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照法师:根尘迥脱,梅花飘香


   日期:2014/4/11 13: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根尘迥脱 梅花飘香

达照法师2011年心密打七开示

  真正打七,在一念未生之前为什么要盯住?就是你确实能看到你的心没有动摇,一动摇就一定是根尘对立了。

  这个根尘前面的五根五尘是比较好认识的:眼根对色尘看得见,听得到的耳朵对声尘,嗅得到的鼻根跟香尘,尝得到的是舌根跟味尘,感触得到的是身根跟触尘,这是前面的五根。

  那么第六根呢,就是意根对法尘,这个有点难度。意根对法尘以后,它产生了分别意识,不对法尘就没有分别意识,有分别意识就是第六识,没有分别意识才是第七识。

  我们有没有用功?特别是你打七坐在那里,或者休息的时候,真能用上成片了,走路吃饭都不要起心动念;如果做不到,那必须坐在那里,你要全力以赴地看到,就是六根不落在六尘上,根和尘让它脱离开来。

  六尘缘影是我们六识的所有内容,脑子里面没有一个影子,没有一个概念,无论是见花、见光、见佛、见魔,全部都扫除干净,根和尘才能够脱开,这是打七的功夫到了。

  我们要求修够五百座才有资格参加打七,相信大家如果用心修够五百座了,这个功夫就会稍微好一点。这正是你可以用得上功夫的时候,有些人用到这里反而迷茫了:因为看到自己前面好像没有多少希望,和以前比起来好像进步了,但是现在怎么进步不了了,停留在这里了,努力用功也没有多少效果,反而改道了,这就非常可惜。实际上是:“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就你正在用心的时候,却是无心可用,根和尘一定要完全地透脱。

  大梅法常祖师讲过这样一句话:“根尘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包含了打七的人需要的两重境界。

  一、根尘迥脱 把紧绳头

  一重是根尘迥脱,就是根和尘两个脱开了。眼睛能够视而不见,耳朵能够听而不闻,鼻子能够闻香而无嗅,舌头能够尝味而无尝,身体也没有触觉,意根不落在分别妄想上,这是六根跟六尘脱开来的功夫,这个功夫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达到的。

  假如没有听法,我们看看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大部分哲学家都是用第六意识的妄想,构造了种种理论推理,符合逻辑思维却不能真正地实践,哲学就是第六意识构造起来的。

  我们禅宗就告诉你:你的思维分别要全部放下!这个事情我们不要小看,它不是一般普通人的境界,普通大众蝇营狗苟,东奔西走,贪求无厌,普通的凡夫都是如此。

  所以当你根尘迥脱时,你千万不要小看,以为这事太稀松平常了,这一念放下不就是了吗?这么平常的事情有什么难处!其实你如果在这个地方观察人生的境界,已经超过许多世间的伟人,就连孔老夫子,在这个地方都没有透过,他是在意识上把世间的思维观察得非常周到,很入世。所以能够在这里看见的,不是等闲之辈。

  法师告诉我们“根尘迥脱事非常”,不是平常的人能做到的。

  “紧把绳头做一场”,这很符合我们打七的心境和条件,你要抓紧时间,赶快把这个绳头给做掉。绳头是什么,六尘六根之所以能勾结,打成结的这个绳头就是我们的意根——我执,这个头要是找到了,这个绳就好办了。

  平常很多人身心纠结,都不知道结在什么地方,已经纠成团了,还不知道自己心有千千结,不知道往哪里下手,佛法有智慧宝剑让你一刀两断,你看到根尘勾结的这个绳头,正好就是根尘迥脱之际。

  二、寒彻骨 梅花香

  下面第二重境界是鼓励我们,也是他自己用功的写照。

  “不经一番寒彻骨”,这个“寒彻骨”是比喻梅花经过了严寒的考验,扑鼻的香气才会出来。我们大家只有经过一番“寒彻骨”,才能达到虚云老和尚说的“家破人亡语难开”。

  真能够把“根尘迥脱”的境界提起来,就是你彻底放下了一切思想杂念,那种感觉,古人讲“如丧考妣”,就像亲生的父母去世一样,心里又难过、又悲伤、又要专心,你还不能不专心。

