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以平常心对待生活


   日期:2009/8/2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以平常心对待生活


何谓道?道即是平常心。持平常心处世,立于不败之地。顺其自然,即可得静,宁静而致远。平常心的世界是无限的,应有尽有。

  平常心虽是简单的三个字,但在生活中,却是人人都难超越的一道坎,因为我们并不懂得何为真正的平常心,也不懂得怎样来保持自己的平常心,更不懂得怎样来利用平常心。

  平常心首先要的是一种心境,不仅是对待周围的环境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要对周围的人事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有一份平静和谐。

  其次,平常心也是一种境界,慧能大师曾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他的这种超脱物外、超越自我的境界正是平常心最好的解释。他们不是“看破红尘”,更不是消极遁世,相反他们所要表现的却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无时不乐也无时无忧。

  记得一个人曾经问过一个和尚说:“和尚修行,还用功否?”和尚回答说:“用功。”那个人又问道:“如何用功?”和尚回答:“饥则吃饭,困则即眠。”那人非常奇怪地说:“为什么我和你一样就不算用功呢?”和尚笑着回答:“你和我们当然不一样了,你该吃饭时不好好吃饭,该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整天千种计较,万般思量,心不宁静,怎么叫做用功?如何算得修行?”

  至此我们明白,真正的平常心就是享受生活中的平凡和简单,只要能把心态放平稳,不要被外界的动乱干扰,就是拥有一颗真正的平常心。

  平常心在适当的时候所产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一般来讲,保持一颗好的平常心可以有以下几种好处:

  第一,平常心可以增加个人魅力。

  拥有一颗平常心的人往往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对待别人的错误或者是误解往往都是淡然一笑,不予理睬,他们并不是看轻对方,而是一种无声的谅解,他们在无形中对自己形象的维护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因此这类人的形象魅力也在这种无声的淡然一笑中散播开去。相比之下,和对方大吵大闹的人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俗话说:和一个疯子争吵的人不是疯子就是神经病,

  另外,能对对方的赞扬采取一种平和的心态,不是断然拒绝这种恭维,更不是欣然接受这种赞扬,他们仅仅想表现的只是自己这颗温和的心,因此这类人的人格魅力在无形中已经在对方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第二,平常心可以给人诚信的印象。

  没有平常心的人往往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每天为了张扬自己而说各种冠冕堂皇的话,做各种各样违心的举动,久而久之就给周围人一种不诚实的印象,特别是在名和利的诱惑下,他们更是把持不住自己,不顾信誉做一些鸡鸣狗盗之事。

  而拥有平常心的人则完全相反,他们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坦坦荡荡,不虚假也不掩饰,也不会在名利面前乱了手脚,去做一些有损名誉的事情。他们把名誉看得比什么都重,更不会有意去损毁自己的名声,因此这类人往往会给对方留下诚信的印象。

  第三,有一颗平常心,可以让我们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时时进行反省。

  拥有平常心的人并不会掩饰自己的缺点,相反他们会把一个真实的自己摆在周围人眼前,希望周围人能给他们挑出不足和欠缺的地方,他们懂得要时时进行自我反省,才是真正对得起自己,换句话说,就是能把自己看得很清楚,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审查,做到诚恳无私地了解自己。

  这类人比较理智,他们一般很少犯错误,因为他们很了解自己,很了解自己的优点,也很了解自己的缺点,完全可以做到非常自然而不受任何约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也知道怎样做更符合自己的个性。人生来并不是完美的,但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将是你走向完美的动力。

  第四,平常心可以让你的生活充满快乐。
生活中并不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开心,也有失落。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么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永远都不会坦然,永远都没有欢笑。
比如说驰骋生意场上,有时亏损,有时赚钱,甚至会遭逢逆境,这并不完全是环境的缘故,也不一定是运气的原因,仅仅是经营方法上出了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平常心去对待这种局面,相信这样的生活肯定没有阳光。

第五,拥有平常心,可以让你正确地对待失去的东西。

曾经有句话说得好“不要为碰翻的牛奶哭泣”,说的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已经失去的东西,失去的终究是失去了,不管如何为它们哭泣都不会再回来了。有了平常心我们根本就不会哭泣,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上不管什么东西都不是永恒的,即便我们对它们有多么的留恋,也不能制止这种逝去。因此,平常心在这个时候往往扮演的是一种协调剂的作用,能让我们很快地从失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去追求下一个目标。

