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学佛者需警惕的几大问题


   日期:2013/8/5 8: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者需警惕的几大问题

    一、近年来,信佛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佛法兴盛的表现。然而由于学佛的人多,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不少进到佛门的人,只知道跑跑道场、烧烧香、拜拜佛,有的让佛菩萨保佑全家大小人平安、身体健康;有的求菩萨保佑自己升官发财;有的是求子女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等等,这是拿钱跟佛菩萨做交易,这样学佛就不能算是学佛人。学佛不在庙里,不在深山,而是在生活中,脱离生活不能算是修行。朝山拜佛主要意义是寻求善知识。不是做这样佛事,那样佛事,上个早晚殿,在寺院里住上几天自以为是修行。

二、法不契机、择法不当:三藏十二部部部是经典,八万四千门门门通圣道;药无贵贱,中症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修才会受益。佛在《大集经》中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从慧远祖师一直到印光大师,他们一直讲“信、愿、行”)

    三、执理废事、不重实修:有时间呼吸就有时间修行,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机会,都是佛法,佛法要靠实践中去检验。法在书本里,道在生活中,生命在呼吸间。光学不解也枉然,光解不行也枉然。

 四、褒已贬他、自命不凡:高高在上,拿上自己的知见,常看别人的缺点是不会产生智慧的,那只能是自寻烦恼,智慧是在清净心和禅定中产生的。如果总是看别人的错误他们都是凡夫,最终受害的只能是自己。

 五、感应着魔、以假当真:当前很多学佛人追求感应神通,尽管“假做真时真亦假”,但毕竟假的总归是假的。感应是在修行如法时自然生出来的,也就是本身自性具有的。因为我们的贪、、痴、慢常去干扰它,所以不能显现。

 六、心外求法、到处乱跑:跑到这里做个这个佛事,跑到那里做个那样的佛事,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如果别人能救你,那么佛早就将众生度尽了,何苦费那么多的口舌?出世间法与世间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出世间法是内求法,世间法是外求法,即出世间法是求自己,世间法是求别人(物)。

七、还有很多修行人自认为自已学的很不错,能给大家看看病、看看相、打打卦,领上大家到处乱跑,听这个说这样修、听那个说那样修,领上大众天天变花样;念念这个经、念念那个佛、持持这个咒、做做这样的佛事、做做那样的法会、给这个安安神、到那里谢谢土;这个道场是我的,那个道场是你的。真正的善知识讲法你不爱听,邪师说法一听就做就干。

八、法不专一、修学多门:对未开悟的人来说,读书是在寻路,即寻找修行的方法,找到方法后要一门深入才对。佛法在生活中不是从书本中得来的,整日埋在书堆中是不会产生智慧的。既使你了解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法门,如不选择一门实修,光学不练不能出生死苦海到达彼岸。世上没有同时走两条路而到达目的地的,那怕走点儿弯路,只要找对路,最终也能到达。

九、两德不分、以福为功:德”跟得到的“得”意思完全相同,福德就是你得到这个福报,功德就是你得到所修的这些功,这个德跟得到是一个意思。但是功跟福不一样,福德是讲五欲六尘,对外的,这是属于福德。所以福德,我有福可以跟大家共享,我有房子可以送给人住,我有吃的、穿的可以送给人,布施给人,供养给人,福德可以跟大家共享。

功德不行,功德是自己内在的,内在的功夫,这个我没有办法给你。

如果这个东西要有办法给我们,我们就不要修行了,释迦牟尼佛把他修行的功德给我们,我们不统统都得到了吗?所以功德不行,功德古人讲的,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谁都不能帮助谁。

我们在楞严会上看到的,你看阿难自以为释迦牟尼佛是他的大堂兄,最疼爱他的,以为自己不要修行:你们要修苦行,你们不修苦行你们得不到,我大概到时候我的大哥就给我了。

在楞严会上还遭摩登伽女之难,这才晓得不行,关系再好的,也没有办法给你,所以功德是要自己修。

十、急功近利、好高骛远:慢功出细活,欲速则不达;业非一时消,道非一日成。法门一定要选对,直接单纯地观照内心,不论何时、何地、一定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恒心,久而久之,自然成功。

 十一、不好好深入经藏,读上几本开示,自己认为高高在上好为人师、自以为是:启功先生诗云:学高人之师,行正人之范;愿我百无成,但患人之患(孟子曰: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真为人师应自敢承当,良医门前多病患,何况好者不自知?

十二 、自己未度、急于弘法:佛经云: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没有金刚钻,那敢揽这瓷器活。自己未开悟,弘扬的是何法?自己好心好意度众生害人害己!当然,接引他人入佛门,如果依祖师大德的开示是可以的。学佛不为成佛者,不求生西方者,违背佛意。(本人修行有限,如有摘编不如法处,还依四依法为准。)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断恶修善,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一生成佛。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者       问题)(五明学佛网:学佛者       问题)  

 杨云唐居士:佛教面临的问题 

 洪启嵩居士:读经的心要与常见问题 

 陈兵教授:与青年朋友谈佛教实践的问题 

 其它:佛学思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汪道波) 

 王雷泉教授:佛教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机遇与挑战——兼论当代 

 李志夫教授:关于禅宗牧牛图的两个问题──从《增一阿含经》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六讲 问题解答 

 周贵华博士:唯识与唯了别——一个“唯识学”基本问题的再诠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人生的终极问题 

 吕澄居士:律学重光的先决问题 

 魏道儒教授:关于宋代文字禅的几个问题 

 净界法师:你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寿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