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觉受是悟,悟道是觉


   日期:2013/5/20 20: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觉受是悟,悟道是觉

师父在帮助人家的时候,我觉得我是在得到,而不是在付出。而通常人的理念是我帮助你,我买东西给你吃,是我对你好,那是我在付出,现在的人都是要回报的,这就是境界。境界不同的时候,你帮助人家你自己的心里也会不开心的,因为你在帮助人家的时候,哎呀,我做了这么多,他也不理解我。“哎,我是免费给你做的”,话出来了,脸难看了,对不对呀?要明白帮助人家是自己得呀,知道帮助人家你得到多少吗?你得到的是无限的智慧,因为当一个人帮助人家的时候,他得回来的是智慧,是悟性。你知道当一个人在帮助人家的时候,人家多感激你,当你需要人家帮忙的时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师父给你们讲有了这个更高的境界之后,你就会找到这条慈悲路,就是这条道路,修道就是修这个道路。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才会有这条路,你不明白这个道,就没有这条路,明白了吗?许多人工作没有了,就很难过,但是他不知道孕育着一个更好的工作在等待着他。很多人家庭破裂了,他不知道孕育着一个更好的家庭等待着他。但是,要看你有没有这个福气,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德行,要看你是不是在真修,如果是真修,菩萨会帮助你解决问题的。
理论和境界要一致,也就是说,你学佛学了半天,你学了这么多的理论,你没有这个境界,你是学不好菩萨的,所以很多人忙了半天,天天学理论,嘴巴里讲出来一套一套的佛学理论,什么这个佛菩萨如何如何,那个佛菩萨如何如何,这个经典了,那个经典了,那你是在学佛学的理论,而不是在学佛。你的境界达不到菩萨的境界,你说你学了有什么用呢?要懂得一个道理,我们学佛,学菩萨,不单单要读经,我们要学佛菩萨的境界,佛菩萨的理论是在这个境界之上的。什么叫境界?境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通过理论来作为基础,然后由你的思维来不断成熟,才能成为一个境界。要记住一定要学而兼用,学了不用,等于没学。所以觉受会很细微,就像一个人的感觉一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们都有过恋爱的经验,当一个人喜欢你的时候,他站在你的背后,你会感觉到他的呼吸,你会感觉到他在后面看你,这个就叫很细微,能明白吗?你能感觉出来,感觉自己今天跪在观世音菩萨面前,观世音菩萨在看着我,感觉观世音菩萨在关心着我,这就叫觉受。强烈的感受到光明在心中,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学佛修心之后,他会有一种强烈的光明,就是我现在明白了,就像有些人看上去有点傻傻的,但是他说:“我学佛之后,现在明白了,只有观世音菩萨能救我的家,我现在有信心不管家里出什么事情,我一定好好的念经,我一定要坚持。”这就是光明在他的心中,如果没有这个光明在他心中,他就会失望,就会绝望,就会找不到方向,就会失去人生的目标,失去人生的目标之后,就像你开车开到了一个山坡路上,前面没有路了,前面竖立了一个路标:“前面无路”,你如果再往前面开,你就掉下去了,明白了吗?一个人学佛要有目标,要能够感觉到观世音菩萨在关心我们,如果你能感受到强烈的光明在你的心中,我明白了,实际上这个就叫悟境,悟道,就是你悟出了这个境界,你就得到了这个道路,你能知道菩萨想什么,你就是菩萨。就像你知道你的孩子在想什么,这就是你能理解孩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像很多母亲她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这就是你悟出了这个道理,因为这个孩子我不能对他太凶,我不能对他太严厉,因为这个孩子怎么样怎么样,你就悟出这个道理出来了,叫悟道,你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你就会原谅他,就会对他好了。
觉受会改变,而悟道是很不容易改变的。今天我念经了感觉好了或感觉不好了,这就是在改变了。但是,悟道是不容易改变的,什么叫悟道?就是我悟出这个道理之后,这条路我准备走下去,我觉得这条路是正的,就不大会改变的,明白了吗?悟道就是开悟,要把佛教深奥的理论变成实践,学佛菩萨深奥的理论,要把它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嘴巴里讲的再好,我一切无所谓,而真正遇到事情时就会跳起来。尤如你们几个人在家里看见孩子跟你闹的时候,你能够忍耐住?忍耐是从内心出来的,是靠你悟出这个道理后,你才会忍耐,你不知道这个道理,你是无法忍耐的,如果没有悟出道理而克制自己,到最后身体就会出毛病了,什么心脏病,血压高都出来了,师父喜欢给你们说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就像一个人咳嗽的时候,心里想我不要咳嗽,我要忍住,憋住憋住最后还是憋不住“咳,咳,咳……”你是憋不住的呀,是因为你不懂其中的医学原理,才会这样做的。做人也是这样,要明白道理才能克制住自己,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你让他克制,他怎么能克制住呢?这就叫悟。然后,内外可以相互引路得到证悟,就是说我们学佛、学菩萨、学佛法,内外要相应,就是说外表和内涵要融入在一起,也就是说我的外表很谦虚,内心也要真谦虚,你们看看现在的人多虚伪呀,在外面看见人脸上笑嘻嘻的说:“哎呀,你好吗?好久不见了,好想你呀,……”转过身这张脸马上就变了,这人脸变的快呀,这个人的心和行为就不是一致的。真的看见一个人喜欢,心和行为要一致,表面的事情,你还不如不做,我这么一讲下面的人心里可能会想:是呀,我就是这个样子,我不喜欢他就是不喜欢,我说:不喜欢他你也要喜欢他,因为他是众生,众生就是我们的父母亲,就是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所有的一切,我们就是众生当中的一个,你为什么不喜欢他呢?你本身不喜欢他,你就是有分别心,就是学佛没有学好,明白了吗?
