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马宏达:给南师生前最后一份报告


   日期:2014/4/11 19: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马宏达:给南师生前最后一份报告

 

作者:宏达(2012年12月30日修订)

 

在南师生前的最后阶段中,曾多次强调「不要玩弄四大」,强调「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最乐。」后来,我曾向南师口头报告了一个心得,得到他老人家首肯。现凭记忆整理出来。

我报告说,老师您这段时间的不舒服,给了我一个启发,解决了我二十多年来的一个疑问。这个问题,大概也是很多求道者的共同问题。许多求道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只要得道了,就可以对身体无不自在,宗教情绪多的人甚至高推圣境至神乎其神。可是,仔细研究原始经典就会发现,释迦牟尼佛当年在雪山修道时做的病根——背痛,一直没有祛除,到了晚年,经常发作。不仅如此,老苦与病苦,几乎伴随着佛陀的晚年。佛陀八十岁涅盘,而老师在八十岁乃至九十多岁这段时间的身体、精力,比佛陀晚年的状况却好太多。老师固然智慧好、禅定功夫好,但佛陀的智慧与禅定功夫肯定更没的说。当然,这个比较仅仅是做现象的研究,并非以身体好坏来判断高下。但由此可见,身体的好坏与有没有「道」、道力如何,道是有关,却也无关。

佛经也讲,他方佛陀与此方佛陀见面时,常问候的一句话就是:「少病少恼否,众生易度否?」可见,得道者也会生病,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当然,可以说,「还有个不病的」,「老僧看他有份」。现在且不论心法,而论色法,看对生理、物理的做主、主宰程度究竟如何。

现在我有答案了。佛法本身就有答案,那就是「无主宰,非自然」,不仅宇宙世界如此,生命也是如此,一切缘起的现象都是如此,没办法完全主宰的。所有有为法,一切念头、现象、作用,都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是无为法的作用而已。既然是缘起,众多因缘条件和合而起灭,那就没有一个真正的主宰存在,也即没有「人我」「法我」的主宰存在,也即性空。所以,缘起本身就性空、无我、无主宰。不是因缘灭了之后才空,那是相空,不是性空。这些因缘条件,其中每一个都是刹那无常变化,每一个都受其他相关因缘影响互动,实际并无一个真正独立的因或缘存在,也没有真正独立的「和合」存在。每个因、缘、和合本身,也是无我无主宰的,所以称为「假有」「幻有」「真空妙有」。因果的作用当然有,但也是无主宰,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应所知量,循业发现的。即便是佛陀,他所起的身口意行为也是有为法,当然有因果,当然是缘起性空无主宰无常的。身体也一样,即便是「报身」「化身」,其现象也属于有为法缘起的范围,有作用,有现象,但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无主宰,怎么可能一切由己,完全做主呢?

平常的每件事物也一样,由众多因素和合变化而成住坏空、生住异灭。在某时某刻,能把握的只是一部份因素,而不是全部,而且下一刹那就变了。人们常说做一件事有几成把握,几成是没把握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不论做生意,做工作,做卫生,做政治、经济、文化,或者爱情、家庭、命运,人生的任何事情,都永远找不到一劳永逸的办法,只有不断努力,在变化中把握一些主动。说到底,任何办法与努力,都抵不过缘起与无常。所谓道德、礼、法、体制、制度、教育,是用相对常规的办法来应对无常与混乱。但只能相对的有帮助,效果永远不可能理想化,而且要随着情况变化而调整和改变,因为永远要面对的,是缘起与无常。

即便是得道的佛陀,他四大假合的肉身,乃至他修道过程中附带的四大变化、所起的神通妙用(漏尽通除外,因为属于无为法)、说法四十九年的教育行为本身,语言记录下来的文字经典这个载体本身,乃至历代圣贤的身口意行为与著作,也是缘起的有为法,也是「无主宰」「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当然是无常的,当然有生老病死,生住异灭,成住坏空。虽然禅定思维修的副产品,是自然转变气脉到一定程度,产生一些本有却非常见的功用,但是气脉、功用,也都是有为法缘起的范围,根本上还是无主宰、无常的,无法完全掌控。罗汉涅盘时有的会表演十八变,也是放焰火一样,一下就过去了。即便留形住世再久,也是无常的。任何缘起的事物、现象、作用,其和合的每种因缘条件本身都是无常的,随时在变化,如何做主宰?怎么可能完全做主宰?一切有为法都是缘起的,既然缘起就无主宰、性空,也必定是无常的,当然不可能完全做主,怎么可能完全控制呢?即便这一刻控制得比较成功,下一刻条件就变了,有些条件也即不决定于我们了。

