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轻松学佛法摘要:死生篇 一


   日期:2013/11/18 17: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死灵魂从何处离开

  人死后,灵魂从什么地方离开?临命终时仔细去勘验,如果灵魂从脚心离开就是堕地狱,也就是全身都冷了,脚底还有温度,这是说明他从脚底走的。从膝盖走的是堕畜生道,从肚腹走的是堕饿鬼道,从心口走的是生人道,从眼走的是生天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从头顶走的。凡是生到善道,身体一定是柔软的,不会是僵硬的,纵然人死了之后两、三天,有时一、两个星期,身体还是软的。

   (节录自「学佛问答」21-90)

谁有把握说自己临终最后一念是佛号?

  念佛还有杂念,就没达到功夫成片,念佛没有把握往生。临终时就完全看你的运气,你临终最后一念是不是想着佛?如果想着佛能往生。临终最后一念想别的就完了,就到六道去了,所以最后一念太重要了。谁有把握说临终一念是念佛号 ?平常是这么想,到时候自己做不了主。所以,功夫一定要在平常练成,走的时候才有把握。

  古大德教给我们一个方法,我们睡觉都会作梦,梦中能做得了主,大概最后一念自己有把握。作梦做不了主,说明你的烦恼、习气那个能量很强,你伏不住,所以你做不了主。这也是一种考验我们功夫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考验,我们就一定要提高警觉,要有高度警觉,不放下不行。七情五欲哪一个重就先从哪一个下手,贪名重的把名放下,贪财重的就把财放下,从贪瞋痴慢疑中找最重的,先从这下手。重的能够 放下,其他轻的就很容易,真的要真干,不真干不行!

亲属

亲属是什么?过去结的善缘、恶缘,这一世到人间来又聚会了,有聚有散,聚散无常,要看破。

如果不看破,那是严重的情执。情执系缚你在六道出不去,而且生生世世陷在迷执里头,一世比一世痛苦。这些事实真相,一定要看破。

文摘恭录自02-037净土大经科注

脱离六道轮回有多么困难!

脱离六道轮回有多么困难!我们不知不觉,起心动念都是造轮回业,都是在坚固轮回,怎么能出得去?脱离苦海,脱离轮回,第一殊胜的方法,无过于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八万四千法门,唯有这一念佛法门;千经万论,只有这一本《无量寿经》,世尊为我们讲这桩事情,把这桩事情讲透彻了。

文摘恭录自02-040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303集

不受外境影响,往生才有把握

真修才能报佛恩、报师恩,敬劝诸位同修共勉

  我们修行,费尽多少力气不能成就,原因就是放不下。心不干净,妄念太多,禁不起外面境界诱惑,外面境界风吹草动,自己的清净完全失掉了。修行又离不开外境,离开外境你到哪里去修?境界里头对我们修行影响最大的是人事环境。 那我们知道,真正的功夫就在人事环境里面去体验。佛说得好,顺境、善缘不起贪恋,要不起心不动念才行,逆境、恶缘也不能起心动念,你就成正觉了。

  你只要一起心动念,跟着起来的是烦恼习气,为什么?喜怒哀乐起来了,贪瞋痴慢 起来了。六根对六尘境界,念念还起这些东西,麻烦!佛念得再好,往生没把握。为什么?临终最后一念是什么,谁有把握?临终最后一念不是阿弥陀佛,你就到别的道去了,总是离不开六道。

  这个事情我们在六道里搞了无量劫,这无量劫当中我们有没有学佛过?肯定有,没有你怎么可能在这听两个小时经?你能在这个地方坐两个小时,专注在听经,就说明你过去生中善根非常深厚。没有这个善根,你让这个人到这里来,坐五分钟就坐不住了,他就想离开了,怎么可能坐两个小时?怎么可能天天来听?你就知道他善根多厚。而且过去肯定学过这个法门,对这个法门生欢喜心。为什么没有往生?都是临 命终时最后一念不是阿弥陀佛。

  这一生能做到吗?靠不住! 如何叫这一生当中最后一念能够提起佛号?那就要真精进。 从现在起,就得把万缘放下,经上讲的话不能不听,做不到不行。当真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身外之物随缘,什么都好 ,用欢喜心对待,绝不受外境障碍,要练到这个功夫,才真 有把握。

