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关于神通的开示


   日期:2009/7/1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揭示神通的误区与真实把握的教言


上师 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 讲授

(仁波切,如果我有什么毛病,您一指出来,这样会使我对佛法信心就更大,适当的显显神通是不是也有好处?)

  对,但问题是当神通和骗局放到一起的时候是分不清的。佛说“依智不依识,”只有有了正见才能有坚定的信心,否则,我今天把你的病治好了,明天再遇到一个大变活人的魔术师,你就得跟他走了。

  既使你看到了我向你展示神通,要向另外一个人讲述的时候,还是要现量展示的,如果没有现量的话,即便是真事,也成了传闻,传闻就有了掺杂,有了猜疑,于是还是不能取信于第三方。所以如果想学佛,根据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有善根能值遇佛法,有福德能修行佛法,有因缘才能成就佛法。如果不具足这些顺缘,无论你是谁也没有意义。如果你有信心最好是真实的,如果没有的话,你宁愿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也千万不要迷信!你没有信仰,至少你是一个正常的人,还可以向正人君子方向去做,但你一旦迷信的时候就癫狂了!所以我们不需要这样建立信心。

有人编了一个色德上师骑马飞跃黄河的神奇故事,我是很乐意接受这是真实的,但是询问上师的时候,色德上师说:“我这么大年纪了,我飞过去徒弟们怎么办呀?有信心就有,没有信心不要编神话!”听起来多打击人的信心啊!但让人很安慰,痛着并爱着。这是事实,所以我们没有神话也不要紧。我们需要的是真相,不需要神话。

  有许多听了大圆满窍诀的人,但生死如何了呢?大家有的是不需要修《前行》的人,可是这种求法,仅仅是好奇心的满足而已,再没有更多的收获了!除了好奇心真正的收获是什么?莫说是超越生死的把握,对于现在天气的炎热,我们能以一个平常心去面对吗?所以不是有什么很神奇的法可以点铁成金,可以使你一瞬间就成了佛,不是这样的,就像吃饭,是一点一点吃饱的,大圆满的成就也是滴水穿石的事,你到了该“石穿”了,一滴水就穿了,没到的时候就等着吧。事实是如此,我们不需要看那么多神奇的传说。

  我每年帮着年龙上师翻译大圆满窍诀,到现在有四、五千人次获得过大圆满窍诀,但我至今没有见到一个令人确信他肯定有把握的人,这是为什么?问题出在哪了呢?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无论是花钱得到大圆满窍诀的人,还是花出来六个月时间修《前行》的人,如果大家的目的都是一个,就是非常功利地、想不通过太大努力而达到觉悟成就,这样的发心结果当然一样了!所以还是这样,都在端身正坐着。一些人觉得好像自己有把握了,可又好像没有把握。问题又在哪儿了呢?其实每传完前行,人们来问的时候,我都讲修前行是一个桥梁是一个台阶,是必然的阶梯,但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大圆满窍诀。觉悟并且能够牢固地把握住它才是你的目的,你要考虑到我什么时候做好觉悟的准备了,那么下一瞬间才是觉悟的时候,而很多人都忙着今年修完前行,明年就求窍诀,所以求窍诀的时候被“我终于听到大圆满窍诀”的感动而感动得流泪,没多久,这种感动就都像被太阳雨浇过的土地表层一样干涸了。很遗憾,这不是修行的道路,所以《前行》是一定要好好地修集的。

  佛陀时期没有《前行》,邬金莲花生大士时期也没有这么系统的《前行》,那是根基和因缘不一样。大圆满九种传承当中,最早的是胜者意密传承,普贤如来对五方眷属超越一切言词和表法,当时以意密传承的方式,使五方佛自然觉悟,那是咱们的境界吗?不是那个境界就别模仿。从胜者意密传承到持明表示传承,那是什么境界呢?是佛陀对祖师,以各种表法的方式当下契合,不假修证,自然圆成的,这是什么境界呢?那也是佛佛相授的境界。所以第一代祖师胜喜金刚是金刚萨埵的化身,人家无父而生,咱们是YIN欲而生,这完全是不一样的,七岁的时候,舌战群儒,胜了五百班智达,成了五百班智达的顶严,这对于我们来说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不是咱的境界。到补特伽罗耳传的时候,师师口授,上师只对一个弟子传授,比如西日僧哈对迦那苏扎、迦那苏扎对布玛木扎,依止了他五十多年,才传了传承,西日僧哈至临终的一瞬间才传给了迦那苏扎,迦那苏扎也是在临死的时候传给了布玛木扎,补特伽罗耳传是如此的。