第六,拥有平常心,我们可以减少忧虑。

现代人的疾病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疾病,更严重的还是心理上的疾病,而心理上的疾病大多数由忧虑所引起,有些医生指出,医院里一半以上病人的病情都是忧虑引起的,或者因忧虑而加重了病情。而过后我们会发现,先前我们所忧虑的事情简直是小题大做,甚至是荒谬可笑的,只是因为当时缺乏这种平常心的调节而导致心不平气不和。比如说有人会为几乎不可能得的病、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变故、几千次交易中才可能发生一次的问题,感到忧虑。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是在杞人忧天。

第七、平常心可以减少我们心中的仇恨。

人生在世,很大一部分不快乐是因为别人对自己不尊敬,或者不欣赏所引起,我们之所以有这种愤恨的感觉,是因为我们想在对方面前表现自己或者是超越对方,达到对方所没有的境界。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对方竟然根本不给面子,甚至是让自己的面子蒙羞,因此我们难免会有仇恨。

如果我们具备了平常心,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那么我们哪里来的这么多的烦心事?没有这么多的烦心事又哪来这么多的仇恨?

第八、拥有平常心,可以让你更好地走向成功。

一个人成功往往少不了别人的帮忙,俗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因此一个人的成功其实是一个团体的成功,特别是在企业公司里面,一个领导的成功,必定少不了手下的帮忙,因此如何做一个好领导,成为了一个日益尖锐的问题,经过研究发现,那些经常跳槽的员工最主要的跳槽理由并不是薪水的问题,而是领导的问题,领导无方,甚至是不识贤人而任用庸人,导致最后的失败,这类领导也往往是被小人谄媚,轻信谗言而误了大事,不管什么原因,归咎到底就是这些领导没有一颗平常心,在小人的蛊惑下,虚荣心膨胀,最终导致贤人不用。

人无完人,如果这些领导能有一颗真正的平常心,让下属们畅所欲言,让部属了解自己的缺点,并请他们弥补自己的不足,试想这又会是什么结果呢?

说到底,平常心不过是“无为、无争、不贪、知足”观念的汇合而已。作为一种处世态度,亦可进一步解释为:淡薄之心、忍辱之心和仁爱之心。其中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无争也不是不同恶势力抗争,而是一种心境,一种境界。

另外还有四种平常心:为善不执是平常心;老死不惧是平常心;吃亏不计是平常心;逆境不烦是平常心。不管什么样的平常心,都是一种生活的馈赠,你拥有了,生活就会平静,而如果你失去了,那么道路就会坎坷,人生也从此不再平静。

情绪保健操

第一节每天早晨推开窗户,对自己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然后,伸伸脖子、踢踢腿,满怀信心开始新的一天。

第二节平时多与人交流。聊天、谈心能扩大信息量开阔眼界,在有意无意间化解心结;而倾诉本身就能倒掉情绪垃圾。

第三节多读书。古人曰,“腹有诗书气自华”。找时间读一读或翻一翻你喜欢的书籍和杂志,能分散心思,改变心态,冷静情绪,陶冶情操。

第四节多笑。笑是心理健康的润滑剂,它有利于驱走烦恼,消除心理疲劳。不妨常来点幽默,捧点笑料,一笑解千愁。

第五节种花赏花。每天到阳台上看看花,给花浇浇水,或在花园之中散步,调整一下情绪,放松一下心情。

第六节知足长乐。多想高兴的事,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平常心       生活)(五明学佛网:平常心       生活)  

 普献法师:健康生活过一天 

 圣轮法师:看透人世间 欢喜生活禅─谈「随缘自在」的欢喜人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怎样才能使员工感觉工作、生活 

 圣轮法师:生活在动静中 一切归于自然─谈「动静自如」的人 

 圣轮法师:六好生活禅──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读好书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五章 禅喜 体验生活的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四章 禅机 通情达理的 

 唐思鹏居士:把佛法的精华贯彻到生活实践当中去 

 郑振煌居士:生活与生命 

 郑振煌居士:现代人的修行生活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八、把禅法带入生活——说“处生 

 沈家桢居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