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智慧往外冒的时候绝不能跟着它


   日期:2014/2/19 19: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智慧往外冒的时候绝不能跟着它

 

 

四弘誓愿我早年常说,四条,「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只学前头两条,现在管用,我学度众生的愿、断烦恼的愿,学法门、成佛道到极乐世界去,到那边去很快就完成了。断烦恼是什么意思?万缘放下。《金刚经》上佛教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两句话我到七十岁才懂。《金刚经》讲了几遍,所以我讲经的时候也说,以前所讲的都是胡说八道。有同学听到我这个话,问我,我以前的东西还要不要学?适合你们的程度应当学,你的程度还不够。有这种领悟的能力,听我现在讲的,连去年的都不要听,为什么?今年讲得比去年好,去年讲得比前年好,一年比一年好,是这个意思。但是,现在讲的东西有很多人听不懂,那我从前讲的你会听得懂,也就是从前我没有到那个程度,我这个人不保留,知道多少全部和盘托出。但是年年有悟处,月月有悟处,那当然后后胜于前前,这一定的道理。最好的东西都在后头,都在晚年才成就。

我这一生没有著作,为什么没有著作?拿我过去的光盘放,我听得很不满意。什么时候到满意?到我死了我都不满意。那你问到底什么时候?大概到极乐世界去就满意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后,满意了。没有见性怎么可能满意?不敢下笔。好像也有不少东西在流通,都不是我出的,是同学们拿到我这个录音带,把它整理出来出版了。我没看过,拿来给我看我不想看,浪费时间,我要念佛要紧,那个东西不要紧。你们觉得好你们去看,你们去斟酌,反正我给你们讲清楚了,遍遍不一样。天天都在提升,我没有爬到最高峰,现在在半路上,这个道理大家应该理解。

我的老师,三个老师,章嘉大师的著作是藏文写的,他告诉我差不多有五、六百万字,那就非常可观。在战乱当中失掉了,非常可惜。到台湾时间不长他就过世了,他没有东西留下来。方老师,方东美先生,他在生的时候好像只有两个小册子。著作有没有?有,常常拿出来翻,拿出来改正。过世之后,学生们整理替他出版,方老师的全集有十几册,他没看过。李老师的著作也很多,不出版。八十岁的时候,应同学们的请求,选出一部分出版,还有认为它不妥当的他不出,到他往生之后才出了全集。上一辈的人非常谨慎,怕什么?怕东西不成熟,不是别人,自己看到的时候不满意。什么时候成熟?明心见性,都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所以我们流通,流通古人的东西,好!我们流通它就等于是我们自己东西流通,为什么?不是志同道合,我看他的东西不赞叹、不欢喜、不得利益,我绝对不会流通它。

古时候,书有,流通量少,书本很不容易得到,价钱太贵了,因为那时候没有现代的印刷术,这么方便、这么快速。你到金陵刻经处去看看,古时候那个印刷,一张一张纸,手工。一天一个人能够印几本书?三本。一张刷出来,然后把它裁整齐,装订成为本子,一天只能做三本。所以书籍的价值高。商务印书馆印的《辞源》,这是字典,上下两册,这么厚,精装本。民国初年,你看看后头定价,这两本书大洋五块钱。五块钱大洋有多大的价值?给诸位说,四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在那个时候,一般的小公务员收入两块多钱,能够收入五块钱是中等收入。一部书就完了,你就知道书多贵,一般人真的买不起。

《大藏经》,没有人敢说,说家里能拥有一部《大藏经》,那是作梦。《大藏经》从哪里来?皇上颁赐的。别的省我不知道,我出生在安徽省,我们安徽全省只有两套半《大藏经》,两套完整的,一套残缺不齐。经典从哪里来?到藏经楼去讨单,讨单就是我在这里抄经,给我一个睡觉的地方,不是一个房间,一张床铺,你住在寺院里,日夜去抄经。你想读的东西自己抄,没有得买。所以藏经楼你进去之后,有不少人在那里抄。经书买不到,所以非常贵重。大富人家他请人替他抄,他想要哪些经典,他未必念,他在家里供养,家里头供养有几本线装书,那叫书香门第,那个代表他的身分。不是供这些艺术品,书价值最高。现在太便宜了,一部《大藏经》,当年我在台湾印的时候,成本只要二万多块钱,卖的时候大概卖六、七万,成本二万多块钱。我们印送很多,总的合起来将近一万套,你说这在古时候作梦都不敢想的。这个地方劝我们印经,印经功德无量。

迫切需要流通的就是这个本子,也就是这个批注。我们虽然把科判会进去了,这里面还有不足之处,下一次再讲我慢慢把它修正过来,让这个《科注》变成个完善的本子。现在还有少数几处不妥当,这里面还有错字,都要把它校正过来,做一个完善的本子,大量流通。「书写」,现在不要书写了,现在印刷很方便,数量也很大,价钱很便宜。在从前书写。「供养」,这个供养是供奉在家里面的书架上,自己虽然不读,看到法宝跟佛像就三宝具足,让我们接触到,皈依三宝的心就现前。遇到有缘人,真正有能力读诵、有能力修学的,我们把这个经供养他。所以,家里面供养是等待有缘的人,这个功德大。

「受持」,受是接受,持是保持。「受持、读诵,信受奉行」,真正相信了,听经教,一般人的目的是断疑生信,信心坚定,再不疑惑了,就一部经学到底。为什么?前面跟同学报告过,佛法的修学就是定,学多了心定不下来,一样心是定的,定能开悟,学佛的目的是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走这个路子可不能多,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是中国几千年来老祖宗教学的理念。教育的智慧是总说,这是智慧里头第一个,把它分科,这是第一科。要知道一门深入,深,深到什么时候?深到明心见性,就到底了,就彻悟了。彻悟之后,你没有学过的全都会了,为什么?全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你见性,哪有不会的道理?这个道理没人懂,说出来也没人相信,但是它是真的。你要肯相信,一门深入,将来开悟了你就明白了,你才晓得这个方法真好,这方法佛传的。

方法呢?方法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自见就是开悟,没有人给你讲,没有人教你,自己开悟。为什么?那个千遍就是定的意思,一千遍不能开悟,一万遍;一万遍不能开悟,十万遍。但是那是修定,不是研究,你一面念一面想着里面意思,那完了。要知道什么?经没有意思,般若无知,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所以读诵的时候,决定不能想这一句什么意思、这一段什么意思,不可以。因为这个时候不是叫你讲经,你的智慧还没有开。有没有这种情形?有。就好像烧开水一样,水没有开透,但是冒泡了,智慧已经往外冒了。冒的时候绝不能跟着它,跟着它就完了,你就到此为止。不理它,意思出来的时候也不理,还是一直读下去。一定要到大彻大悟、到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一悟一切悟,到那个时候才求善知识给你印证,给你证明。

摘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616集 净空老法师主讲

2014年2月6日讲于台南极乐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智慧往外冒)(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智慧往外冒)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