咱们现在虽然也号称师徒口耳传承,但是比起那些人的根性和耐心,比起人家的证量、种性,已经相去太遥远了!咱们需要的是什么?既然莲花生大士的伏藏法里会出现这么多《前行法类》就是有原因的,龙钦巴时期就已经有前行了,据现在已经七百多年前,那时候就开始说修什么样的前行,如何地调整心续,这都在伏藏法里已经开始显示,那就说明莲花生大士和持明祖师已经看到未来世人间众生的根基是需要逐步修行的,需要铺垫的,没台阶上不去,所以才需要《前行》作为我们的支分,要是没有支分,能够跨越的这种人就太少了,千万别误以为自己就是能够跨越的这种人啊!

  有的人得到大圆满窍诀就哭了,但流出来眼泪并不一定等于你证悟了,仅仅证明你被某种场合感动了,而这种感动是一个情绪,并非面对面看到了真相,你可能面对面见到了一种你期待的东西,期待未必是真相,所以佛说“依智不依识”,眼泪和觉悟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说,“如果当下直指的方式不能证悟的话,什么诸佛意密、持明表示传承就都不存在了!”但是,我们必须要区分清楚,什么叫“诸佛意密传承”?既然是佛陀之间的意密传承方式,跟你凡夫有什么关系呀?因为你这样做了没有开悟,所以诸佛意密传承就不存在了?!没有听说过凡夫没有成佛所以佛没有觉悟的道理!

实际上的把握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 ...如果是为了名声和地位的话,这不是我们修行人该做的事,如果是为了觉悟和解脱的话,大家应该是以正确的道路去走,而不是去模仿或者假设、想象,假设是没有结果的。...

解脱才是硬道理,你是不是解脱了你自己知道,你是不是解脱可以作尝试,就像年龙上师说,“如果你认为你已经证悟的时候,你的左手有五百妙香,由美丽的童女来抚摸,右手有屠夫用刀扎着,如果这对你来说是无善无恶的话,那真是证悟获得究竟的标志!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标志之前,别说自己有解脱的把握了!”敦炯仁波切说,“不要把自己的生死大事交到别人的嘴巴里,自己的生死自己了,所以别看表面,名声和地位不能说明什么!当今,尤其是具有‘大'字称号的上师和化身们尤其应该慎重啊!”我希望你们学会思考,修行是自己的事,要思考,好好看看佛陀所说的,让自己保持对于解脱的清醒认识。

  这么多年在藏族的地区学习,当我看到许多真相之后,也觉得很好笑。因为一个人一旦被认定是“活佛”,或说他有“成就”了,这个人的言行都会忽然改变,比如说忽然之间“端身正坐”,话也不多了等等,我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我认为,成就者是什么呢?成就者是鲜活的,是自由的,不需要去做作,也没有任何东西障蔽他,他心中涌现的智慧像潺潺的清泉一样,可以给人以滋润,给人以清凉,但我们现在所看到有的成就者,有人的时候端身正坐,没人的时候“咣唧”就倒下了。已经失去了他朴实的一面。宗萨钦则有一篇文章,说我们西藏人本来是纯朴的,不会做作,装出假相来,但是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品味,于是做出来比西方人更加绅士的行为。他是一个敢说这样的真话的人。

  对法有信心还好一点,毕竟是学佛的人,无论是汉族人敬佩的忠义,还是学佛人的信心,只要逐步对信心上能够获得一定的坚固,历经多少折磨都会坚持下来的,因为这是对于解脱的信念。咱们的信心都挺可怜,很脆弱,其实是建立在情感上而不是智慧上的,情感上一旦淡漠了,信心也就淡漠了。

  咱们有些汉族人还特别会伪装,一说起来个个都是成就者一样。一次,在上师面前,上师问一个自认为证悟了的弟子:“你的心会动吗?”他说:“我现在虽然心在动,但就像云彩在虚空当中自然出现、自然消失一样。”听起来都是大道理。上师说:“我打你一顿你还是这样吗?”他说:“是。”上师说:“会疼吗?”他说:“虽然会疼,但是在自性中如如不动。”上师便不再继续和他进行法义的谈论了。说大话谁不会说呀,有点实际的没有?这真是没有意义。

