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甘当“野生动物”


   日期:2009/9/4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釋龍相

昨天跟某师聊天时,他说,作为一个长期徘徊在“底层”的人,他深知那些没有文化、智商又不高的弟子有多么需要师父的特别关怀,所以发愿以后如果成为师父,他一定努力爱护弟子。

我说,这也要看弟子的个性,像我这样的“野生动物”,被关怀多了,就闷死了。

他说我是因为长期处在“上层”,不知民间疾苦。

其实,甘当“野生动物”,与是不是“上层”无关。脱离关怀和温暖,大部分原因实在是我自己的选择。因为“爱”是苦。爱和被爱,都是苦。每个人,心底都是渴望被不断满足的。然而欲壑难填,如饮盐水解渴。被爱的时候,自然很开心,一旦这种爱减少了或消失了,当初有多开心,现在就会有多痛苦。所以我选择离开父母,也选择不去师父们面前蹭温度,主动从心理上的暖巢走向荒原,因为孤独本来就是轮回的真相,这真相不该被无常的温暖蒙蔽。真的修行,首先就该勇于面对真相,把自己扔进去,而不是做鸵鸟。

人生如逆旅,旅伴换了一批又一批。无论在哪一个岔路口与谁诀别,都要能坦然面对——这是我修心的一个目标。回头去看,虽然离目标还很远,离起点却也同样已经很远了。

在长时间刻意的孤独中,捡到一只可怜的小猫咪,把它从生死线上抢了回来,为了照顾它连着三天都只能睡很短。看着它一天比一天健康,一天比一天可爱,我却一天比一天恐惧。我怕自己爱上它。所以最后终于痛下决心,把小猫送给了有大房子也有时间照顾它的人。如果硬要留下这个小东西,其实不是不可以。但它会生活得很局促、不健康,而我的孤独则会被爱蒙蔽,忘记每一次相遇的结局不过只有生离或死别,最后痛彻心扉。我很想念它。这种想念正在提醒我,我做得对。一个自身今天不知明天的人,给不了另一个生命幸福。真正的幸福,并非厮守,而是某天能把它彻底救出轮回。这个过程的第一步,正是离开。

我拒绝与任何有情“相依为命”,那会消磨掉意志力,折断脊梁骨,最后依然要被抛向荒野,结局却不堪设想。这只小小的猫咪,给了我一个深深的教训。可能生活一直都很热闹、在虚幻的快乐中打滚的人无法体会我所感受到的震动。它令我更有勇气、更坚定地一个人走,不要任何有情的抚慰。某师说:“你一直在画弥勒菩萨,说不定这只小猫就像当年无著菩萨遇到的那条狗。”我虽然自问并无这种福报,但无疑这确实是一个及时的教训。

修行的路,是在长期极苦之后的自然甘甜,而不是人为地不断加入甜蜜素、麻醉剂,它会令修行变味终至失败。苦,也不是把身体弄得虚弱不堪,而是训练心在直面自身的各种痛苦中越来越坚强而敏锐,最后洞穿、放下、解脱,并因了解苦的本质而生出慈悲。广大的慈悲需要广大的智慧。广大的智慧,最初生发于知苦后的出离。不敢面对心苦的人,永无出离的勇气和力量,永不会真正体谅众生,永不会成佛。

我甘当一只独孤的“野生动物”,一个人,走下去。

出自博客:http://club.fjdh.com/17834/spacelist-blog.html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出离       孤独)(五明学佛网:出离       孤独)  

 吕澄居士:正觉与出离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梦参法师:出离心--菩提心的第一步 

 雪漠:出离心不是一时的情绪 

 雪漠:出离红尘,追寻人生的意义 

 雪漠:出离是解脱的渴望 

 曹越:出离心与本觉心 

 卢志丹居士:耐孤独三昧:忍耐孤独与寂寞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七章 生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七章 生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 

 怡僧法师:怎样理解出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