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居家处众(白话文)


   日期:2014/3/17 8: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是无明长夜里的灯烛,是生死苦海中的舟航。修身处事,向圣贤看齐。透彻地研究佛理,参悟自性。以求了脱生死。这一切都要有始有终。如来说法,是随着众生的根基来说的。根基浅的人,就告诉他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然后逐渐深入,一定可以达到三业清净,一心圆明的地位。

--------三编。卷三。佛教净业社流通部序。P873

要学佛的人,必须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吃素念佛,求生西方,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佛人。

--------三编。卷一。复高慧萌居士书。P203

学佛的人,必须各尽本分。所谓尽本分,就是务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父顺,主仁仆忠。这八种事,一个人都能具备。上有父母,自己就处在子的位置。下有儿女,自己就处在父的职位。自己用人,就是主的位置。为人做事,就是仆的位置。别的职分都好尽,惟独父母的职分难尽。其实也不是真难尽,就是全世界都没人提倡。

儿童从最初开始知道事情的时候,就对她说因果报应以及做人的道理。一定使他心里畏惧恶报而亲慕善报,这样就不会犯上而不肯依教奉行了。小时侯就这样,形成习惯而成为天性,养成良善的天资,这就叫做“育”。所谓“育”,就是养的意思。如果不知道这点,就会养成凶恶的性质,轻则忤逆不孝,重则杀父杀母。追溯其本源,都是因为他的父母在他小的时候不教育他所导致的。我常说,世间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好好的教育儿女。世间最大的罪过,莫过于不教育儿女。人人都能好好教育儿女,天下自然太平。人人不教育儿女,天下决定丧乱。所以说,天下不治,匹夫有责。

--------三编。卷一。复张佩芬慕兰居士书。P178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因为修行孝道而成就至德。如来乘孝道以证得觉悟之道。所以,儒家的孝经上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家的戒经上说:“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所以,可见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没有不以孝为本的。

所以,经上说,供养父母的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的功德一样。双亲在,就要善巧的劝他们持斋念佛,求生西方。

--------增广。卷二。佛教以孝为本论。P442

人与天地共同称为三才,是因为人有先觉悟的人能帮助后觉悟的人觉悟,继往圣,开来学这样的功能,所以能得到这样的尊称。如果不能学圣贤事,就是行尸走肉。只知道贪图饮食男女之乐,这样与禽兽有什么两样呢!人这个字,都是冒名,何况是与天地同称为三才呢!然而,人性本善,人都可以成为尧瞬,人都可以作佛。而不能成为尧瞬,不能作佛的人,只有性德,没有克己复礼,闲邪存诚,以及修戒定慧,断贪嗔痴这样的修德。这些修德,最初是由贤良的父母师长启发的,然后自己再孜孜不倦地去努力修持。虽然没能马上就到达尧瞬与佛的地位,但比起那些整天埋没在人欲中的愚人,已经有天壤之别了。书经上说:“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佛经上说:“迷则佛即众生,悟则众生即佛。”欣慕他能成为尧瞬,能否作佛却在我们自己。有血性的汉子,怎么能甘心让这分性德被人欲所锢蔽住,永远的做沉沦在苦海中的愚昧的下等人呢!愿世上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儿女学生的人,各个自勉,则国家幸甚,全球兴甚!

--------续编。卷下。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P59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敦伦尽份)(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敦伦尽份)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蔡惠明居士: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法缘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正如法师: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 

 陈星桥居士:印光大师与佛教自身建设--纪念印光大师圆寂六 

 张秉全居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六 

 张秉全居士:发大菩提,生真信愿。竭诚尽敬,唯佛是念——印 

 张秉全居士:八句名言,往生津梁——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三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张秉全居士:印光大师殊胜开示的句解之一 

 大安法师:印光大师由儒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