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我修(禅)定的几点体会


   日期:2014/1/14 12: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因本人没达到真正禅定(根本禅)的境界,所以在这里不敢说“禅定”,只能在禅字上加个括号,就只是修定吧!

  一、信心。

  1、这个最重要,不要再上别人的当了。如果有人说,禅修需要宿世善根才行,那你要问问他: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宿世的善根?智者大师在小止观里说,要相信自己善根不可思议。

  只要你坐下来开始修,这本身就证明你有宿世善根;你不开始实修,就证明你没有!

  就像在古代,人家拿“3大阿僧只劫才能成佛”的教理,指责禅宗的“即生成佛”理论时,禅师回答说:焉知我此生不是3大阿僧只劫的最后一生呢?!

  空谈禅理时口吐莲花,万法皆空;实修时却说“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这时,怎么把本是空花幻翳的“业障”空不了了呢?

  2、有个著名净土宗大德说,初禅是什么境界?没有了欲界的所有欲望了!这是普通人能达到的吗?想想我们自己,你有什么资格去修?

  后来看到有禅师说,这简直是倒果为因,滑稽可笑。没有欲界的欲望,是【修成初禅后的境界】。并不是说,你还没开始修呢,就要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才有资格修,要如此的话,那谁都没有资格修了!

  再说,即便达到初禅,也不是说就断除了欲望,就能不吃不喝了。禅师也不可能整天在禅定状态吧(禅定时确实不需要满足欲望),出了定也要吃饭;菩萨未断业识前,出定也要吃饭呢!

  3、如果别人说,修禅要上等根机,一般人不适合修禅的。那么我们看看,谁一生下来就是“上等根机”?谁刚开始修,就是“上等根机”?没有这种人。

  释迦佛还修了6年苦行呢!没有这6年的苦行学道,佛祖也没有四禅八定的功夫。古代的祖师大德,有几个是没有实在的修行功夫,就能大彻大悟的?有的祖师在开悟过程中,甚至是小悟多少次,大悟多少次呢!

  南怀瑾大德在习禅影录里说,不要只看到祖师们开悟的那片刻的风采,那背后是多少年的修行功夫呢!那个开悟的片段,怎么能代替数十年的修行功夫!我们只看到台前的鲜花掌声,没看到台后的十年功。那种轻易就开悟的说法,是违背因果的,没有渐修,何来顿悟!

  所以,这些对禅修的似是而非的错误认知,是恰恰与佛法的基本精神相违背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没人一开始就是什么适合修禅的“上根人”。

  开始是下根人,不影响你修到中根人;你是中根人,不影响你修到上根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两个基本法印。那么,根机也是无常,没有不变的根机;诸法无我,因为诸法是因缘所生,这外缘就能改变内“根机”!而外缘,不是靠佛菩萨的保佑,而是靠自己彻底转变现前一念心态,去主动、积极的努力创造的。

  所以,我觉得,凡是只告诉你什么末法业障多啊,什么根机陋劣难修禅定啊。。而不告诉你其实根机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就看你做不做了。。。

  不客气的说,这种人简直就是佛门的恶人、罪人、罪大恶极之人!哪怕他发心再好,也是曲解佛意。他自己没有禅定功夫,就说大家都不适合。这就是典型的宿命论,完全否认了佛法的精髓就是要我们转变这一念心的!

  4、有人说,现在没有四禅八定的人了,因为你看看,有几个坐禅能坐到几天的?

  这是可笑的常识错误。禅定层次、境界与你坐禅时间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不是什么深层的教理,恕不赘述。

  二、方法

  1、对于初学者,我觉得次重要的是四念处,尤其是“念受是苦”,要经常作意思维快乐的本质,思维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快乐。不能深切体会这个“苦谛”,就很难发起出离心,出离三界火坑、出离贪嗔痴无明的心。缺乏出离心,就很难真心下功夫去实修。

  有的人一看四念处,认为是“小乘”,就不屑于学了。他根本不知道:理论是理论,实修是实修!研究理论,你尽可以从最高明的地方下手;但是修行是真功夫,做不了一点虚的,就得老老实实从最基础的学起。

  没有基本功,你就靠那一脑子般若啊空性的能入禅定?除非你是佛菩萨再来。

  2、禅定方法,我觉得还是出入息念更容易入定。心息本相通,心止息无,息住心无。息(呼吸),就是心念的外在化。呼吸既属于身体层次,又是心念的表现,所以这个方法是沟通身心的桥梁,通过此法,得以最容易发现身心的真相。

  心念越妄想,呼吸就越粗,反之越细。所以,呼吸本身就是妄想杂念的表现,倘若再加上其他方法,无异于头上安头了。

  这样说,并非是说其他方法不好,而是说,如果妄上加妄,会更不容易入定。

  举个例子,比如念佛。理论上说,念佛也能入定。实际上,有多少人是单靠念佛能入定的?大定不必说,就说最低的欲界定,有几个人靠念佛能入欲界定呢?因为按照黄念祖、净界法师、妙境法师的说法,一心不乱就是欲界定的层次。有几个人得到一心不乱了呢?

