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学无常师,多方求教


   日期:2012/12/17 21: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南怀瑾:学无常师,多方求教

 

南怀瑾说:至于老师孔夫子,不管对于那一样中国文化的精神,样样她都有,如果问她的老师是那一位,哪是没有的,谁有长处,她就跟谁学,所以无常师。没有认定跟一个人学。那一门有所长,她就学那一门。

经典回放

选自《论语·子张第十九》《论语·述而第七》

【原文】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请教说:仲尼(孔子)是从那里学来的这些东西呢?子贡说:文王武王的大道,并没有坠落在地上,它还在人间。贤德的人记述了它的大方面,不贤德的人记述了它的小方面。没有人不具备文王武王的大道阿。夫子那里不能够去学习呢?她那里有什么固定的老师呢?

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选择她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她们的缺点,自己就可以改正。”

大师释疑

公孙朝:卫国大夫。

贤:代表有智能、有道德的人。

识:记住,牢记。

何常师之有:“有何常师”的倒装句,意思是那有固定的老师。

学儒一得:从别人的头脑中找金矿

子夏说“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耐人寻味。我们中国人有一个观念误区,好像学问都在哪些名家大师手里,都在哪些学者老师手里,农夫农妇、贩夫走卒之类没读过书的人都是没学问。这种观念真是大错特错。

打个比方,大学教师中懂孔子《礼记》的人不多了,可是古代的礼仪,乡下的老农民大都懂一点,并且还在生活中运用。人家虽然不知道《礼记》里的句子,她会运用,就不能说她不懂“礼”。到底是擅长搏击的人武功高呢,还是把刀谱、剑谱背得滚瓜烂熟的人武功高呢?我认为还是擅长搏击的人武功高,光背武功秘籍有什么用?

另外,任何学问都不是平白无故地长在学者脑袋里,必有源头。它的源头在那里?在生活中。农夫农妇、贩夫走卒都是生活中人,她们的头脑中装满了生活中得来的好经验,学者们就是将她们的经验加以提炼,才形成了好的理论。而生活中人虽然没有提炼能力,并不等于她们脑袋里的东西没有价值。好比金矿石,提炼后价值更高,没有提炼之前,其价值仍在,值得我们去提炼。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并不是故作谦虚,而是认识到了从别人的头脑中找金矿的价值。

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虽然身处低位,无权无钱无名,却具有智慧,并且善于总结经验,也就是说,具有将金矿提炼成金块、打造成金器的能力,只不过没有人发现她们的才能,所以一直默默无闻。向这样的人请教,也许比在大学里读几年书还要有价值。

比如伊尹未发迹前,不过是有莘国君的奴隶,地位十份低贱,谁都不会认为她有学问。但她确实很有学问。可惜有莘国君不识其才,看她烧得一手好饭菜,便让她当了厨师。伊尹十份注意学习,常借迎来送往、招待宾客之机,从宾客们口中了解天下大事。

有一次,商汤王的左相仲虺因公事从有莘国过境,逗留数日。伊尹便借招待她的机会,多次与她接触。交谈中,仲虺发现伊尹是个难得的人才,回国后,便将伊尹的详情禀告了商汤,并借商与有莘国结亲之机,要求让伊尹作为陪嫁奴隶。这样,伊尹就来到商汤家中。但商汤认为一个奴隶不可能有多大本领,仍让她去当厨师。伊尹常乘机接近商汤,利用烹调作比喻向商汤陈说政治见解,先后达七十次,商汤均不为所动。

一天,伊尹故意将几样菜蔬或做得淡而无味,或做得咸不入口,一同献给商汤。商汤大为不满,立刻召伊尹前来问话。伊尹对商汤说:“大王,烧菜既不能过咸,也不能太淡。过咸则难于下咽,过淡则无滋味。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阿!既不能操之过急,急则生乱;又不能松弛懈怠,懈怠必然国事荒疏。”

伊尹停顿了一下,见商汤听得聚精会神,便继续说:“如今,夏王桀荒YIN无度,昏庸暴虐,民心尽失,天下纷乱,黎民百姓饱受其苦,恨之入骨。而大王您以仁德治国,伸张正义,取信于民,已是众望所归,为当今天下惟一贤明的君主。您何不适时起兵,伐夏救国,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成就惊天动地的伟业呢?”随后,伊尹详尽份析了天下大势,论述了消灭夏朝的具体步骤和策略。

商汤这才发现伊尹是个杰出人才,当即宣布解除她的奴隶身份,并任命她为右相,与仲虺一同辅佐朝政,共同筹划灭夏大计,终于大功告成。

伊尹的事例说明,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不能看她的身份,不能看她的财势,不能看她的学历。有的人瞧不起地位低的人,认为向地位低的人请教有失身份。其实,在生活中,伊尹不止一人,其中多数人未能立业扬名,但不等于她们的学问没有价值。我们看见的某个厨师,说不定她是一个尚未发迹的伊尹呢!我们看见的某个老钓翁,说不定她是一个尚未发迹的姜子牙呢!我们看见的某个小商人,说不定她是一个尚未发迹的宁戚(齐桓公的大臣)!向伊尹、姜子牙、宁戚们求教,怎么会有失身份呢?

即使对方不是伊尹、姜子牙或宁戚,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只要她有一技之长,也值得我们请教。如此积少成多,必成十份学问。

瓦伦蒂诺曾在“世界时装之都”巴黎向名师学习服装设计与制作技艺。学成后,她回到祖国意大利,在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旁边一条街道上开了一家时装店。她自以为师从名门,技艺过人,必能成就一番事业,谁知做了几年,生意仍无起色。因为罗马的时装店多不胜数,她们也是经过名师调教的,瓦伦蒂诺并不比她们优秀。

为了提升竞争力,瓦伦蒂诺决定走捷径,主办一个时装表演会,提高知名度。她向许多影视界的人士发了请柬,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这一天,应邀而来的人寥寥无几,知名演员一个也没有来,她的服装一套也没有卖出去。

这次失败使瓦伦蒂诺郁闷了许多天,但也让她悟到一个道理:名气不是宣传出来的,需要真正的实力作后盾。自此,她潜心研究服装设计与制作艺术,利用一切机会向别人学习。不管是服装大师还是街头艺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她就要学到手。甚至名师打蝴蝶结的一个手势,她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细心揣摩。凡有时装表演和展览会,她手头再拮据也要买票参加,以便向同行们学习经验。

苦熬八年后,瓦伦蒂诺的技艺日臻成熟,在同行中脱颖而出。自此,她的生意如顺风扬帆,全罗马的女贵族都来请她设计时装,前美国总统里根夫人南希、西班牙皇后索菲娅、伊朗皇后法拉赫·迪、着名影星索菲亚·罗兰……这些世界着名人士都是她的顾客,她每年的营业额达5亿马克以上,被誉为“高档时装之王。”

瓦伦蒂诺可谓深得学习的要领。她“学无常师,多方求教”,就像一个炼金人,到处收集金矿石,终于炼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珍品。

对任何一个期待事业有成的人来说,仅凭从某个名师哪里学到的一点有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多方求教,方能“集众美于一炉”,练成一鸣惊人的绝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无常师       多方求教)(五明学佛网:学无常师       多方求教)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