  我希望我交往的人都是坦诚直率的人,不做作,因为大家没有必要做作,因为你们在我面前做作没有价值,我也不会赞扬谁,即便你做作得让我误认为你是真的也没有意义,因为是你要面对你的生死,又不是我。个人生死个人了,你们自己面对生死的事,何必在我面前做作?所以大家坦诚一点,直言不讳反而是好的。坦荡和真诚,这是修行人所需要的,如果没有坦荡和真诚,大家需要用那种假像来维系关系,那这种关系很脆弱,哪天你情绪一来,不打算装下去了,关系就结束了!后来还会说:“我忍了你这么多年我容易嘛?!”你现在就不用忍了,多累呢!年龙上师曾经对我说:“我是你的上师,如果有想说你的话,还需要通过别人的嘴来说吗?我不敢直接说你吗?你是我的弟子,你要相信你的上师是一个大圆满的上师,你有什么问题不能跟自己上师讲吗?最大的事情是生死的事,这都能跟上师讲,还有什么事不能跟上师讲?”所以从那儿开始到现在,我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我有什么话就直说,上师和弟子之间简单一点就很好。

  敦炯仁波切在《山法》里说,让你护持戒律,让你去修行,让你如何把握自己,那是为了上师还是为了你自己呢?如果是为了上师的话,那你现在就可以放弃!如果是为了你自己的话,那你不听话就不合情理了!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你简单一点,坦诚一点,你说你是为了你自己还是为了我呢?

  你要是为了我,你不用为了我,不用顾我的面子,甚至咱们说不定是一辈子不见都不要紧,因为我说过,乃至轮回的边际等你在老地方,我有耐心,没问题,只要你不打算解脱的时候,我一直有耐心,如果你自己愿意解脱,又不是别人强迫你,你不如理修行,那你就不合理了,你可以不去为了我的事动脑子,为了你自己的事都不去努力,那就对不起自己了!所以,简简单单的,修行吧!  

(上师,闭关要多长时间?)

  正行的闭关全部都要是修过数遍以上前行的,长的前行修过三遍以上,短的前行最长有修二十多遍的,因为是正行闭关。前行在哪儿都能修。

  (上师,您要闭关一段时间吗?)

  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我看不到真正的希望,这个时代,有些僧人们弄虚作假,居士们又充满了憧憬和幻想,这样无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教法之幢,所以我想,除了上师让我做的事情和必须要做的事情之外,我要用终生的时间在山里修法。跑来跑去,“这儿有成千上万人等着你去度化呢!”这类的说法,就是敦炯仁波切所说的“相似的善法”,因为你就是给一万人讲了法,这一万人不一定理解你所说的意思,即便是理解了不一定想去做,即便他想去做也不一定能做的到,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你做的事仅仅是名声上的,听起来你有上万弟子,仅仅如此而已,我觉得这对我没有必要,所以我希望我能够就像历代实修派的祖师一样,居住在深山里,像年龙上师说的,“寂静处所建立实修幢。”真正在寂静的地方以身作则去修行,我不期望有多少人,没有必要,我觉得能够有个别人能够好好地修法,真正如实地不愧对自己今生修行的努力,我觉得已经很满足了,我不需要钱财,不需要名声,我只需要有寂静的地方,有真诚的人在修行,别的我啥也不需要。我已经这样想了,也要这样做,因为真正要放弃世间的事情,才能一心投入到佛法当中。也只有实修才能使佛法真正让人看到希望,我不希望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后,咱们这代人说不定谁就作古了,而死的时候,很难受地蜷缩着身体,无助、痛苦、无奈地等待着死亡的逼近,如果修行人都这样面对死亡,那修行佛法的利益能体现在什么方面呢?我希望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非常从容、具有把握,就像游戏一样,最好是提前说:“我明天要死了,你们来吧!”然后你虹化了。不能这样做到,至少死的时候能够把握,死了之后出现瑞相,比如身体明显缩小,也让人看到希望。如果这也不能做到,至少心无畏惧,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跨越生死的河流。如果不出现这样的人,那我们的佛法就仅仅成了一种学问了,没有实际的意义。我不是传播学问的人,我是建立实修法幢的人,所以我需要以身作则,我要到山里待着,影响更多具有善缘和勇气的人放弃世俗的假相,真的到山里去好好修法,如果有一批人成就了,就会有第二批、第三批,后边的人会跟着就来了,当然如果人们都是忙着找借口的话,那一个成就者也不会出现。

