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 要学阿弥陀佛的发心


   日期:2013/9/27 9: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凡夫确实「特无大愿大行」,缺少这个东西,迷得久了,迷了心量就小了。觉悟的人心量就大,为什么?心量没有边际。本来是大的,永远是大的,跟诸佛菩萨完全相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现在为什么变得这么小,变得这么可怜,要受尽苦头?这个苦从哪来的?自作自受,绝不是别人加给你的,没有这个道理。别人加给你,你接受你就有苦;别人加给你,你如果是觉悟,能加所加都等於零。世出世间一切法皆不可得,你要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什么人加给你的灾难都等於零。记住,世尊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做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他没有接受,所以他不苦。他还很高兴,还告诉歌利王,将来我成佛第一个度你。慈悲到极处,没有丝毫怨恨。这是什么?这是生与死的假相解脱了,不执著这个相。在哪里不执著?要在事相上不执著,离开事相到哪里修行?

  修行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处事待人接物之处,就在这里修行。修什么?修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就修这个。真正不执著,你就成阿罗汉;真正不分别,你就是菩萨;不起心、不动念,你就是佛陀,佛菩萨跟众生没有两样。真正觉悟了,这些统统放下了,放下就是。迷,迷得愈严重,这些东西愈执著,愈不肯放下。不肯放下的人继续搞生死轮回,生死轮回也没有边际,也没有限量,生生世世,你什么时候觉悟,什么时候回头,它就不见了。它不是真的,像一场梦一样,梦醒了就不见了。常常作梦,梦醒的时候一定要觉悟,这是一场梦。

  我们现在的人生也是一场梦,既然是梦,何必造恶业?善恶全舍掉,都是假的。断恶修善是做给迷惑颠倒众生看的,让他们看到这个样子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是这个意思。自己丝毫都不执著,身心清净,一尘不染,这是自度;做出形象给别人看,是度他,度他是慈悲,自度是智慧。所以诸佛菩萨有大愿大行,我们要有。大愿就是念念有自度度他,这就是大愿,我来到这个世间就干这个事情。方法就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而不著相。断恶修善常常做,从来没有间断过的,心里头痕迹都没有,没有行善造恶的念头。这叫什么?这个人不造业,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是谁?这是法身菩萨大愿大行,我们可以学。

  为什么断恶修善不能放在心上?因为它是假的,放在心上就叫做业,不放在心上就是净,称它作净业。净业就是没有业,才净,有业就不清净了。心里头记著我有善,将来三善道受果报;心里常常想著不善,将来在三恶道受果报。想都想不得,当然更不可以去造作。所以断恶修善,心地要清净,要没有痕迹。世间人初学的时候,每天断恶修善都要把它记录起来,叫功过格。要知道这是佛菩萨对初学的一种方便法,这不是究竟方便,是初学方便,让你断恶修善,回头是岸。功夫做熟了,就不要功过格了,修清净平等觉,这个东西就不要了,断恶不著断恶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就对了。所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搞清楚,初学要,功夫真正得力了,不要了,才与性德相应。

  大愿大行能「发起胜因」,这个因,往生极乐世界的因,跟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相同。大愿是普度众生的大愿,大行就是四十八愿,非常具体。我们学佛,学阿弥陀佛就是修净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一定要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阿弥陀佛的心是普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上面包括等觉菩萨,下面包括无间地狱众生,无量无边。发这个大心要帮助他们、成就他们,让每个众生都证得究竟圆满,这个大心。大行,他的行动就是四十八愿,建立道场,这个道场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法性土,为什么?它全觉悟,一丝毫的迷惑都不存在,法性身、法性土。法性身、法性土我们见不到,天神也见不到,阿罗汉见不到,菩萨也见不到,谁见到?大经上常说,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可是世尊在大乘教上告诉我们,八地以上就见到了,所以它是真的不是假的,证得八地的人太多太多了。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这五个位次统统见到。

