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口说爱语可助我们摄化众生


   日期:2013/6/28 23: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口说爱语可助我们摄化众生



  善护口业,不出恶言,可令我们内心保持清净无染。口说爱语,可以帮助我们摄化众生,广结善缘。一切众生,皆有我执,所以都愿意受到肯定。常以赞叹鼓励与之,会令听者心生欢喜,进而接受我们的帮助、劝诫乃至批评。

  我们在规劝他人的时候,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心直口快,自以为直言便是真心,心存善意,就可以放言直谏。但实际上,言辞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往往会适得其反。对众生而言,放下我执,实为难事。而若以爱语劝诫,则可事半功倍,令对方乐于接受。

  战国时代,魏文侯攻打中山国,得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所获土地封给爱子。一天,文侯问左右:我是什么样的君主?群臣都盛赞其是仁君,文侯心花怒放。惟有任座说话直截了当:您得到了中山之地,不封给弟弟,却给了儿子,算什么仁君?文侯听罢,勃然大怒,将任座撵出宫去。之后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大王是仁君。文侯笑道:何以见得?翟璜说:我听说君主仁厚,臣子才会直言切谏。刚才任座在您面前直言不讳,由此,我就知道大王乃是仁君。文侯听罢点头称是,赶紧将任座请回来,尊为上宾。

  世人皆有私心,魏文侯在史上以贤达著称,也难免如此,将土地分封给儿子,可谓短视。但所幸的是,在他的臣子中,有两位贤臣。任座可谓直臣,说话一语中的,直指文侯要害,但因为过于直率,惹得文侯心生不满。而翟璜以柔软语善言相谏,不仅使文侯认识到自身错误,同时也保护了一位肯于直言的良臣。由此可见善语的力量。

  佛教说到底无非就是教化、劝导众生修正言行,步入光明。如果我们在劝导众生的过程中,只顾宣说自己的理论见解,而罔顾他人感受,令众生增添烦恼,失去信心。岂非善心造恶业?学佛,是学习佛陀菩萨的身、口、意三业清净,学习佛陀菩萨的广大心量,时时刻刻以爱语广摄众生,恒顺众生之心。

  言为心声,语言折射出来的正是我们自己的心念。内心清净,则言行也会光明无瑕,自然会以种种爱语,赞叹、包容大众。内心充满妄想恶念,则自身也会随之堕入黑暗。所以,我们要清净自心,检点言行,每日忏悔自己有意无意间造作的口业,至诚发愿,愿口中所说出的言语皆是正语。如此不断熏修与发愿,一定会渐渐修成一颗柔软慈悲的心,从而关怀他人,喜说爱语。

  《菩提行经》曰:“与世亲非亲,悦颜先慰喻,如是常自制,心念恒不捨”。佛陀要求我们时时心念大众,无有分别,不管亲近与否,都要和颜悦色,宽慰人心,这是佛子修行菩提的本色,也是最吉祥的境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