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世间百态 -->真情大爱

 独居老人不敢独自过夜 女子主动陪床6年多


   日期:2013/11/19 12: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天见不到老人,尚晓云心里就不踏实 现代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一天见不到老人,尚晓云心里就不踏实 现代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天晚上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一家人团坐在沙发上,休息聊天看电视。可家住南京市鼓楼区挹江门街道妙峰庵社区的尚晓云,每天晚饭后,都要去独居老人凌奶奶家,陪她过夜。“凌奶奶有心脏病,最怕晚上发生意外,有人陪她,她就睡得安稳。”尚晓云这一陪,就是6年多,“现在一天见不到老人,心里就不踏实。”  现代快报记者 仲茜

  6年的陪伴,她没收过一分钱

  入冬后的南京,天黑得越来越早,尚晓云也提前了自己去老人家陪护的时间。

  晚上5点半,尚晓云下班回到家中,抓紧时间做晚饭、收拾家务。忙完这些,已经快7点了。10分钟迅速吃完饭,便急忙下楼,前往凌奶奶家。路上,尚晓云习惯性地掏出手机,给儿子发短信,“儿子,你喜欢吃的蛋炒饭在锅里,热水器已开,回来就能洗澡。妈妈出门了。”不一会,儿子也回一条:“好的,我快到家了,妈妈辛苦了。”

  收到儿子的短信,尚晓云的脚步更轻快了。

  尚晓云今年51岁,吉林人,20多年前嫁到南京。2000年从企业下岗,找了好多份工作,都没干久。2005年,在社区主任的介绍下,她来到鼓楼区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应聘为一名家政服务员,专门照顾独居孤寡老人。

  2007年10月的一天,在探访独居老人过程中,尚晓云第一次见到了80岁的凌慧云老人。“当时,凌奶奶正是最失落的时候。她老伴刚去世,心情很悲伤,加上心脏病又复发,晚上睡不安稳,脸色特别不好。”

  第一次见面,凌奶奶和尚晓云一见如故,两人聊了很久。临走前,老人请尚晓云帮忙,找一位陪夜者,每天晚上住到家里,以便她夜间心脏病突发时,好有个人照应。“这样吧,我先来陪您,然后请中心再帮您找,等找到了人就来换我。”尚晓云当即承诺,自己先来陪老人过夜,让老人放宽心。

  第二天晚上7点半,凌奶奶家的门铃响了,尚晓云如约而来,老人欣喜万分,“当天晚上我真是笑着入睡的。”凌奶奶说。

  此后,不管刮风下雨,尚晓云每晚都如约而至。“其实我也没想过会陪老人多久,就这么来了,心想能帮别人就帮一把。”服务中心也在帮老人找陪护者,可一直没有合适人选,尚晓云就这样留了下来,一晃6年多了,她从没收过一分钱。“奶奶一共就2000多元退休金,每月吃饭、吃药都不够,我不能要老人钱。”

  “天一黑,我就盼着小云来”

  “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她就差不多要来了。”凌奶奶今年86岁,能自己做饭洗衣服,就是害怕独自过夜。“天一黑,我就盼着小云来。”

  老人的家两室一厅并不大,但看起来很干净。“这多亏了小云,她晚上来总会帮忙收拾,又烧水又打扫卫生,把家里归置得很整洁。”

  尚晓云的家离老人的住处有三个路口,走路大约15分钟。尚晓云总是算好时间,吃完晚饭7点半到老人家里。即使有应酬,她也会提前打电话,最晚不迟于9点过来。

  尚晓云的床在小房间,一块1米2的木板搭在两把椅子上,木板上铺着尚晓云从家里带来的床单被子。凌奶奶多次说要买新床,可尚晓云总是说自己腰不好,只能睡硬板床,买新床就浪费了。夏天,小房间没有空调,尚晓云就在凌奶奶床旁边搭一张折叠床,两人同睡一间。

  因为楼下10米远处就是福建路车站,好多路公交车都从这里经过,要到夜里12点才安静一些。尚晓云一直不适应,每天12点前都睡不着。12点过后,一听到凌奶奶有动静,她又会醒,起身查看老人情况,确定没事了再躺下。

