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新年故乡行菩萨道


   日期:2014/4/12 19: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新年故乡行菩萨道  

  湖南衡阳是我们的故乡,每年一度的春节我们都会回家乡相聚欢庆。能够与老师、同修们在一起学习佛法,莫过于人生的一大幸事。而每一次听到老师的教导,无疑是在我的菩提道上获得了一次正能量的筹码。今年春节与老师、同修的相聚就更加殊胜,受益匪浅而法喜充满。

  春节前后我二次拜访了老师,第三次是衡阳弥陀小组的师兄请我们吃饭,于初八那天弥陀小组的雷老师及同修20多人,我们一起欢庆佳节共进午餐。

  春节前回衡阳就与老师打电话拜年,相约次日拜访老师。老师也是一如既往,非常慈悲,热情,随和。无论哪一次,无论什么时候去拜访他老人家,我的心都是非常欢喜,同时也增进了我们的友谊,增强了我的道心,增长了我的智慧。深感自己福慧浅薄,才疏学浅,能够遇上这样好的善知识老师,三生有幸宿世因缘啊。怎能不加以珍惜呢?从与老师的交谈当中,能够感觉到我们的非常投缘相契而心心相印。欢喜、祥和、清净、自在始终保持在我们的相会交谈当中。

  第一次去老师家是腊月二十八日下午,老师与大姐都非常欢喜热情,水果茶点琳琅满目,盛情难却。首先我向老师汇报了我们长沙弥陀小组修学佛法、念佛活动的一些情况,也报告了我个人修学佛法的一些体悟。作为衡阳小组、长沙小组的整体修学状况,小组的学习安排,管理,念佛共修的一些基本内容等等都是这一次谈话的主题。

  衡阳小组于1999年创立,距今有15年了。当年成立的情境仍然记忆犹新。小组成员虽然有变动,但都是极少数。能够维持十几年修学佛法、念佛共修不动摇,以恩师净公上人为导师,坚持不懈,依佛教诲,真修实干,实属不易。非常难得。

  长沙小组于2011年成立,距今只有3年。当年成立也是只有8、9个成员,不同的是我们小组是大换血,除我一人仍然坚持下来以外,其他人已不见踪影。回想起来不觉得心寒吗?所幸的是还有刘师兄{我老伴}自始至终给予的大力支持。在怀化商会教学过程中、在学宫街念佛堂结识的几位师兄,以及陆陆续续来小组参加念佛的同修,使长沙小组的修学活动从来没有间断过,后来她们都成为目前小组的中坚力量。这使我感到非常欣慰。长沙小组没有解体是因为我们是在行正道、行菩提道、行佛道。才有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的慈悲加持。才有诸佛菩萨的护佑加持。才有我们最最敬爱的师父上人慈悲加被。所以佛恩恩重如山、佛恩恩大于天啊。我们时时刻刻把【知恩报恩】铭记在心,共同修持、维护、弘扬佛法。修学六和敬、维护好湖湘净修中心长沙弥陀小组。我们的前面就是佛光大道极乐世界一片光明。我们的道业一定能够圆满成就。

  其实我们大家能够走到今天,也是实属不易,这是长沙小组的成立、存在与发展的另外一个模式。都是因缘,都是法缘、佛缘。都是佛菩萨安排。佛法讲的是缘分。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或许因为我们有少许善根,遇到好的因缘,或许还有一些浅薄的福德,大家志同道合,能够在一起共修。我们应当珍惜当下的缘分,依教奉行,提升自己的智慧、灵性。培植自己的福德,精进念佛,努力修学,累积三资粮,取得往生极乐世界的保证书。才是今生今世修学佛法最好的成就。才能报答诸佛菩萨,报答师父上人的大恩大德。

  第二次拜访老师是在大年初三。这一次的拜访的话题主要是以个人修学为主。【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给我们指点迷津,而在修行过程当中全靠自己把握。佛法的修学需要把握的是最高指导原则是什么呢?【诸法实相】!老法师说过,诸法实相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法是不二法门。而这个世界确确实实是相对的,但是我们的心不能有相对,不能有对立,这个对于长期熏染世俗观念的我们很难理解。而相对的意思就是表示二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比如:日与夜、水与火、有与无、动与静、善与恶…….等等。我们能够在这个世界生存,便是依靠这些相对的东西,然而说起来倒也奇妙,二种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如水火互不相容。,何以能同时存在?互相间的矛盾如何能统一,而相安无事呢?就是靠着平衡,不能偏执。佛法讲中道、儒家说中庸、道家则说自然。皆是同样的道理。

  因为中道是宇宙人生的规律与真理,人要生存在其中,所作所为就不能违背它。必须注意自己的一切是否合符中道。而没有偏差。佛法虽然说世界人生是空、是虚妄。这是从本体的观念来说的。本体尽管空,现象却是有。虽然有是幻有,因果还是不可思议。所以知道空,不执著空。空而能有。知道有是幻,同样认真,才是中道。学佛不可因空而消极。也不可因有而执著名利地位,执著于法。

佛法是不二法门,有两样法就不是佛法。凡是矛盾的,对立的,相对的都要统一,都要和谐。统一和谐到哪里?统合到我们的智慧心田当中。大自然能够和谐,是因为它能够包容,统一。佛菩萨能够包容,是因为圣贤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大乘佛法最为重视的是心地法门,一切的冲突,矛盾从哪里化解?从我们真诚自心当中化解,这是讲的中道圆融,山河大地与自己是一体。“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只有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把握住佛法的根本,般若实相的真理。契入佛法的真实义理之中,实实在在修持,只管耕耘莫问收获。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每次与老师的交谈都能启迪我的心扉,触动我的心灵,增强我无比的信心,提升我无上的智慧。才知道老法师说的“世法哪有法味浓”。真实不虚的道理。才知道在菩提道上才有真正的知己。才知道唯有志同道合才能真正的心心相印。才知道佛法的重要性,徹法底源是我们最为究竟的根本。依教奉行是我们佛弟子的本分。

  佛教最初的起源是教育,智慧觉悟圆满的教育。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真理。这个真理是伟大的佛陀发现并证实了。原始佛法的传承就延续到了今天。与孔老夫子的教育绝对是相同的。而且是最最究竟圆满的教育。佛教不是宗教,而是教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佛教是法的传承、法的延续、法的承担。这是佛教的教育体系主体根本。

  大乘佛法一乘教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年的原始佛教,其根本宗旨是讲经教学,度化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我们遵循世尊的教诲,依如来的言教,切实放下万缘,清净一心念佛。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依世界佛教中心澳洲净宗学院教学的内容理念,作为我们修学的座右铭。依师父上人净空老法师为自己的终身指导老师。有传承法脉、有次第修为、有理论指导、有修学的榜样。今生今世我们能够闻到佛法,闻到华严,闻到净土大经,修持净宗念佛法门,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分,千万不要错过了,珍惜与把握好当前殊胜的缘分,精进不懈、一心向道。以自己的真实修为、真实境界、真实的念佛功夫来报答诸佛菩萨、报答老法师的大恩大德。往生极乐净土,圆满成就无上菩提。南无阿弥陀佛。

昌德居士写于长沙         2014/3/2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阿弥陀佛       善知识)(五明学佛网:阿弥陀佛       善知识)  

 会性法师:赞阿弥陀佛偈略说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真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谁是善知识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临终关怀 

 净界法师:我们怎么去皈依阿弥陀佛的功德? 

 怎样亲近善知识 四、依师乃为学法,恒常修信念恩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怎样亲近善知识 二、认识依师胜利,亲近善友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