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麦彭仁波切:有漏皆苦


   日期:2013/6/8 19: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麦彭仁波切 [著] 益西彭措堪布 [译]

属于造作或所作性的法也有有漏和无漏二类,其中,诸无漏法不为苦的体性、因、果所摄持故,并非是苦,而诸有漏法则都住于苦的自性。为什么?因为所谓痛苦,即以身心不欲求、不能令心满足,而彼等有漏法或是痛苦性,或与苦相连而混杂,或是能生苦之门的缘故。其义如何呢?恶趣诸苦及善趣中由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所生的痛苦,大大小小、尽其数量,一切从产生的当下时起,下至旁生亦不欲求、亦了知的苦,即是苦苦。为了区别其余二苦,使人了知其体性即是苦,以两个“苦”字对应差别法和差别基合起来命名。如经云:“何为苦苦?生时为苦,住时为苦,坏时为乐。”苦各自的种类,以地狱的寒热等表示有无量。

《阿毗达磨集论》中不是把爱别离等划归为坏苦吗?不错!但其意趣为“某时将会远离”,而这里则是从“正感受别离等苦”的角度而宣说的。

坏苦者,善趣等任何世界也是:不论有漏处、身、受用的安乐之相如何显现,都必定不能如此恒时相续,而最终唯一将变坏,没有超出四边所摄。当变坏时,也正是前面的安乐成为逼恼内心之因,如同母亲丧子而悲痛,若未生子则无其死引生的悲痛。这也如经中所说:“坏苦者,生时为乐,住时为乐,灭时是苦。”因此,无论感受哪种大小的安乐,都无法超越“前前次第灭后,后后次第而生,最终相续坏灭”的缘故,如同秋天美妙的白云般,不可信赖。依靠贪执五欲享乐将造成难忍无量的恶趣等苦,并且混杂着能障碍趣入解脱道等的过失垢染的有漏安乐,利益微小,过患巨大。

行苦者,一经成为有漏五取蕴之后,无论暂时是苦、是乐、是舍,在这期间的一切刹那都成为后蕴的近取因,以此成为未来诸苦之源,因此这如同有毒之食、痈将会成熟以及按照走向刑场的脚步数逐渐趋近死亡。如是,佛陀安住于苦因的意趣后说:“行苦者,生、住、灭时苦相不明显,然而成为痛苦之因。”正如此语,于有漏所作法的一切相续分,以此无不周遍,因此若对这遍行苦思量的话,比如,“虽针尖许乐,轮回恒时无”,轮回的一切如火坑、如罗刹洲,成为内心厌离之处。圣者的智慧眼(如是)照见,而凡夫并不了知行苦为苦,不仅如此,而且唯一贪著生、积聚、受用等而转,对于其最终必然出现的死亡等,不作观察而趣入,故对“其性为坏苦”也不如理作意。

为如是三种苦性所系缚故,一切有漏蕴或为痛苦本身,或与痛苦相连,或成痛苦之因,由这一角度将通达苦之圣谛。以此意义宣说了一切有漏皆苦。若能如是了知,则会生起从轮回自性中出离的意乐,并将趣入解脱正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麦彭仁波切       有漏)(五明学佛网:麦彭仁波切       有漏)  

 仁焕法师:生命的有漏和无漏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 观察法义谈正见 诸行无 

 月悟法师:有漏正见与无漏正见 

 传喜法师:认识有漏修无漏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M 1176经:本 

 宏圆法师:有漏的福报,都会随命终而散失 

 虚云老和尚:有漏者,感人天苦乐果报;无漏者,可成佛作祖, 

 嘎玛仁波切:有漏皆苦 安心有道 

 一切有漏善法中,没有能比放生功德大 

 宏圆法师:有漏的福报,都会随命终而散失 

 麦彭仁波切:简单到不可思议的观心和观行修法 

 宏圆法师:有漏的福报,都会随命终而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