  名声和地位对于解脱都没有意义,所以一定要放弃这些。两千零二年,我坐床的时候,我说过,我之所以坐床不是因为坐了床才成为活佛(转世者),是因为是活佛我才坐床,而坐床并不是目的,仅仅是为了争取一个发言权,因为我们阐述真相的时候,是需要一个身份来证明资格的,很遗憾,即便是真实的,都需要用假像来证明!经过这五年来的颠簸和奋斗,我现在的心里,只觉得现在的自己是个无能为力的凡人,所需要的是用佛法的力量让自己产生真实的把握。别把自己假设成已经不需要修行的人,而是要遵循古德的足迹,把今生和来生一起修,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依然不想来回行走,虽然咱们很多年没见了,但是我在想,如果你们修法的话,我很多年没见你们,你们也在修法,因为法是可以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如果大家不想修法,只是见了,不断地作表面的安慰:“你好啊,念念经吧!”要靠这样安慰的话,总有一天我们会死掉,如果死了,没有人安慰你了,你就不修行了吗?生死只有自己“亲自”去面对,无人可以代替!所以从现在开始,这种虚伪的、暂时的事我们要尽量都放弃,也不要想去做这些事,如果你们是真正希求解脱的人的话,那么,我在山里等着你们,如果你们是真正的修行人,要以解脱来说话,别的都没有意义。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有把握的人,如果这种把握都是装出来的,那么就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要到山里去!你们想通之后也到山里去,想不通之前好好地在家里养家糊口,多多学习,培养自己真实的出离心、悲心和信心。我无意去指责谁,我也无意说谁对谁错,不是说公道自在人心,而是说因果真实不虚,自己的生死自己把握,自己把握不了,谁也无法替代。像法王晋美彭措上师、年龙佛母这样的大成就者,你们也见过、听过,甚至依止过,上师走了,我们还是老样子。

  真是就像敦炯仁波切所说的,如果是为了上师们的话,你可以马上放弃,如果是为了自己,这样懈怠就太不合理了!

  (上师,为什么您说这样慢慢修,不管结果肯定修不成?)

这只是启发你要让自己在这辈子一定要成就,至少是要不懈地朝着解脱努力!“你这辈子肯定不能成就!”我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也不会说,我相信任何人都机会一生解脱的。

  慢慢地修,不管成就不成就,自己修就行了,这样肯定修不成。为什么这么说呢?佛经上说:“譬如夺标人,得失虽有二,但以得为准。”就像投标有投中投不中,我们在投的时候就要以投中为自己努力的方向。目标要明确,也就是你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解脱,你抱着要解脱的目的,如果你没有解脱、成就的时候,只能说你修行的方式上需要改进或者调整,如果说“无论是否正确,我这么做就行”,那你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解脱了,是为了做什么而已,而“如是因得如是果”,以方式为目的,在你做的时候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了,这肯定不是解脱,除非你的目的是解脱,那么成果也必然是解脱。如果你抱着随便如何的心来修行,结果也就是随便了。

  我懂得从一个凡夫一直到成佛所有的道路,但我传授的,除了前行还是前行,是因为我觉得我的目的是为了让你成就,而不是为了向你显示我可以传法。

  秋霓仁波切说,对于个别具足坚定信心的修行人要赐以正行口诀,我也想了想,个别有些老年人年事已高,修太多其它的法也修不了,但是他们通过修行前行,建立了较好的信心,那么可以尝试着做正行的引导。因为我传法的目的是要传一个便有一个人能够具有把握,不是传了之后什么也不懂:“咦,好像是这样的吧!”那还是不传的好。传了之后就像钉子钉到了铁里一样,让它稳定不动,就像肉包子打狗一样,完全就能够吃下去。我要求的限度,以后也不会宽松,我看了很多上师们传法,了解其中的利弊,不是有没有前行,或怎么传的问题,关键是人和法是不是契机的问题。因为传窍诀是很容易的事,密法就是指示,很容易,但是否能够产生一种亲和力,心法交融的力量,这就要看你自己修法的基础,没有稳固的基础,就是传了甚深的法,你也达不到那种甚深的境界,一瞬间的感悟就会过去,一旦过去,就像《康熙王朝》里的诗一样,“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花丛都不见。”咱们的证悟也会是这样的。上师一讲,好像是这样的,慢慢慢慢就被妄想包容了。“哎,当初好像是这样的,哪去了?”去找那种感觉,上师说过要这样地待着,要安住在当下,慢慢就成了《文殊大圆满愿词》里说的,“寻求修为徒自劳苦因”。所以你看很多得了大圆满窍诀的,闭了十多年关的人还在找着,像对暗号,刻舟求剑。这是我所看到的误区。因为这个缘故,我觉得没有必要忙于学习正行窍诀。