  对此,老人总是很不好意思,“让她没有好觉睡了。不过,有小云在,我的心情好多了,心脏病、心绞痛这些老毛病也好了很多,现在不怎么犯了,犯病也没那么疼了,自己能克服。”老人说,现在的她再不像从前那样害怕独自过夜了。

  两个“小云”,谁也离不开谁

  因为家在6楼,老人很少下楼,与外界接触很少。每天晚上,尚晓云来了之后,老人最喜欢听她讲讲一天的工作,讲讲外面的世界。老人还常给小云出主意、当参谋,给她工作加油鼓劲。

  她们俩还都喜欢看央视三套,喜欢看毕姥爷。看到有东北二人转节目,尚晓云还会学两段,逗得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反正我晚上假牙拿掉了,笑起来不怕露齿。”

  看电视时,尚晓云总会给奶奶削个苹果、剥个柿子,奶奶慢慢吃,她就打打毛线、编编衣服。这不,天冷了,尚晓云又给奶奶织了一顶新帽子,一双新袜套。“虽然老了,但还是有爱美之心。你看,大红色的帽子戴起来就显得年轻了。”凌奶奶照着镜子,高兴得像孩子。

  尚晓云还学了不少为老人服务的技能,晚上常给老人梳头、敲背、烫脚。最近,老人眼睛查出有白内障,她每天早晚为老人点眼药水、涂眼药膏,督查老人吃药,一点都不含糊。

  “不知道怎么的,我和小云就是合得来,从没红过脸,大家都愿意为对方着想。”凌奶奶也十分佩服,尚晓云能坚持6年来陪她。“别人都有节假日休息,小云没有,只有过年两三天,我儿子从苏北来南京看我,小云才能回家。”今年8月,尚晓云参加江苏省家政服务行业7天封闭培训,凌奶奶每天傍晚主动给她打电话,让她安心培训,不要惦记。

  “我也怕影响她的家庭她的生活,也曾让她离开,但她还是坚持来了,我心里特别感激。”凌奶奶悄悄地在记者耳边说,这是两个小名都叫小云的缘分,“我们两个小云已经分不开了,谁都离不开谁。”

  采访中的感动

  能陪多久

  就陪多久

  “陪老人一两天不稀奇,能陪这么久,实在不容易。”同是家政服务员的邢其玉告诉记者,“尚晓云给姐妹们做了榜样,我们都服她。”妙峰庵社区党委书记何琴也说,“要是多几位尚晓云这样的好心人,社区孤寡独居老人就都享福了,精神上也有人陪伴。”

  6年,2100多个夜晚,就没有想过放弃?面对我的疑问,尚晓云咧咧嘴,眉梢微微上翘,“想过啊,儿子考大学、老母亲生病,我也想晚上在家陪陪他们。有两次都准备离开了,可看到老人的眼神,还是不忍心,老人已融入我的生命,我割舍不掉。”

  其实,除了每天晚上陪凌奶奶,白天,尚晓云还固定照顾3位孤寡独居老人。大腿骨摔断的潘奶奶,瘫痪在床的李奶奶,与孙子相依为命的陈奶奶……10年来,尚晓云在社区已经累计服务了60多位老人。

  这两年,也有人给尚晓云介绍工作,工作轻松工资高,她却一一婉拒了。“需要照顾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他们都是经历风雨、可敬可爱的老人,值得我们去服务。”在尚晓云心里,服务老人已成为她坚守的事业,她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服务老人的队伍。“人都有老的时候,需要有人照顾、陪伴,你多付出一点,就会有更多老人享受快乐,我觉得这比赚多少钱都有意义。”

  采访结束,尚晓云送我下楼,我问她,还会陪伴凌奶奶多久?她停下来回答说:“只要我有时间,就来陪老人,能陪多久就陪多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独居       老人)(五明学佛网:独居       老人)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复元音老人书信 

 楼宇烈教授:楼宇烈教授为《元音老人》一书作序 

 净界法师:棺材是装死人的 不是装老人的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老人能否修炼成功 

 元音老人:成佛的诀窍 

 元音老人:略论禅宗 

 元音老人:净土指归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八、立证无上正觉道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七、三修门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六、修行的必要性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五、见修行果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四、大手印要中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