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一位资深女白领:学佛终见自性之光


   日期:2012/11/17 16: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上海 奕辰(女 37岁) 

   从小到大,我就是个喜欢哲学思辨的人,一直在思索宇宙的真理和人生的真谛,也一直追问着生命的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活着意义究竟何在?人生苦短,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或者放弃什么?”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很多朋友好奇:我这样一个在观念开放、生活方式现代的外企浸染多年的所谓资深白领,为什么会突然间信了佛?有些人以为我遭遇了重大打击,或是为了求子。对这些疑惑,我难以回应,只能一笑了之。

  我发现在现在这个商业社会里,人们只是为逐利而生存,没有人考虑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是拥有了很多,但我们失去的更多——我们失去清净平和的内心、纯真自然的笑容;清新洁净的空气和水、舒适规律的气候;健康安全的食物、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我也发现,拥有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安全感和幸福感;拥有再多的钱,也无法填补心灵的空虚和彷徨,也不能让我们对未来真正充满信心。

  十五年浮华喧嚣的职场,让我身心俱疲。所学所用皆是世俗的“小术”,我已与内心渴望的“大道”渐行渐远;常年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使我备受亚健康的困扰,身体素质每况愈下。曾经以为有物质就会有快乐,忙碌热闹的生活能让生命充实,但是在拥有了很多、经历了很多之后,发现幸福感似乎总是在缺失状态。

  2007年年底,我终于扔掉了许多人羡慕的光鲜亮丽的职业,还给身心一段时间自由,踏上了探寻生命真理的旅程。从中医养生到心理学,从《易经》风水到灵性修行,从儒学到道家思想,我的视野逐渐开阔,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但是,对宇宙和生命的诸多疑惑依然存在。比如说命运的问题。人为什么会有命运?命运是如何形成的?由什么来决定?同一时间出世的两个婴儿,为什么一个一睁眼落在繁华都市的大富之家,一个落在偏远山村的农家小院?为什么有些人相好端正一脸福气,有些人相苦刻薄甚至身有残疾?为什么有些人诸事顺遂得天独厚,有些人命运多舛一生不如意?为什么有些人健康长寿颐养天年,有些人病魔缠身不得善终?为什么有些家庭和睦兴旺,有些家庭鸡犬不宁?

  ……

  直到2008年,我遇到了佛法,感觉佛法中讲的一些道理,似乎能够解答我一连串的人生疑问。

  其实本质上讲,佛教不是宗教,不是哲学,更非民间的鬼神信仰。“佛教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这个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和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环境,并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佛教充满智慧,是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

  佛家所谓的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修正。

  学佛一年时间里,我的心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柔软,心中常充溢着知足和感恩。虽然我的秉性和习气(比如我的嗔心和急躁脾气)并未一下子全改过来,但我已慢慢学会用佛法来观照自己。心不再四处攀援,不再“心外求法”,一切反求诸己,真的发现:“人的智慧和潜力深藏内心。”

  走进地藏七,感受六部曲

  学佛一年了,虽然乐在其中,身心也有变化,但还是碰到不少修行的障碍。学佛最重要的是“修心”,但这个“心”不容易转过来,仍然容易受到烦恼习气的支配。我的嗔恚心依然较重,有时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和先生吵起来,之后又非常自责和后悔。虽埋头经藏,但是没有真正从生活中去修,也觉得“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委实困难。我觉得必须找到一种好的方法,找到突破点,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

  福至心灵,我想到了地藏七。2009年4月的一天,在地藏七网站仔细浏览了一番。最打动我的,莫过于很多师兄提到短短七天内“脱胎换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性情和习气方面。这正是我需要的啊!我一定要去感受一下。

  打七过程中,很多人确实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来面色晦暗的,变得明亮甚至红润了;原来压抑有心事的,变得开朗轻松活泼了。我们中有些人走进道场的时候,表情呆板不太会笑,但是,后来大家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心情越来越畅快了。