  我们在这个经上,要学阿弥陀佛的发心,我们能不能?告诉你,能,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众生跟阿弥陀佛同一个自性,这就是你能的道理。你之所以不能,是你不相信这个话,对这个事实不敢承认,不敢相信,那你就不能。这个不能不是究竟说,是方便说,暂时的不能。你什么时候认为我能那就能。可见得能与不能完全是在自己,不在外头,与外头没有关系,全在自己。如果与外头境界有关系,忍辱仙人不能成佛,外面环境障碍他。与外头环境没有关系,忍辱仙人提前成佛了,通过这个测验,他成就了。所以忍辱仙人感恩歌利王。我们看不懂,不能体会,他以那么恶毒的手段把他处死,他又没有过失,冤枉!没有怨恨而且感恩,这是什么境界?这才发起胜因,胜是殊胜,世出世间无比殊胜、第一殊胜,就是念佛往生净土,往生净土的因在此地。我们要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行,这个人决定得生。

  底下两句说众生,六道众生,「不觉不知,沉沦永劫」。你对这桩事情,这桩什么事情?极乐世界的业因果报,也就是极乐世界的因缘果报,你不觉不知。从早到晚还造轮回业,沉沦在六道,永劫,没有出头的日子。这是让阿弥陀佛看到了,阿弥陀佛生起大愿大行,要来帮助这些众生脱离六道轮回。底下两句是说六道凡夫,「若能一念回光,方知家业具在」。一念回光就是智慧现前,觉悟了。觉悟轮回是假的,我只要一念觉就脱离了,一念迷就在其中,永远不能出来。一念觉,信愿持名就是一念回光,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就晓得你的家业统统在,丝毫没有损失。家业是什么?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跟阿弥陀佛完全平等,在,你在极乐世界可以尽情的享受。

  每天听阿弥陀佛讲经教学,同时还可以现无量无边的应化身,到十方诸佛国土供佛、闻法,供佛是修福,闻法是修慧。除了自己福慧双修之外,还以你的应化身,普度那个地方的有缘众生,利他,自利利他。这是法身菩萨的佛事,他的事业,虽有这些佛事,确确实实这些人都没有起心动念。做这么多的佛事,怎么没有起心动念?是的,自然的感应。十方诸佛在讲经教学,那是感,极乐世界菩萨应身去,这是应,上跟诸佛感应,下跟众生感应。众生只要能信、能愿,肯念佛,这些化身的菩萨一个都不舍、一个都不漏,怎么会不帮助你?哪有这个道理!沐浴在大乘境界当中,其乐融融,法喜充满,这多快乐,这就叫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遍一切处,用今天科学的话来说,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你真正感受到极乐。

  「如入宝山,取之无尽」,宝山是自性。「如游香国,触处蒙薰」,香国是极乐世界。入宝山无处不是宝,无法不是宝,善法是宝,不善法也是宝,全得其正用,没有把它用错;无时无处不是宝,取之无尽。如游香国,极乐世界宝香普薰大千世界,我们这个地方有没有被它薰习?有。有,为什么闻不到?不是香不在现前,是这个能闻的鼻子出了问题,它有业障,业障要除掉了,你就闻到。你闻到宝香,这个宝香可以帮助你化解烦恼,帮助你消除习气,帮助你增长智慧德能,好处可大了。

  末后两句勉励我们,「要须亲到方休」,你一定要有毅力、决心你要亲自到这个地方,你才能休止。没有到这个地方,要努力精进,不可以停顿,休是停顿的意思,要到达才可以。「慎勿半途而废」,那就太可惜了。要有毅力、要有决心,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我都要突破,我一定要证得,第一步往生极乐世界,第二步证得究竟佛果。这一大段经文,黄念老用彭际清居士《无量寿经起信论》这一段话来做总结,结得非常之好。这里头的话都是彭居士所说,这个大德通宗通教,显密圆融,也是念佛往生的。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一八集)  2013/8/3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41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阿弥陀佛)(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阿弥陀佛)  

 大寂尼师:诸佛赞扬阿弥陀佛名号的远因 

 大寂尼师:诸佛尽赞阿弥陀佛劝助生净土的主因 

 傅味琴居士:阿弥陀佛圣诞开示 

 会性法师:赞阿弥陀佛偈略说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