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斌宗法师:人生之苦说不能尽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日期:2013/4/20 19: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要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先来说明苦,迫恼身心,使人们不得安然谓之苦。世间苦事无量,如三苦、八苦、十苦、百苦……说不能尽。

  单举现世所受的三灾,和死后所堕之三途苦报来说,所谓三灾:一、饥馑,二、刀兵,三、瘟疫,此为苦果,果必由因而成。究竟这些苦从何而来?乃由吾人之贪嗔痴三毒做出杀盗YIN三恶业,此为惑苦之恶因,即由贪造盗业的招饥馑灾;由嗔造杀业,即感兵刀灾;由痴造YIN业之感瘟疫灾,此为现世所受之苦。尚且好杀、偷盗、YIN乱之人,还要受社会之厌恶,人群之鄙视,同时更要受法律的制裁。

  其次,由悭贪故随业而堕饿鬼;由嗔恨故随业而堕地狱;由愚痴故随业而堕畜生,此死后所受之苦。

  其他如《地藏经》所说:多贪众生则受贫穷苦楚报;多嗔众生则受丑陋癃残报;多痴众生则受顽呆无知报。或因贪——好盗,遂堕山猪、老鼠之类,依贪习气所感故。因嗔--好杀,而堕虎狼、蛇蝎之类,依嗔恨习气所感故。因痴--好YIN,即堕鸳鸯、雀鸽之类,依YIN习气所感故。

  你看这称苦不苦呢?人们如果甘心吃受,视为非关重要的事,那就无话可说。如或不然,有急求解脱的必要,那无论何人都要赶快来信佛学佛,因为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故。当用何等佛法去脱离它——苦?讲起佛法,它的范围很广大,内容很丰富,就经律论的传译,和我国历代祖师的著述,结集成为一大藏经,已有数万卷之多。虽然如是,但统起来说,其中所明,宗要不出戒定慧三学,此为佛法之三大纲领,修学佛法者,当向此努力进取。

  依戒学实修可以对治悭贪,贪心一灭则不造盗业,恶因既灭,苦果自亡,则不受饥馑、贫穷,或堕饿鬼等之苦报。依定学实修止观,可以对治嗔恨,嗔心一灭,则不造杀业,于是那有刀兵或堕地狱等之苦报。依慧学进修,可以对治痴昧,痴心一灭,则不造YIN业,于是自然不受瘟疫或堕畜生等之苦报。这就是佛法能使人离苦的善策。

  至于得乐,限于时间关系,现在简单来说,学佛人能严持戒律,则能常得清净庄严之乐(不毁犯身口意三业,自然清净庄严);能够精修定学,自然常得解脱自在之乐(不被尘境摇动,自然解脱自在);能广求慧学,则能常得理达心安之乐(有智慧故,自然理达心安),这还是小事,能真实的依照三学实修,乃至究竟成佛,获到常乐我净的殊胜妙乐。

  上来所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就是这种道理,玆再来说几句补充话:如能真诚皈依三宝,也是可以离苦得乐。

  皈依佛,佛是觉义,觉则不迷——无痴,于是则不造YIN业,自无瘟疫,或堕畜生等苦报,永能常得身心觉照乐。

  皈依法,法是公正义。公正则不贪(公正则无私欲),于是则不造盗业,自无饥馑,或堕饿鬼等之苦报,得能常恒身心如法乐。

  皈依僧,僧是和合义,和则不嗔,于是则不造杀业,自无刀兵,或堕虎狼等苦报,还能常得身心和谐乐。所以经云:皈依三宝故,不堕三途苦,也就是这意思。

  大家有没有希望离苦得乐?如果有的话,那么,尚未皈依学佛的,当赶快来皈依三宝,修学佛法为安身立命之善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斌宗法师       人生)(五明学佛网:斌宗法师       人生)  

 普献法师:佛教与人生哲学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虚空观 禅定学修前的开示 

 圣轮法师:看透人世间 欢喜生活禅─谈「随缘自在」的欢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