  我的收获无疑也是巨大的。虽然说我的脚肿了,嗓子也哑了,但是皮肤好像被净化了,肤色变得明亮有光泽,白里透红,细腻光滑(虽然每天洗脸一直很马虎,洗完胡乱抹点乳液就完事了,都没怎么照过镜子)。短短几天我瘦了两三公斤,而且瘦得恰到好处,小肚腩基本没有了。我的颈椎感觉松了很多,终于又可以不费力地仰头看天空了。以前我排泄不太好,有时还会便秘,但回来后,我每天要排泄两到三次,感觉体内的毒素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轻盈。连续一段时间吃素,肠胃洁净了,呼出的口气也很清新。我找回了久违的深睡眠,乱七八糟的梦做的也比以前少多了。

  下面,就地藏七的六部曲,谈谈我个人的感受和心得。

  吃素:不是形式,而是必须

  以前我在朋友圈子中有“美食家”之称,我最大的乐事,是研究权威的《最佳餐馆指南》,然后约上朋友,一家一家地吃过去。对肉食,我一直有着很大的热情。自学佛后,知道吃肉是杀生,就慢慢放弃了对肉食的爱好。

  后来我完全断肉食了,只是偶尔吃一点海鱼。原来我觉得三净肉可以吃,通过打七,知道三净肉也有问题。因动物死后一段时间内,神识依然还在(就和人一样),破碎的神识会遭受无量无边的痛苦,所以打七回来就改全素了。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罪最重。”欠命要还命,欠债要还钱,没有谁能幸免!现代社会,人们每天都离不开肉。

  全世界六十亿人,中国十三亿人,除了部分穷人吃肉较少,每天为填饱我们的肚子,杀害的动物是个什么数量呢?那是天文数字!实在是可怕。

  当今世界,各国医学界和科学界也越来越提倡吃素。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这样吃最健康》,是一位台湾著名医师写的。

  她在书中,用大量的研究资料和实例证明,绝大多数动物肉类,是惰性食物,是劣等食物,会破坏我们体内的平衡环境,是很多疾病产生的根源。这位医师仅仅用断肉食改素食的方法,就治好了很多病人的顽疾和疑难杂症。

  即使如人们普遍认为的“动物肉里面有一些营养”,也不能吃肉。为什么?因为,动物在被杀害的时候,充满了怨恨和愤怒,身体会释放出很多毒素。现在急功近利的饲养模式和残酷的宰杀方式,令可怜的动物们每天处在惊恐和怨忿中,身体所产生的毒素更多。再加上饲养和加工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和添加剂等因素,毫不夸张地说,每吃进一口肉,就等于吃进了很多毒物。

  从环保的角度看,过度发展的畜牧业消耗了地球三分之一的能源,而动物们每天产生的大量沼气,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之一。所以,少吃一块肉,就是举手之劳做环保。

  诵经:重新认识《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一部“因果经”,也是一部“孝经”,它能够让人改变命运得到现实的大利益。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释迦牟尼佛涅槃前讲的倒数第二部经(最后一部为《涅槃经》)。佛陀一生讲经说法,唯独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时,十方诸佛菩萨都来当听众,世尊三次举身放大光明。《地藏菩萨本愿经》融合了地藏菩萨的大弘誓愿和诸佛菩萨的见证,最可贵的是,整部经皆以直白的文字来叙述佛陀深入浅出的慈悲开示。在所有佛经中,佛理浅显易懂,不需要他人来传授的,唯有此部经典。所以说《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学的基础经典,是修行的起点,特别适合末法时期业障深重、根器愚钝的众生。

  再来说说地藏王菩萨。许多人不熟悉这位大菩萨,因为他不像观世音菩萨那样有着广泛的民间信仰基础。读了《地藏菩萨本愿经》,我才了解这位菩萨有多伟大!佛陀在涅槃前,把娑婆世界六道众生郑重托付给了地藏王菩萨(而不是其他菩萨),他是佛陀灭度至弥勒佛出世这一段漫长时期的“代理佛”。

  忏悔:排出毒素,一身轻松

  一直以为忏悔是基督教的传统,却不知佛陀时代就有了。

  地藏七把忏悔作为六部曲的一部分,而且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忏”是发露过去所做的旧恶,“悔”是知错能改永不再犯。