  当代大德李炳南老居士,他的道德、学问都相当好,修持也很好,他到九十多岁就说:在这个世界,凡夫想达到一心不乱的工夫是假的,说自己达到很短暂的功夫成片 (或者说清净心),都已经是把自己夸大了,不可能的事!这是他一辈子精进修学,到九十几岁所讲的话。我们想想看,以他那样的根机都做不到,那我们谈什么呢?

  话说回来,如果先以出入息法练习入定,那么就快多了!欲界定是最低层次的,还远远不到四禅八定的边儿,这个很多人都可以达到。达到后,再入定念佛,不就直接到一心不乱了嘛!何必为了念佛排斥修禅定呢?

  再说了,修禅定,不光是静坐时的事,平常也要经常摄心的。我就是经常以念佛摄心的,不夸张的说,我这个禅净双修的,就算不比数量,就是念佛的质量(净念),也不会次于很多专门念佛的人!

  3、关于数息的问题。数息与出入息念不完全是一回事。出入息念是贯穿到整个修定过程,到初禅就算停止(只是鼻孔的呼吸停止,不是身体细毛孔的呼吸)。而数息,只是针对初学者,因为刚开始时,妄想杂念不容易破除,就以数息来对治,不是让你一直数下去的。至于初学时用什么样的数息方法,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置顶贴。

  到了能收摄心念、不散乱的时候,就不必再数了,这时要“随息”。随到一定程度,就可达到“微息”,然后进一步是“全息”。到微息或全息,起码就到欲界定了。

  4、关于盘腿的问题。首先要肯定盘腿对打坐修禅的作用,但是初学者如果没有盘腿的功夫,也不是不能修,因为修禅主要在修心。优波离尊者当年只是在为佛陀站着理发的过程中就能进入四禅。我们完全可以从散盘、甚至随意舒服坐着开始,通过修定,用气息慢慢打通气脉。再注意锻炼身体、尤其是腿部,这样再盘腿时,就会更容易些。

  就是说,盘腿固然很重要,但修定与单双盘盘腿之间却没有必然的关系。当然,对于大多数根机、因缘的人而言,盘腿还是更有利于摄心的。但初期不能盘腿的,不妨先借修定产生的真气慢慢打通气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并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

  5、关于“气沉丹田”的问题。看过不少禅师的解释,像万行上人就说,年老体虚的人可以经常气沉丹田,因为这样会使精力旺盛。但年轻体壮的人,就不适合了。除非是在某些特殊时候,比如妄想特别重、心思特别散乱时,可以短暂地气沉丹田,意守丹田,来摄心。

  但上人又说,等到你的会阴穴被真气冲开后,你就可以经常气沉丹田,因为你已经达到“炼精化气”的阶段。。。具体记不清了。反正我修定过程中很少这样做,最近做过几次,但每次的后果都一样:梦遗。就不敢再这样了。

  6、在此后打坐修定时,入定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因为你对心念的控制力会越来越强。下坐后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也应尽量使用各种摄心方法,保持专注力,培养不随妄念走的心力。这个时候,就无所谓分什么大乘小乘了,什么方法有用,就用什么。

  这里我推荐多以念佛摄心,因为佛号短,最易摄心,而且还有佛力加持的因素。我现在做梦的梦境,就比以前清晰多了,有很多色彩,尤其是金黄色,一定是佛力加持的因素在起作用。阿弥陀佛净土的佛菩萨都是金黄色的。

  如果实在无法特别专注,使妄想杂念最少,那就放开想吧。想四圣谛、十二因缘、大乘的缘起性空教理。。。也算是安住正念。

  7、关于打坐场所的问题。应该说,传统的教理会要求你找个安静的地方打坐的。但本文说了,因为上述的原因,我不是在安静的环境中打坐的。这样会使禅修的速度放慢很多,很久不能入定。但是,一旦入定以后,你就很难退步了!

  因为你在吵杂的环境中能修定,在安静的环境中就更容易修定了。我此后在家里打坐,就是很快就能入定的。甚至有时午睡,是躺着的,也以修定的要求来,其实没睡着的,与平常坐着入定效果几乎没区别!

