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菩萨与献身精神


   日期:2012/12/29 13: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们平时谈佛教的时候,有很多人不知道释迦牟尼是何人,但是一说到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那真是达到了童叟皆知、家喻户晓的程度,并且一致认为菩萨大慈大悲、有求必应之风范应该极力提倡,我以为这并不是偶然的。从中国佛教的发展史上看,菩萨所具有的那种慈悲喜舍、济世度人的大无畏精神,恰好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所宣扬的仁义之风、以德报怨的圣贤之道相融会,使得印度佛教能够在中国开花结果。从佛法的角度讲,具备并圆满了菩萨行是成佛的必经之路。所以,论佛也罢、修佛也好,那就必须要说到菩萨的慈悲本怀及利益众生的无尽大愿。

  菩萨,全称为菩提萨埵,旧译为大道心众生,新译为大觉有情、觉有情等。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众生,求道求大觉之人,故曰道众生、大觉有情。萨埵者勇猛之义,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法华玄赞》二曰:“菩提觉义,是所求果;萨埵有情义,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萨。”又《佛地论》二曰:“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菩萨行即是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就是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菩萨行第一条就是布施,以福利施于人就叫布施。布施一般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舍财济贫苦之人,为财布施;说出正确的法,使之觉悟并产生智慧,为法布施;以无畏心布施于人,救他人于苦厄,为无畏布施。也就是说,只要能利益于人,都要坚持去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其实菩萨行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

  一些未曾深入接触过佛法的人,总以为菩萨就是高级一些的神仙,只要供了就能保佑升官、发财、平安,如果供菩萨还遭遇了祸事,还要骂菩萨不灵,这倒使我想起了一首诗:

  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
  出门望晴农望雨,采桑娘子盼阴天。 

  你说老天爷如何是好呢?两家人打官司,都去求菩萨,菩萨保佑谁呢?难道凭谁烧的香高,就保佑谁吗?那不是把菩萨当成贪官污吏了?还有些人拿了点水果、香花供菩萨,然后要求这也如意、那也平安,最后水果还得自己吃,拿了一点东西,就要求这么多,这难到不是贪心吗!另一些人以为菩萨就是教人做好事、做好人,但好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以怎样的心态做好事才算真正做了好事呢?以此种心态来想象菩萨,未免贬低了菩萨。菩萨是为利益一切众生不惜舍己命的誓愿和行为的人,这种行为就象渴了要喝水一样自然。在佛法里,布施必需做到“三轮体空”,“三轮”即是布施者、接受者和所施之物,于此“三轮”除执着心,“三轮”清净才能因德圆满。也就是说虽然在行布施,但心中不能执着于我在行布施,及被布施之人,以及所施之物,如果有此种念头存在,那就不是真布施,也就不是真菩萨,《金刚经》曰:“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可见修菩萨行之难。

  平常我在和朋友闲谈时,有的朋友说佛教过于飘渺,不合实际,并说有谁见过菩萨呀,佛呀什么的。我就告诉他不要以为身体闪闪发光的才是菩萨,菩萨就在我们中间,只是你不认识而已。那些在关键时刻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而利益了国家、人民,这些人全部都是菩萨。何以故?菩萨“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抢救国家财产、或者为了拯救他人生命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的人。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有一艘客船在海上遇难,大家都纷纷上救生艇逃命,船上的一位老员工一直坚持到所有乘客及其他员工都上了救生艇,这时救生艇只能容下一个人了,他刚想上救生艇,就看到又有一位年轻人从船舱里爬了上来,这个人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年轻人……关键时刻没有想到自己而利益他人,这就是菩萨的行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位员工体现的不就是地藏菩萨这种精神,我不牺牲,谁去牺牲!即使以生命为代价!如果他当时为自己的生命考虑一秒钟,也不会牺牲。我并不是在鼓励人人都去牺牲,我只是在说明这种丝毫不为自己考虑的献身精神。我想在船快沉的时候,这位老员工只有一个念头,就地拯救他人就是自己的责任,什么献身呀、美名呀根本想都不会去想,这就是“三轮体空”、“三轮”清净,这就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什么财宝也不会比生命更重要吧。

  一些人信佛、修佛总想靠佛、菩萨保佑自己平安,为什么不想一想,如果国家这个“大家”都不平安了,个人的小家又怎会平安?如果没有千千万万为了大我,而牺牲小我,为了大家,而牺牲小家的人,一些所谓供佛、修佛之人还能平平安安在家里烧香、磕头、念经吗?我们学佛之人应想一想,这些舍已救人的人可能一生一句佛理也没有讲过,但他们却用行为动来让我们学佛之人看到菩萨的救世舍身的伟大品格、六波罗蜜行,这正是佛菩萨在教育我们这些学佛人,可见佛法重行不重说,说出来做不出来顶于口头禅,是没有用处的。那些为国家、为民族流过血、流过汗的人就是菩萨,为利益他人而牺牲自我的人就是菩萨,怎么能说看不见菩萨呢?正是“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菩萨的智慧德行是超人的,可人是基础,人做圆满了才能超于人,连人都没做好又怎能修菩萨行呢?正如小学的功课都不会,又怎能上大学呢?

  佛法与世间法是不相离的,佛法是相对于世间法存在的,世间法也不离于佛法,《法华经》曰:“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六祖慧能大师也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菩萨行,一切舍己为人的人就是菩萨,学菩萨就应该以这样的人做为榜样,想想自己虽然佛经读了不少,可是能不能象他们那样利益他人,菩萨就在我们中间啊——那些为人类、为祖国献身的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萨       献身)(五明学佛网:菩萨       献身)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菩萨优婆塞戒(在家菩萨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受持菩萨优婆 

 大寂尼师:解答初学之人对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疑问 

 大寂尼师:如何证明你是一个初发心菩萨? 

 大寂尼师:菩萨的正确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