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红楼梦》里的佛教文化


   日期:2013/6/23 0: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红楼梦》里的佛教文化


古典小说《红楼梦》一书,以“梦”始,以“梦”终,通篇蕴涵着佛教文化和佛教出世思想。宝玉悟禅机、黛玉葬花、情悟梨香院、闷制风雨词、联诗悲寂寞等情节,一环又一环,声气相通,形成笼罩全书的悲凉之雾。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旋律一直回荡在字里行间。

对于《红楼梦》来说,佛教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以“因果报应”观作为小说的线索展开叙事;二是以“转世”观演绎故事情节;三是以“色空”观诠释生存真相。

以“因果报应”观作为小说的线索展开叙事

因果,是佛教用来说明世界上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因”为能生,“果”为所生,引生结果者为因,由因而生者为果。所谓因果报应,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均由各种各样的因果关系构成,而人的任何思想和行为,都必然地会导致相应的后果。

《红楼梦》以“因果报应”观作为小说的线索,构架小说。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即由通灵宝玉和绛株仙草幻出,写其因“木石前盟”而双双下凡历劫,还泪报恩,历尽红尘之繁华而终登彼岸,并由此而引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描摹,写出了宝黛的爱情悲剧及其造成悲剧的罪恶根源,更由一个大家族的兴衰揭示出封建社会必然倾覆的结果。

借“因果报应”观来惩恶扬善,劝诫世人。作为中国世俗化了的“因果报应”观念,在民众心中已成为精神支柱,借果报观念来惩恶扬善,也成为普通大众推行道德观念、实现美好愿望的主要手段之一。《红楼梦》根本上也就是透过贾府人物的兴亡盛衰,表现人生若梦、世事无常的道理,字里行间佛家思想流露无遗。曹雪芹在第五回即安排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显示金陵因果名册,演唱红楼十二曲,暗示出生命的虚幻无常与命运前定的因果观念。

以“转世”观演绎故事情节

在佛教教义中,转世是指一个人在死亡后,其性格特点或灵魂在另一个身体里重生。佛教的“转世”观念在《红楼梦》的情节结构上表现明显。这种转世投胎的神话叙述,使得作品更具有一种奇幻而浪漫的色彩。在第一回中,通过甄士隐的梦中所闻,读者了解了发生在宝玉和黛玉之间的一段童话般的前世情缘。在文本叙事的层面上,正是由于有了绛珠仙子和赤霞宫神瑛侍者在灵界的这段情缘,使得宝玉和黛玉的尘世劫难不可避免。

以“色空”观诠释生存真相

“色空”观念是佛教的重要观念之一。佛教把一切有形的物质称为“色”,这些物质均属因缘而生,其本质是空,故色即是空,意谓色本身即是空幻不实,无根无形。这种观念与传统的“人生无常”、“人生如梦”的意识相结合,遂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正是由于佛教的“色空”观的强烈渗透,使得《红楼梦》带上了伤感主义的基调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曹雪芹的“色空”观有着自己的特色。佛教弃情、灭情、绝情,而曹雪芹的“色空”观却以情为核心,要人们生情、谈情、传情。《红楼梦》写尽世间情:爱情、亲情、友情、艳情、矫情、滥情……几乎无情不表,无情不述。然而所有的这一切所谓的“情”到头来却都落得一场空!

荣、宁二府有享不尽的荣华,也终将摆脱不了火烬烟飞的厄运;宝、黛情深意长,最后也只是落个生离死别;大观园里的诸多姐妹,终究逃脱不了颠沛流离、身委尘土的命运。这符合佛家所云“一切皆空”的禅理。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销两鬓霜。从《好了歌》中,我们似乎也可以读出曹雪芹劝说迷悟众生抛弃眼前功名富贵,信奉佛教,超然物外的思想。

无论从家庭、家族的盛衰消长来看,还是从人物的命运来看,《红楼梦》都贯穿着盛极必衰、人生如梦的“色空”观。宝玉的由色至空,既非乐极生悲,也非物极必反,而是在无可奈何下的一种精神解脱。他的由色至空不能仅仅归因于他个人,而是冷酷无情的现实人生对人的个性压抑摧残的结果。对于宝玉的由色至空,人们受到强烈的震动,并因此对人生会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会更积极地去探索解除人生的种种苦恼的办法。因此,若从“色”与“空”的实质内涵来看,《红楼梦》是美好情感遭到毁灭的哀歌,是“以涅槃圆寂宣告了身心俱灭的彻底死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红楼梦       佛教文化)(五明学佛网:红楼梦       佛教文化)  

 吴立民居士:中国佛教文化的“三世”与二十一世纪的十大工作 

 吴立民居士:佛教文化的现在与未来 

 王雷泉教授:佛教大学与佛教文化人 

 黄夏年教授:真禅法师的佛教文化观 

 楼宇烈教授: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文化论坛学术总结 

 赖永海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绪论 

 徐文明教授:佛教文化呼唤清明新风 

 方立天教授:佛教文化之结构、特质及价值 

 洪修平教授:如来禅与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文化的走向 

 温金玉教授:百世辉煌:山西佛教文化巡礼 

 温金玉教授:中国朝阳第二届佛教文化论坛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