  文摘恭录—净空老和尚讲述之《净土大经科注》(第一0五 集)2011/12/27

最后一念比什么都重要

  一念是指临终最后一念,这一念是阿弥陀佛,决定往生。人寿终最后一口气断气时,那一念就是他来生到哪一道投胎的业因。若那一念是贪,饿鬼道去了;那一念是愚痴、是迷惑 ,什么都不知道,畜生道去了;瞋恚就到地狱去。最后一念是五戒十善,就在人天两道,上品十善生天道,中品十善生人道。

  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当然往生。所以,最后一念比什么都重要,现在就要培养。临终时最怕家亲眷属在旁边又哭又伤心,你极乐世界去不成了。因此送往生时,家亲眷属最好不在身边,让同修莲友来给你念佛送终。

  文摘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四二五集02-040- 0425

真正往生的条件

  「若无信愿」,对念佛有怀疑,对这个世界有贪恋,「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决定不能往生。你是不是真相信,是不是真想去,这是往生关键。蕅益大师说得很好,念佛功夫的浅深是决定你往生的品位,真正往生的条件是真信切愿。

  你必须把两个世界看透,还要不要搞六道?不要,对六道的业就一刀两断,不再造六道轮回的业。来生到哪一道是自己负责任,与任何人都不相干。如果你怨天尤人,罪加一等。若信愿还不坚定,这个经要多听、多学,讲得最简单、最扼要、最清楚,无过于这部经跟批注。这是人生头等大事,其他都是次要,这关系我们自己的前途。

  文摘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四二五集02-040-0425

哪有不想往生的道理

也许有人要问,等觉菩萨为什么还要来?他在诸佛实报土里面很快就证得妙觉了,他来干什么?那我们要知道,等觉要证妙觉,必须把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习气断掉。那么肯定在极乐实报土,断这一品无明习气,时间短,成就快,如果不是这个原因,他就没有理由求生净土。我们看到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都是久远劫已经成佛之人,现等觉菩萨身,在阿弥陀佛报土帮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这个众生是实报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从这些地方我们能体会到,阿弥陀佛的缘无比殊胜。因缘多殊胜,我们没搞清楚,不容易接受,真正搞清楚了,哪有不想往生的道理?哪里会有这种人?凡是没有想到往生,把往生这个事情不看作最重要,是次要的,都是对于理事还没有完全搞明白。搞明白,我相信他肯放下,放下就成就了。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六八集02-040-0468

临终方念佛来不及了

「又有人视临终十念为轻易,乃拟临终方事修念」。这是一个误会,认为命终时,一念、十念就往生,平常可以不要念佛了,到那个时候再念。理上讲得通,事上你能做到吗?现在这个社会,老年得痴呆症的人很多,一得痴呆症,什么人给他助念都不管用了,你说多可怕。

临命终时真有这么大的福报吗?遇到有善友都在你身边,不是简单事情。往生是大事因缘,天天都要修学,都要准备,我们才有把握,才可靠。平时不干,要到临终的时候再干,来不及了。决定不能有这种想法,这个想法决定会耽误自己这一生往生的缘分。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六八集02-040-0468

有临终十念一念非偶然

「又《弥陀要解》亦云,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蕅益大师说得好。七日就是佛七,精进佛七,七天七夜,这一句佛号不中断。精进佛七,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要有这个功夫,才会有临终十念一念。

纵然下下品造作五逆十恶的人,临终十念一念,「并是夙因成熟」,不是你这一生念佛的因成熟,就是前世,多生多劫曾经修过这个法门。正如大乘教里我们常常看到,世尊所说的,每一个念佛的人,真正往生到极乐世界,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在这一剎那之间,无量诸佛威神加持你,你一念十念顺利往生;换句话说,没有一个是偶然的。

文章恭录—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六八集02-040-046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轻松学佛       死生)(五明学佛网:轻松学佛       死生)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30 从生死说起 一 身心和合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1、为 

 印光大师:知死生之可悲,唯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最为第一 

 印光大师:死生事大 

 无尽慧合欢树下论死生 

 临终善恶一念决定着上升与堕落,死生事大!(附临终需知) 

 恒传法师:众生修行,了脱死生,生时能否上天堂 

 印光大师:知死生之可悲,当求所以了生死之法 

 星云大师;对死生的论述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无常迅速,死生事大,几个人觉悟? 

 轻松学佛法摘要:学经篇 

 轻松学佛法摘要:命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