  我曾发帖“十字街头好参禅”,人家外国人都能在闹市入初禅!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地方。

  如果你做到,在吵杂的环境中能修定,能入定,那么你就有能力,修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的机缘就到了。这可是高级法门哦!记得看过一篇禅宗祖师的传记,说祖师在水流湍急的大河的桥上修禅,还是站着修的。开悟之前,初期阶段就修到了这样的程度:想听水声,就能在定中听到;想不听水声,就能在定中听不到。外界环境对他没影响了。这种人要不开悟都很难!

  不过我还没达到这种真正“入流亡所”的程度,想不听外界的声音就听不到!只能做到把心专注于息上,但对外界声音,还是能听到一些,虽然听的有些模糊。

  8、怎么对治修定过程中的妄想杂念问题。最主要的是两个:散乱与昏沉。妄想重的人,容易散乱;妄想轻的人,又容易昏沉。别笑话那些上座爱睡觉的人,人家是妄想轻呢。

  容易昏沉的状况,我觉得是更容易对治,像我就是如此。每次打坐10几、20几分钟后,就慢慢昏沉下来,心念失去控制。在本文第五部分提到的,我第一次入定前,也是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昏沉阶段。但因为心力的增强,当时我就提醒自己,猛睁开双眼,晃动几下脑袋。再想起寺院里的罗汉像,龇牙怒目,甚至有的是面目狰狞,为什么要这样?阿罗汉有个别号叫“杀贼”,他是在杀自己的心贼,杀妄想,杀的就是散乱昏沉啊!

  所以,昏沉特别重的时候,我就想起罗汉像,从而由衷生起钦慕景仰之心,就对自己瞠目而视,怒杀心贼!或者想起楞严经上说的常住真心,了了常知啊!“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这散乱昏沉的妄想本来是没有的,这了了常知的真心是本来就有的嘛!所以我一定可以做到的!

  当然,随着心力的加强,昏沉越来越轻,就不用此法了。只是将意念导到鼻孔下嘴唇上,注意觉知气息的出入,也能对治昏沉。

  至于散乱,就不容易对治了。真佛门吧置顶贴里有对治妄想杂念昏沉散乱的专栏。

  在我初期对治散乱心时,我曾是这样想的:想象施工地的工人师傅就是我大哥,因为我大哥就是干这个的。那还烦什么,还他在工地上出事呢。于是这杂音就变得不是那么刺耳了。没有这杂音,怎么会完成工程呢?为这杂音赞叹吧,这也是在庄严净土嘛。如此一想,这嗔心不就变成功德了。

  接触大乘佛法久了,慢慢地思维,诸法因缘生嘛。如果我是植物人、沉睡中的人、或被打晕的人、甚至或者是一心专注在别的上面,对周围一切声音听而不闻,那么我还会对声音反感吗?可见,正是我心动了,我心对杂音动了,这杂音才会对我有影响啊!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嘛!这样想,慢慢地就心平气和了。

  再进一步深入,妄想越来越微细时,有时会冒出一些从来没有过的奇怪念头,我就想,这没什么呢。何必去讨厌、压抑、阻止它呢?反正这些东西,又不是我主动去想起来的。这本来不是第六意识里的东西,是阿赖耶识里的嘛,阿赖耶识里的业识种子起现行了,业力来了,我怎么拦得住呢!神通还不敌业力呢。

  来就来吧,是好事呢,提前在定中爆发了,省的以后在平常爆发时,后果更严重嘛。

  这样一思维,就更能进一步体会到“无我”了。“我”不要去想,可偏偏控制不住啊,可见是“无我”的。你可以说“胳膊”是“我的”,因为我想怎么弯曲就怎么弯曲,但这妄想杂念不是“我的”,因为控制不住嘛!这样就是“念心无常”了。

  所以呢,大乘的妙义,在这个时候帮上大忙了,直接让我们从见解上去改变,而非只是通过不停地出入息念,去慢慢改善。当然,这要有以前的基础。

  说了这么多,并非是说现在的定功有多深,而是说,有了小乘的基础,再加上大乘的见解,这时入定就更容易了呢。即便是走在大街上,你也会有身体似乎不存在的定中感觉呢!

  9、需不需要师傅,是否会走火入魔的问题。根据我对看过的所有修定著作的结论,修到【初禅未到地定或叫初禅近分定】的时候,在向初禅前进的过程中,才会发生所谓的初禅八触或是十六触什么的,此时如果缺乏佛法的正见引导,有的人是可能“走火入魔”。但这个比率应该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一是到初禅的人并不是很多;二是即便有少数人出现这种症状,他也会拜访名师或者参阅经论去解决的,不可能一直在那入魔下去。

  三、关于戒YIN欲

  请参考 http://tieba.baidu.com/p/2804207564,这里只说结论。

  作为佛门人士,说实话,修别的法门基本没用的,治标不治本。只能靠静坐修定,达到“精满不思YIN”,几乎不需要靠那种很辛苦地压抑或以其他方法转移注意力,自自然然、水到渠成地就把YIN戒了。这个“精满不思YIN”的程度,并不是很高的,在道家而言,还只是初步,还有更高的“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呢!