  忏悔不是形式,是深刻的自我反省,拔出灵魂深处的毒草,让染污的心变得干净。忏悔是向我们伤害过的众生真诚道歉,祈求他们原谅。

  打七通过两种方式来达到忏悔目的:一是依照《礼佛大忏悔文》拜忏,真诚顶礼,请八十八佛慈悲加持,消除业障;二是让大家发露忏悔。

  平时我们都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但我们所界定的“善”,是俗世的标准,也是很低的标准。我们常认为,不偷不抢,也不去害人,就算是好人了。但是,佛法对“善”的要求要严格得多。一个人只有达到“五戒十善”的标准,才能配得上佛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主持人让我们对照“十恶业”去忏悔,仔细一对照才发现,我们每一条“恶业”都有触犯,只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而且,每一条“恶业”的定义和内容,又比我们所认为的“恶业”要严格。如堕胎是很严重的杀生,占公家便宜和偷税漏税是偷盗,未婚同居和看色情网站、影碟是邪YIN等等。

  在忏悔中,听到的忏悔最多、最沉痛的是杀害动物、堕胎、不孝敬父母、邪YIN以及嗔恨心。大家都彻底放下了自尊(其实是“我执”),把多年来藏在内心最深处的隐秘挖出来,曝露于日光之下。忏悔过了,痛哭过了,就像把身体内的毒素排出去,从此,可以一身轻松地行走在菩提路上。

  护生放生:一念悲心,功德无量

  吃素不杀生,人人都应该这样做,但是若要累积善行功德,还需要进一步放生。放生是还债,还累生累世以来无数的杀债,而且速度最快。

  “诸功德中,不杀第一。”放生是敬畏因果、尊重生命的具体体现。放生是给动物一个死里逃生的机会,因而当我们有危险的时候,上天就会安排一条绝处逢生的路给我们。

  众生皆有两条命:一条是生命,另一条是慧命。放生不仅要救它生命,亦要救它慧命。所以我们在放生的时候,要给动物们授三皈依,念佛号,它们下一生就不堕地狱、饿鬼、畜生道受苦,若得人身,发菩提芽,听闻佛法就有成佛的可能。

  那天忏悔过后,我在佛菩萨像前发愿,今后每年将十分之一的家庭收入用于放生、助印和行善。我现在不买奢侈品了,也缩减了买衣服、配饰的开支,觉得这些钱如果用来放生,可以挽救很多生命,那比我个人享受要有意义得多。

  放生,不仅要专门去做,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践行。

  行善:日日累积福德资粮

  佛陀告诉我们:财布施得大财富,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法布施得聪明智慧。另外,《东岳大帝宝训》云:“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世人只知为子孙留财富,却不知,只有多多行善积德才能惠及后代福泽延绵。积善之家,最著名的两个例子,莫过于孔子和范仲淹。孔子是大圣人,是万世师表,他的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因为这个福德实在太大,他的子孙后代绵延不绝,据称到现在已有八十多代。《孔子世家谱》二千五百多年谱系不乱,支脉清楚,实属罕见。孔家现世后裔繁多(据有关部门统计约有三百多万人),遍及海内外,人才辈出。北宋名臣范仲淹,出生非常贫贱,但他有非常可贵的品德。他是虔诚的佛教徒,乐善好施,一生积累功德无数。他有五个儿子,两个做宰相,一个做御史大夫。范家到今天有一千多年,家道不衰,代代都出贤人,代代都有好子孙。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靠的就是积德修善!

  念佛:老实念佛,一辈子的功课

  地藏七弘扬的是净土法门,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最终目标。

  通过打七,我对净土宗有了更多的理解。净土法门,普摄六根,是最适合我们现代人根器的修行方法。《无量寿经》里赞叹阿弥陀佛,乃“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一句“阿弥陀佛”含摄了佛祖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是一切法门的综合,是一切法门的精髓。念佛法门简便易行,却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是否感通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取决于诚敬,念佛的功夫深浅取决于专精。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我也想往生西方净土,但可能因为“业障”深重,对念佛提不起正念,很是懈怠。打七期间,佛号就念得很少。回来后诵经拜忏尚能做到,而念佛就被放在一边了。我希望“业障”慢慢消除后,我能早日发起大愿,专精念佛,一生证入,永不退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自性)(五明学佛网:学佛       自性)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