  为什么会悲伤?因为我们大家无量劫以来,被财色名利、五欲六尘染污得太多了,中这些毒已经中得太深了,贪嗔痴慢随时随处,整个身心就浸泡在三毒十恶当中,所以你现在能够把这个身抽出来,彻底把身心死尽,这就要经一番寒彻骨,心要是不冷透了,稍有情执挂念在,就是你轮回的根。

  娑婆世界的凡夫都是以情执为根本,生死轮回都是纠结在情字上面,对物质的感情、对人的感情,对情绪心情的感受,这种种经验全部都落在了根尘勾结当中,所以你想把这些解开,确实要下一番寒彻骨的功夫。

  身体手脚痛一下算得了什么!我看有些人,脚稍微痛一下就受不了了,哭爹喊娘了,东看西看、东摇西摆,这个哪像是要了生死的人。

  我们生老病死多少世了,我们每一世都有离开亲人的时候,前一辈子离开亲人的时候,也可能你二十岁、三十岁、五十岁或者一百岁,没有一世去世的时候,是大家都高高兴兴地让你走的,你也没有一世离开的时候,是高高兴兴地走的,全部都是在那里痛苦不堪、哀嚎不绝,但是一转头又忘记掉了。

  三途恶道受了多少的折磨,镬汤蹈火啊,像那些刀山、剑树、油锅、铜床、铁柱,直接把你扔在里面煮,那种煎熬那种痛苦,万死万生,你没有办法。就像现在有些畜生,甚至是战争时期的一些人,没在战争时期也有各种各样的犯罪分子、虐待狂丧失人性,人世间已有这些经受不了的痛苦。

  这一生还有多少时间能让你自己把握!如果明天死亡就到来,你今天还敢说自己腿痛了不行吗!受不了了,赶紧放下来。所以这个“寒彻骨”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起码这几天,这个披风包起来还是很暖的。

  古人求道,诸位看看虚云老和尚就知道了,真是万死万生!冰天雪地里三步一拜朝五台山,后来摔倒了晕倒了,被水冲出很远,都昏迷过去。

  我们没有经历一番跟痛苦作斗争的经验,常常是自作偷心活计。表面上讲起来我们觉得自己是下功夫、要修行,但实际上在内心中百般计较,连打坐的蒲团都要搞得温温暖暖的,然后要柔和得不得了,稍微硬一点,不行腿痛。就是对整个身心的这种要求、外在的享受提高到了很高的位置,而内心的承受力,反而降低到很低的层次,做不到“寒彻骨”。

  物质上的“寒彻骨”还好办一点,精神上的更难做到。你的内心真能做到一丝不挂,一尘不染,能放下你无量劫乃至今生,从生以来执著的感情和人事吗,能在内心中彻底了断对于世间的名闻利养,对在一起生活的人的贪执吗?

  你是不是要表现得你能干一点,你有本事一点?或者不想表现给别人看,也是在争强好胜,总觉得自己的活要比别人做得好一点。这个精神上的寒彻骨更难,我们大家都太热情了,对自己特别热情。

  万缘放下就是让我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根和尘脱落以后的洒脱自在。这个根尘已经脱落了分开了,为什么还告诉我们:“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呢?

  前面是从习气上说的,如果从用功的境界上说,只要你六根不落在六尘上,其实你的内心已经没有痛苦了,痛苦只是一个概念,“你认为这是痛苦”的这个概念,一直纠在心里习惯了,认为这个概念就是痛苦。

  假如你脑子里面没有概念,不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快乐,这个时候你真能找到根尘勾结的这个绳头,全力以赴专注在这里,不思善也不思恶;如果根尘勾结,你用功用得再好,充其量就是一些法尘概念,像世间的四禅八定身心愉悦,用得再舒服也是一些境界而已,跟你的见地完全两码事。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法尘概念在禅堂里面,是不允许有的。为什么禅师说“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虽然禅宗不立文字,但是禅宗的语录却是比什么宗都多,中国禅书大全一百五十本,禅堂不是说不讲话,而是每讲一句话,就要把脑子里面的法尘概念扫除干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照法师       根尘)(五明学佛网:达照法师       根尘)  

 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的现象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生命的形成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业风与心力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改变命运的力量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三大问题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有福报的生命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人生的意义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明了我们的觉性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生命的内在景象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禅观内省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身心功夫 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