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周叔迦居士:三种方便易行的修行方法


   日期:2013/4/22 16: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绪说

  佛教徒虽然知道做好人,但还不能便是真正佛教徒。因为佛教徒必须做好人之外,更加以是修行人。换一句话说,不修行的好人,他的好不能是最好的。世间人只知好而不知修行,所以那好始终不能到最高峰。假使佛教徒只能好而不能修行,恐怕他那好的资格要丧失的。修行的方法,第一便是皈戒,第二便是礼忏诵经念佛,第三是布施。

  二、三皈五戒

  世间人作学问必定要从师,而且学塾的从师要立字据说生死由命。也就是以性命交结师父来换取手艺。佛教徒也是如此,要以性命交给三宝来换取福德智慧,便是要毕生为三宝的奴仆,没齿不二,方才有修行的资格。佛是极明白的,佛所说的道理无有不是的。并不是因为佛说便是对,实在是因为世间的道理,没有不经过他说过的。所以凡是他不曾说过的一定是不对的。假使佛教徒而不依从佛不依从法,那还能是修行吗?佛与佛法既然可宝,那依从佛法而修行的先进,当然也可宝,也应当依从。所以是第一要受三皈。

  戒是止恶防非的。作好人要持十善,也可以说是十善戒。

  但是十善是“性戒”,无论佛教与非佛教徒作了那十恶,当然便是坏人。因为这十恶是天地间必然的坏事。而佛教徒不能但持性戒而已,必须于性戒之外更加以“遮戒”,即是佛所制定特别限于佛教徒所不应当做的事。如同饮酒食肉等。由自己惭愧心的支配,去行善改过,那是诚意正心之内的事。也就是好人的资格。由于笃守佛的禁令,而行善改恶,便是修行人的资格。至于戒的种类,在家出家各有不同,如今不必细讲了。

  三、礼忏诵经念佛

  修行人的精神是受三皈。三皈的精神,是要对于佛有时时刻刻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的想念。一切行动,必须禀报于佛。但是因为自己程度低下的关系,必须时时刻刻禀遵于佛而改过迁善。所以要礼忏。忏即是改过。儒教也说过则勿惮改。但是因为儒教只有忏而无有礼,所以只是好人的资格而不是修行。佛教徒应当根据三皈的信念,对于佛礼拜启白发露忏悔。这是修行人刻不容缓的事业。除了礼忏之外,次要的便是诵经。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世间学问如此,佛法也如此。修行人是要将佛法的义理含蕴在心胸之中,方可以久久得到启悟。含蕴之由来不在乎分别研究,而是要将经文义理在有意无意之间,灌输到意识里去。所以必须日日选定一种经或多种经周而复始的诵读。

  加强礼仟诵经的力量,而谋迅速的成就,是靠念佛的力量。念佛是要如子忆母的诚恳。这三种是一切修行的总纲,在现在念佛的方法最普通,人人都知道拿挂数珠去念佛,但是因为不持戒不礼仟的原故,那念佛也是虚浮不实,甚而至于装模作样,一无所成。

  佛法之中有三学。即是“戒学”、“定学”、“慧学”。戒学即是做好人,定学即是做修行人,慧学即是做明白人。三学的关系是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修行是以定为主,佛教中习定的方法甚多,有大乘的,有小乘的,有圆顿的,有次第的。何以在这里不谈修定的方法,却说礼仟,诵经,念佛呢?其实这三种修行要有成就,也是必须要心定,虽然行为是动的,而心实要静。若是以这三种修行中得定,那才是真正圆顿的定呢。

  四、布施

  佛教的修行,最要紧是要人看得开放得下。世人放不下的,第一便是自身,第二便是财物。假使有人肯将财物周济他人而不自己享受,即便是放下了。况且佛教徒是要普度众生的,度生的起始,便是以财物长养他人的生命。所以在修行上自利的精神,是皈戒礼念等,利他的精神是布施。二者是不可偏废的。佛法的修行是一切相助成的。有一门废了,其他的一切也不兴了。

  五、余说

  除此以外,还有最要的修行便是持咒。持咒的所以然理由,是甚深奥的,在此不便多谈。只可以简单说,持咒可以助成皈戒礼忏诵经念佛的成就,布施的威力。此上所说,只是就佛教徒平日所必须的修行而言。至于每人单独之意乐或须要,那修行的方法便是无量无量。在此不须细表。总括而言便是佛教徒不受皈戒,不礼忏诵经念佛,不能布施,便丧失了修行人的资格。他的佛教徒的人格便不健全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周叔迦       布施)(五明学佛网:周叔迦       布施)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六觉知 布施平等觉 

 惟觉法师:布施 

 惟觉法师:布施的利益 

 许智铭居士:谈二王的布施功德果报观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方广锠教授:读《周叔迦佛学论著全集》 

 周叔迦居士:论佛教徒的修养 

 周叔迦居士:焰口与密教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二十四章 禅、净土、密、律宗与唯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二十三章 天台宗、贤首宗与唯识哲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二十二章 真谛的唯识哲学观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二十一章 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