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戒律很重要


   日期:2009/11/1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我最初学佛的三年,亲近章嘉大师,我每个星期跟他见一次面,大概有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三年当中,他老人家有的时候,轻描淡写、不经意地会说一句:“戒律很重要!”

2 他老人家圆寂之后,我想一想:我跟他三年,学了些什么东西?“戒律很重要”这一句话的印象最深,因为至少听了差不多有三、四十遍都不止,每一次他也不罗嗦,就是这么一句“戒律很重要”。第一次讲的时候,讲得比较详细,戒律,他用一个比喻。

3 他说:“譬如我们从台北到高雄坐火车,坐火车先要买火车票,持戒就像你手上拿着这一张车票,你拿着车票才能上车,中途还要拿着,车上还要查票的,决定不能丢掉,到站之后还要收回;戒律就像这样的,自始至终。”这就说明持戒非常重要,决定不能够疏忽。

4 因此,我们对于戒律才重新去肯定,重新去认识。大小乘经上,世尊都说过,“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我们要求的是定慧,戒行是定慧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定慧决定不能成就,这也就说明现代人学佛,何以不如古人,原因在此地。

5 戒律有“止”、“作”两种方式:“止”是禁止,决定不能做的,做了就破戒;第二种是“作持”,你一定要做,你不做就犯戒;所以有“止”、“作”二持。像五戒、十戒都是属于“止持”,决定要禁止的。戒律的精神我们要记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止”是诸恶莫作,“作”是众善奉行。

6 凡是有利益于众生的,那就一定要做,不做那就犯戒,这在大小乘戒律里面都有例子。我们今天读戒本,戒本上只是举例而已。戒条是不是有修正的必要?有。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7 根本大戒,超越时间、超越空间,不需要修订。譬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条戒超越时空,三千年以前这样做正确的,三千年以后的今天还是不能改变的,这叫“根本大戒”。

8 除根本大戒之外,戒律当中多分都是生活规范;生活规范,当然因时因地就不一样了。所以每一个道场,都有它自己的规矩,都有它的常住公约,这个就对了,这就正确了!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法师法语       戒律)(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法师法语       戒律)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戒律是善恶的标准 

 杨曾文教授:戒律和唐代的律宗 

 杨曾文教授:佛教戒律与道德 

 温金玉教授:见月戒律思想研究 

 温金玉教授:能海法师戒律思想研究 

 温金玉教授:戒律的传播与本土化 

 温金玉教授:戒律与社会的和谐互动是正法久住 

 明一法师:禅修好处戒律说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二 严持戒律 不退初心 

 能弘法师:戒律与修持 

 能弘法师:因果与戒律 

 清净法师: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五章 寺院常住居士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