    什么叫证悟?就是我证实了,我悟出来了,我悟出这个道理了,我要好好的学,好好的修,这就叫证悟。所以悟道不在外、内、里、中间。为什么要悟道?我悟出来了,原来是这个道理呀,原来是哪个道理呀,全部不对,不在内、不在外、不在里、也不在中间,悟道在永远不变的真理里,也就是说你能明白这个道理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叫悟道。举例因为观世音菩萨永远在救度我们,我们念了经之后菩萨就会关心我们,这个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对不对呀?我们人活在世界上要明白一个永远不变的道理,那就是成住坏空,生老病死。你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就得到了真理,这才叫悟道。当年释迦牟尼佛是太子时,他坐车看见城里有些老人家快接近死亡了,有的是饥饿,有的是疾病,看到他们很苦,释迦牟尼佛心中很难过,佛祖说:“我看见这些人怎么这么可怜,我要找到一条路,这条路就是让人永远不会死的路,因为看见他们生老病死,我太难过了。”结果佛祖找到了一条路,就是人永远不会死掉,因为人的肉体可以死掉,他的精神灵魂是永远不会死掉的,这就是释迦摩尼佛发现的修灵魂超生了死的路,也就是佛祖的伟大。师父现在教你们在做什么?就是教你们做伟大的事业,就是教你们悟出个道理,而且悟出的道理是永远颠簸不破的真理,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真理。生老病死会改变吗?成住坏空会改变吗?那些老妈妈,老伯伯从小生出来就这么老吗?所以在小的时候要想到老的时候,在老的时候要关心小的,问题就在老的时候常想到自己小的时候,对人家怎么怎么好,而小辈的人在想,好呀,你这么老了还对我这个样子,想想看这些矛盾,这一代的鸿沟怎么样来跨越呀,忙了一辈子什么都没有得到,什么都一无所有,就这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看看自己的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了,难过不难过呀,想一想晚上睡觉难过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人是假的了。觉受更是在实修中身心和谐的感觉,感觉和接受是在实修中身心和谐的感觉,人活在世上常讲的几句话:我们人活的就是一口气,我就要争这口气,我气不打一处来,我生气了,到了最后这个人说我没有气了,其实就是一个气场呀,开心是不是一股气呀,悲伤是不是一股气呀,伤心是不是气呀,人就是活在这个气场当中,用算命的人来讲人是活在气数当中,气有数的,气到了一定数的时候,它就没有了,所以就说气数已尽,很多占星学家都会给皇帝看,看到最后说:“皇帝,这个国家气数已尽。”当年慈禧太后就说:“我们大清国气数已尽”。气数是会变的,刚刚还在生气,气得不得了,然而当别人说:“我不是说你,是说你好呀,你搞错了。”“啊,真的”这气立刻变了。有的人开心得不得了:“我中六合彩了”,来一个人说:“对不起,号码报错了。”“啊”,失望了。气马上就转变了,所以这个气是很重要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觉悟       修佛)(五明学佛网:觉悟       修佛)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果煜法师:禅法─从健康到觉悟之路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七觉悟 五欲过患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一觉悟 无常无我觉 

 其它:二谛与三性——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与人间佛教(于晓非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六、灵性清净即佛心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五、太空喻心人成佛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四、善用钱财福报大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三、大富大贵要学佛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二、忍辱慈悲菩萨心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