对有为法「完全做主」的概念,是想控制了一切本来无常的因缘,是「有主宰」,是「无所不能」,就违反了有为法「无主宰」「缘起性空」和「无常」的原理。

说到底,对有为法「完全做主」,是人们的妄想。其背后,还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起作用,是想完全控制缘起无常。于缘起无常而求主宰和无不自在,就是于无常而求永恒,于不可得而求有所得,缘木而求鱼,毕竟了不可得,完全是颠倒妄想的习气在作怪。也正因如此,人们才会「不如意事常八九」,因为人们习惯于无常的事物中求「常」,于缘起性空本无所得的事物中求有所得,当然不会如意。乃至于人们的一切观念、知识、印象、名相,也是于缘起无常毕竟了不可得的境界,主观上刻舟求剑的妄想。

正因为如此,佛法的重点、求道的重点,在于无为法,而不在于有为法。所以,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陀成道以后,仍旧是以出世(出家)的身份为表法,大概是表示以不挂碍世间法(有为法)——实证无为法为旨归。所谓世间法,一切有为法都是世间法。超越世间法的无为法,也即是不生不灭的「涅盘道」。当然,不论出家在家,只要心困在有为法上,就是「在家」。证入无为法、涅盘道,就是「出家」。

得道者的身体,即便与凡夫有气脉的差别,但在缘起性空、无常、无主宰、有为法面前,是平等的,当然会有生老病死的现象。而且这个身体,与周围环境也并未真的独立分界,而是本来互通,随时在「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等「十一切入」的境界中,与环境相互的影响不仅很大,而且是切不断的,无法独立的,是无我无主宰缘起无常的,怎么可能把握得了全部呢。所以,佛陀乃至一切圣贤肉体的生、老、病、死,都是正常的,当然的,必然的。不管你智慧如何、气脉如何、妙用如何,只要身口意有所作为,就是有为法,都离不开生住异灭、生老病死的无常规律。超越生、老、病、死的,可以「做主的」,只有无为法,舍此无他,这才是修道的重点。当然,无为法上没有什么做不做主、主不主宰的观念,也没有生老病死相可得,因为无为法无相可得。所谓超越生老病死,这种超越也是无相的。而肉身是有相的,属于有为法、生灭法,当然有生老病死的现象。

所谓「长生不老」,如果是喻指无为法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那是可以说得通的。如果是指身体的长生不老,固然是伟大的理想,但在道理上是不通的,违反了一切有为法缘起性空、无主宰、无常的原理,其背后还是「身见」「我相」「寿者相」在作怪。

反过来看,所谓「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究其实,不过是人们对一系列变化无常的缘起有为法现象,做了主观的阶段性分别判断,人为贴上的卷标,这些卷标完全是主观假设,属于「相、名、分别」的范畴,当真了就成为「妄想执着」,并非「正智、如如」。

当然,「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无常」「有为法」「无为法」「涅盘」,也是针对人们对「相、名、分别」的执迷,做的权且方便说法。

所谓五蕴解脱的问题,色蕴是坚固妄想,受蕴是虚明妄想,想蕴是融通妄想,行蕴是幽隐妄想,识蕴是颠倒妄想。妄想执着当然是念头,正思维也是念头,而念头都是无常的。五蕴当然是无常的。平常一般理解的念头,多半是受蕴、想蕴的范畴。在心物一元的角度,五蕴都是念头。

既然「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心只要不随着无常的念头(五蕴)跑,任无常的一切自生自灭,就自然不被有为法迷惑,自然立足于超越有为法的无为道上了,这也便是「观自在」,也是「知见无见,斯即涅盘」。不要另外再求一个「无为法」或者「知性」,否则又追逐名相,成了「知见立知,即无明本」。需要的,是念念如此练习下去,修持下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便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心无挂碍」的程度自然越来越深,五蕴也必定一步步解脱,终至「生灭灭已,寂灭最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师生前       一份报告)(五明学佛网:南师生前       一份报告)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