  四、对念佛人说的

  请参考【净土法门:修禅定与净土法门是什么关系?对修净土有什么帮助?】 http://tieba.baidu.com/p/2807559763,这里只说结论。

  1、净土法门行法很广,无所不包,不止是念佛,所以你可以修禅定;

  2、修禅定是净土法门的“助行”;

  3、对于有些根机的人,修禅定不一定只是“助行”的角色,这个请参考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4、修禅定并没有违背无量寿经上说的“一向专念”。

  以上这些,贴子里都有净土宗祖师大德及经典的依据。

  五、治失眠

  在发布本文前,先给大家提醒一点:不要吃安眠药!贼船好上,难下!

  我自从修定以来,失眠这个词汇就已经从我的词典里消失了,而我曾经是长期严重失眠9年的人。甚至我现在试图,尽量在躺在床上时,以静坐入定的方式替代睡眠。当然了,要是入定完全替代了睡眠,就是“梦寐一如”境界了,时刻头脑都清醒,那不是凡人了。道家说,“至人无梦”嘛!

  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知不觉入睡了。。。躺着时毕竟身体内的气流很不通畅的,不利于入定。但有几次,确实比较成功的试验。有一次,在床上躺着入定的效果,基本不次于静坐入定。那是我质量最好的一次午休!比单纯睡觉的好多了,因为睡觉对于恢复体能精力的作用,是远远比不上静坐入定的。

  说正题了。最近总有人咨询,怎么能入睡。都是一些睡眠不好的人。

  我根据我修定的经验,在这里提供一个方法,请大家参考。方法很简单,要多练习哦!

  如果在以前,别人会告诉我,要放松才能入睡的话。这是老生常谈了。但我在这里的方法是,不是要你放松的!

  你的脑子不是习惯紧张,习惯不放松了吗?那么咱就以毒攻毒,以紧张治紧张。当你紧张(心力专注)到一定程度时,你要么是能入定,要么是不知不觉地入睡。前者入定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躺着时毕竟身体内的气流很不通畅的。

  当你睡不着时,就听你心跳的声音!专注地听,听的越清楚越好!不去想睡或不睡,只听心跳声哦!当你能听的很清楚的时候,你就已经比睡了一觉还舒服哦!不是要你“感觉到有心跳”,而是听见心跳的声音哦!如此下来,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入睡。

  提醒一点,平躺着很难听到心跳声,你就采用佛门的“吉祥卧”姿势,就是右侧卧(这里不宜说的太深入),把右手置于右耳下、枕头上,然后专注地听。手心为心经经过之处,耳为肾,手心贴耳以心肾相交。另外右侧卧时,双脚弯曲,好比静坐,身体前后任督二脉不受压迫,气血通畅,也不压迫心脏。尤其在睡觉中保持这个姿势,自然能防止气血淤阻,可以使脉络畅通,不至于漏丹。

  佛门里睡觉为什么要“吉祥卧”?尤其是男同志在这方面是受用无穷的,而且感受也是最多的。人在吉祥卧的时候,就把三条脉的会聚点——三江口——给折起来了,一折起来,人就不会有欲望了,就不容易漏了。

  吉祥卧的时候会把这个管道口——三江口的地方折叠起来堵塞,能量很容易从这个尾巴骨升到你的后脊梁背,甚至还会从中脉往上升。如果你不是采用吉祥卧的话,能量就不会往上升,中间也不容易上来、后面也不容易上来,而是停留在下部,很容易就从下面漏掉了。所以吉祥卧,就是把“三江口”的出水管给折叠起来,堵塞了。

  尤其是男同志在这方面很明显,你如果是不想遗精的话,惟一的办法就是采用吉祥卧!但是你的能量充足到一定程度,还没有化掉的话,这个办法也不是很管用。你必须要把冰化成水、水变成气,把它从上面散发掉。否则的话,它肯定从它后天的通道出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禅定       经验体会)(五明学佛网:修禅定       经验体会)  

 傅味琴居士:谈烧香、礼佛、供养、学法、修禅定 

 傅味琴居士:<数息观>带修禅定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调气观>带修禅定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30~40)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20~29)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10~19)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1~9) 

 傅味琴居士:学修禅定前的开导 

 许士群居士:如何习修禅定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M 987经:佛陀 

 若不断YIN,修禅定者,如蒸砂石 

 宣化上人:修行的人,为存留智慧之水,善于修禅定的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