方有缘,可以在香港做。现在我跟斯里兰卡结的缘很殊胜,他们是真想我去。所以一定要随缘,不要攀缘,你就会得自在了;我一定要想怎样干,这就麻烦来了。随缘多好,一生都随缘,到处流浪,我很安慰,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生随缘,到处流浪。我的流浪比释迦牟尼佛要舒适一点,释迦牟尼佛流浪要走路,我远程坐飞机,近程坐车,比释迦牟尼佛舒服多了,释迦牟尼佛树下一宿。我走到哪里,住处都安排得很好,不错,应该要知足了,不知足就有罪过了。释迦牟尼佛比我更知足。

那么第四句成佛道:

“此心果报虽在菩提,而其花报在于净土。”

这段话很重要,我们要把它记住。“心”的果报是在菩提、是在真实智慧,本经讲的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利益,真实智慧。但是它的花报是在净土,净土是花报。果报呢?果报是实报庄严土。花报是实报庄严;土果报是常寂光土常,寂光是果。那么实报土、方便土、同居土全是属于花报,在于净土。

“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

这是讲长寿,“广大无边”的是讲常寂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遵守法令       守法榜样)(五明学佛网:遵守法令       守法榜样)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