  我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在几分钟之内契入觉悟的境界,这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是没有意义,因为这很快便会丢失,我现在要做的事,是要避免所有的误区,要让人们能够清晰地把握真正有用的东西,把握是抓的住、摸的着的。要这样做到的话,要看到他真的能够做到才行,所以我把人们撵到山上,通过长期的努力修行之后,我觉得差不多了,先把误区排除,真的把握住、不退失了的话,那就真实地成就了。

因为空间等顺缘的隔阂,你不能长期在上师身边,所以当直指心性的一瞬间过去之后,剩下的就靠自己找,就像在刻舟求剑,你把所有的证悟凝聚在当时那一刻,听过窍诀的人都在回忆,当时上师给我讲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寻求思维”,所以是“徒自劳苦因”。这都是顺缘不具足。所以我就是要避免这些误区,我知道所谓的迷信和正信之间的差异,从于法上,我向许多的上师们学过这些道路,弟子们的误区我是亲眼看到的,积累别人的经验来提醒自己。剩下的,就是需要坦诚,当然光坦诚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顺缘,一个坦诚而没有顺缘的修行人也是难以成就的,所以为什么佛说善根、福德、因缘,有善根能遇到,有福德能修行,福德就是顺缘,有因缘能够成就。

我们要放到关房里去,让他在闭关当中逐步把握,要不然泛泛地说,明白也仅仅是灵光乍现,过去之后,一无所获,所以修行这个事是循序渐进的事情。也许能开悟,但是关键是之后能否把握住,开悟就像驱散云隙见日一样,一瞬间谁都可能开悟,但要想把握住,那就得仰仗方便了。龙钦巴尊者说:“仅凭见性不能成解脱!”开悟这一瞬间和解脱没有关系,仅仅是一个趣入点,只有把握住它的时候才能趣入解脱,这个差别是很大的。现在大多数自以为证悟了的人,其实都是以一些相似的开悟境界欺骗自己,按敦炯仁波切的话说,牛把鼻子上的绳子交到别人手中,牵你到哪儿就到哪儿,咱们现在还不是被环境所左右吗?所以还是要慎重。

  密宗的开悟来的太容易了,反而很多人把握不住,误区重重,所以需要谨慎地学习实修的教言,做无愧解脱的修行。

  (上师,是不是开悟之后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是啊,开悟之前所有的修行都是前行,因为都是基础,开悟之后才是真实的修行。

  开悟容易把握难。咱们现在所开悟的境界就像补丁一样,慢慢都丢掉了。

  真正证悟的境界是不需要言谈就可以契入的,而且是完全洞知的境界,证悟是洞知一切的境界,即如所有智、尽所有智,这是佛陀才有的智慧,凡夫的开悟会是这样吗?但是就是这个意思,我的确有这个经验,我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我只能说这是个事实,后来终于在敦炯仁波切的书上看到,敦炯仁波切说:“如果真正如实地见性,将会现见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的境界。”这是祖师教言里对于开悟境界阐述的一个证据。因为在这种真实证悟的境界当中,可以洞见一切诸法,所有轮涅,一切众生心念,全部都了然于心,三世因果朗朗然现起,你没有任何不知道的事,洞知一切,而且见一切诸法本来性空,无生无灭,朗朗寂然。这两者双运现起的时候,叫二智现前,真正圆满的证悟是要这样的。法相宗的人们要说起来二智的话就多了,但是我讲的是开悟这一瞬间是如何的情形。

  龙钦巴讲,证悟空性的境界和你愕然时产生的境界“相似相似,最终失误”,两个非常相近,看上去好像是一件事,但是其实有天渊之别,可是现在咱们很多人相似为究竟。抉择这些要有经验才行,没有经验,光从嘴上说一说大道理是无济于事的。

  现在还是先别谈“空性”,先“有”了再说,先把因果守好,出离心等等基础的命要都要好好修一修,不好好住守因果,必然不能超越,还是务实点,从有痛苦轮回,产生厌离,修行无常,升起大悲,建立信心,依止教言,清净持戒,建立正见,把握修为,见行不异,而后顿超来修行为好!愿各自勤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       神通)(五明学佛网: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       神通)  

 洪启嵩居士:佛教的神通 

 圣严法师:神通与人通 

 杨惠南教授:“实相”与“方便”——佛教的“神通”观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神通自然 

 吴立民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仁焕法师:神通、智慧与了脱生死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的特质 八、神通奇蹟——三明六通 

 黄国达居士:谈感应与神通 

 雪漠:执著神通会障碍道业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九章 其他 3 神通妙用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7 莫以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