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什么是依法不依人?


   日期:2014/2/17 17: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什么是依法不依人呢?所讲法之人是否应要有庄严相,是否要看平时言行都应端正?

答:当你的心,附着在人类的行为、形态、语言的表现之中,何来依法不依人?何来依了意不依不了意?法有相否?佛法之了意,是为何意?佛陀所说法,是缘起性空,诸相非相,自心现量,法我皆空,实无少法可得;若有少法可得,即有我人众生,寿者相,即是轮回;一切相皆是非相,若以音声求我,若以色相见我,如人入邪道,不能见如来。
依法不依人,依的是诸法唯心,诸心皆空的究竟意;依意不依语,意的是自性无染,随诸性起,无取无证,空性无二,平等无别的意;依了意不依不了意,了意,是内观体证,世界缘起性空,诸相非相,自心现量,以一切法观一切心,心空法灭,实无一法可得,不着一相是名诸佛,而不是执着于佛像、魔相分别二见所生业境中,升起文字情感意义;当你,心灵攀缘佛像庄严,庄严清净相升起之时,定然会同时存在一个分别佛像的心,此心即是无明,即着我、人、众生、寿者相,即被习气贪爱,幻想业障带入因果轮回,若能够于所有相,见心之取舍,见诸心性空,即见诸相皆空,众生平等,自性无染即同如来,因自性实无分别所染,如如圆满。


佛陀,是觉悟究竟真理的人!唯有真理,可以彻底破开宇宙众生所有的奥义,可以将宇宙生命终极的真相,告诉迷茫之中的灵魂,唯有遵从真理的人,可以遵从正确的道路,离舍一切迷幻因果,获得终极实相,永远不堕生灭之中。
所以,佛陀讲法,不要求人们迷信,恰恰相反,佛陀曾经说,你们不要因为迷信我,而相信我所说的话,你们不要因为人们的赞扬,而相信我所说的话,你们要安住在寂静之地,像买金子一样,反复思量,反复体验,去分割我的语言,去质疑我的言教,去甚深质疑,甚深体验,这样,你们才能在我的教言中获得利益。

佛陀的伟大,不在于他光明万丈,不在于他涅槃后,烧出八万四千舍利子,不在于他六年苦行,不在于他被国王敬仰,被后世追捧。若是以诸相去恒定真理,真理一定会被诸相因缘所改变,光明万丈,道教神仙就可以做到,六年苦行,印度教苦行僧人一坐数十年;舍利子,外道仙人,婆罗门教,经常发生;而被历代帝王尊崇,莫过于孔老夫子,而佛教后期被印度教赶出印度,佛教就不是真理了吗?

实相!仅仅因为释迦牟尼佛,讲出来宇宙生命根本的实相,真理就具备了恒久不变的生命力,任何人,不论根性,不论地位,不论男女,不论外界形象表现如何,只要你心灵深处,真正信受佛陀教诲,遵从大乘心地教法,就能够走向终极解脱,因为真理就是唯一正确的圆满的,究竟的,无漏的道路。

因为指向了生命的实相,语言,比喻,体验,感受,才会被冠以真理的名号。若不是指向了实相的方向,哪怕你打着佛陀的名号讲法,身披袈裟,却是将灵魂引入地狱,名相本身不是佛,正确正觉的道路,却可以成就佛。

什么是修行,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正法,什么是虚幻,什么是轮回。释迦牟尼过去世,曾经为了听闻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而舍身饲养罗刹鬼,他为何没有去挑剔罗刹鬼的身份?他为何不问问罗刹鬼,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什么文凭,出家了吗?谁授记你?你吃过多少人?你一个满身罪业的鬼,如何讲出如此精深的佛法?因为你的名相是罗刹,因而所讲的法,就是邪法,为何释迦牟尼不去追问这些问题?----因为,他的心中无有自我,唯求真理,只要真理正确,哪怕是罗刹鬼,依旧是他的上师,真正能够成就圆觉,解脱迷障轮回之苦的,唯有真理,而非任何名相。真理是无法被抹杀,无法被否定的,因为释迦牟尼的伟大,他留下了四依法,依法不依人。只要你能够讲出究竟佛意,就是如来应世界。这就是佛陀的无上伟大。我们要遵从如来教言,唯有真理。依法不依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四依法       佛陀)(五明学佛网:四依法       佛陀)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佛陀——觉者(于晓非) 

 李志夫教授:泛论佛陀及中论缘起理事观与逻辑理事观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佛陀观 

 净界法师:佛陀的愿力对每一个人的加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 

 徐文明教授: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洪修平教授:佛陀本怀与中国佛教的特点 

 杨曾文教授:泰国的当代佛教思想家佛陀达沙比丘 

 楞严悲华法师:佛陀的真爱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的随宜方便教学法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与摩诃迦叶的法谊 

 菩提法师:佛陀——永恒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