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 德行不能提升,都是孝道有亏


   日期:2013/11/18 9: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蔡礼旭老师:德行不能提升,都是孝道有亏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於人。敬亲者。不敢慢於人。爱敬尽於事亲。而德教加於百姓。形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吕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我们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核心是伦常,而五伦当中,父子有亲它是一个原点,爱人这个爱的原点,就是从父母跟子女的天性自然启发的。再从这个对父母的爱心延伸到对兄弟,对家人、亲族,再延伸到对邻里乡党跟社会大众,再延伸到不同的民族国家。所以「忠臣出於孝子之门」,他孝顺,他的真诚爱心就引发出来,他以后治理老百姓他就懂得爱护。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爱父母出於真心,他一看到别人父母他的尊重就起来;他爱自己的兄弟,他看到别人的兄弟也是感同身受。所以一个真正爱护、亲爱自己父母的人,他的爱心起来,决定不敢厌恶别人,厌恶他人。因为他有爱心,怎么可能会去厌恶别人,尤其看到人家的父母,他怎么可能去轻慢、厌恶。因为人家一介绍:这是我爸、我妈。他马上那个感觉,就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倍加恭敬,他怎么会去厌恶!

  而且一个真正孝顺父母的人,都知道父母最欢喜的是他有好的德行。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有德行,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有德之后,能去利益更多的人、利益社会,他觉得这是最光荣的事情,「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当然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在他还在世的时候就能显亲、扬名,当然父母欢喜。所以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德行,孩子可以感觉得到,这个时候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让父母安心,不能让父母担忧,所以他重视他的身体健康,重视他的德行提升。他不敢骂人,他一骂人这个事传出去,传到他父母耳里:我儿子怎么这么没修养?还得罪人。你看父母要担忧多少时间?假如都是跟一切人和睦相处,这个情况传到父母那里:我这一辈子不用担心。所以今天假如厌恶他人这德行有损,父母知道了多难过。

  『爱亲者』,决定不敢让父母再多担心他,『不敢恶於人』,从同理心来讲,从戒慎恐惧修养德行来讲,他都「不敢恶於人」。『敬亲者,不敢慢於人』,能够尊敬自己的父母,他本性里面的恭敬也引发出来。所以他恭敬了,他也不敢去对其他的人傲慢、怠慢,尤其对人家的父母也是恭恭敬敬。我们自己在家里面都是恭敬、侍奉父母,也不可能对人家的父母以及对他人不恭敬。而且对他人不恭敬就是随顺习气,就是忽略自己的道德,那这父母又要担心我们;所以我们早一天成就道德,父母就早一天不用担心。一个人进德修业决定是自动自发,假如不能自动自发,孝心还没有真正发出来。所以德行不能提升,都是孝道有亏,都是慈悲心有亏,习气做主,总要看清自己的不足,在这个根本当中下功夫。真正用心,用至诚的心来孝养父母,在奉养父母过程,时时看自己的心地,有哪些偏颇,有没有对父母不耐烦?有没有对父母不恭敬?一发现痛定思痛赶紧要对治。而假如一个天子,能把爱亲、敬亲的态度来对待一切的人、一切的百姓,那他就是老百姓最好的榜样。

  『而德教加於百姓』,他这崇高的道德,就给人民很好的身教,就达到教化百姓的效果。『刑於四海』,「刑」就是榜样,就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典范。我们看帝王他只要是孝子,当时候的整个社会就特别重视孝道。大家注意去翻我们《德育故事》里面,二十四孝最多孝子的朝代,就是汉朝,汉朝以孝治天下,所有的天子都加一个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都加一个孝字,而且他也不是只有提倡,他们自己做到。我们看「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那文帝做到了,他侍奉他的母亲是至孝。所以确实《孝经》里面讲的道理,在历史当中都可以印证。

  而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团体,他们也在学习传统文化,也在力行,以前员工岁末大会就是吃,唱一些流行歌曲,好像狂欢一下就过去了。现在在这个大会当中,都请到员工的父母来一起参与,公司也感激员工家人、父母的支持。甚至这个老板把自己的父母请到现场,亲自给父母跪拜,给父母洗脚,那种真情流露,当下整个员工大会,大家都是感动得流眼泪。他是企业的老板,他能这么样爱敬、孝养父母,他的德教也会加於他的员工,员工是打从内心佩服他的德行,他也是「刑於四海」,刑於他的公司。所以《孝经》每一个领导者最好的圣典。

  所以这里讲到,『盖天子之孝也』,这就是天子行的孝道,天子的孝道不只是奉养自己父母,还能够以自己的身教让天下人都懂得孝,他才尽到孝道。所以今天我们在哪个身分、哪个角色,我们假如没有能敦伦尽分就是不孝,因为我们的德行有亏。我们今天当公务员,没有能做人民跟政府最好的桥梁,那我们父母知道了多难过,那我们不是白领国家的俸禄了吗?我们今天在学校教书,对下一代负责任,假如我们不尽心教导孩子,那我们的父母觉得很丢脸:怎么当老师领国家的俸禄,还不尽心尽力教育下一代?不敦伦尽分,铁定孝道有损。所以天子有他的本分代天行化,所以这叫「盖天子之孝也」。《孝经》每一章都谈到每个身分,他如何尽孝,如何尽他的本分职责讲得很详细。之后还有「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庶人章」,我们每个角色都能圆满落实孝道。其他的句子,大家可以再找到《孝经》,好好深入,学习要主动。

  『吕刑云』,也就是指《尚书》这一章,「吕刑」跟「甫刑」是同一章。『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有庆」就是有真实德行,天子有真实的德行、善行,天下万民「赖之」,就非常信赖他,因为他值得依靠,他带领老百姓走向国家的长治久安,走向幸福人生。天子如此,我们身为父母也好,身为领导者,或者是老师也好,也要带著我们的孩子、学生、员工,走向幸福人生,这样我们也是落实,「一人有庆兆民赖之」的精神。

资料摘自: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2007年幸福人生讲座企业营(一)—家和万事兴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四集)  2007/10/13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52-247-000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萦绕心头千年的孝思(盂兰盆经) 

 董群教授: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 

 正如法师:岭南第一大刹光孝寺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七)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六)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五)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四)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