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植诸善本


   日期:2014/4/23 8: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植诸善本」,即是「往昔修福慧」。若非宿修,则「於此正法不能闻」矣。我们先看这一段。这段是告诉我们,真的是佛法难闻,我们实实在在讲业障深重,『恶』是恶业,『骄』是骄傲,『懈怠』、『邪见』,所以虽然遇到了得不到受用。我们非常幸运看到一个好例子,刘素云居士,听到佛法,十年的修行,居然有那么大的成就。确实小乘经上所说的,阿罗汉的境界,「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所作的事情,就是念佛了生死的事情,她已经办妥,绝对不再搞六道轮回,十年。我们接触佛法不止十年,到今天还是懵懵懂懂,谁敢说我生死已办?什么原因?你要说『若不往昔修福慧』,要不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福修慧,你就没有缘分遇到正法。我们今天遇到正法了,纯正大法,说明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有修福慧。闻到怎么样?我们的善根不足,福德不足,因缘也不足。但是因缘是自己创造的,真能放得下的时候因缘就足了。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万缘放下,哪有不成就的道理!黄忠昌居士给我们表演,两年十个月就往生了。他闭关之前告诉我,他做实验,看看是不是真的?果然是真的,不是假的,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所以最怕的是我们把光阴错过了,我们过去生中福慧白修了。福,福不是桩好事情,你看一些成就的人都是没有福报,为什么?他才老实。福报大、地位高、财富多了,不是福,那是世俗之间的痴福,不是真智慧。真智慧,真的要了生死出三界,自己的问题解决了,还给大家做个好榜样,那就是度化众生。

  这就是经里面所说的,前面的经文,「当有众生,植诸善本」,诸善本,一切善的根本,叫三善根。现在我们加了两个字,五善根,不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五种善根,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都从这个地方生。不怀疑,为什么不怀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怀疑它干什么?《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我们就不必怀疑了。善不要怀疑,恶不要怀疑,为什么?全是一场空。各人起心动念、各人言语造作,他有因果在管著,因果这个道理,完全就是自作自受,你自己做,它招感得来的。这个理跟事要细说说不尽,为什么说不尽?佛告诉我们,现在科学家给我们做证明,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我们是一体。我们起心动念,不管是善念恶念,不管是有意无意,真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个念头传遍虚空法界,《还源观》上讲的「周遍法界」。周遍法界起不起作用?起。起什么作用?「出生无尽」。

  十法界依正庄严,确确实实就是像一个银幕上播放的电影节目,很像。每一张片子就叫一念,这个一念是不动的。所以没有两张底片是相同的,电影用的是幻灯片,没有两张是相同,念念都是独立的。所以佛告诉我们真相,叫什么?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就说这个事实真相。事实真相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你的心态就不一样,你的心态就恢复正常。正常的心态是什么?是「随缘妙用」,《还源观》上讲的四德第一个。随缘妙用也就是普贤菩萨的两愿,十愿里头两条「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妙用。功德是什么?随喜,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叫妙。我们今天随喜,动心、动念头,这就不妙,为什么?他生烦恼,生烦恼就起心动念,就造业。烦恼才动,《还源观》上讲「出生无尽」。如果这个烦恼应对在我们身上,我们身上某个部分就有病态的细胞发生,细胞带病态发生。应对在我们生活环境上,这环境就有灾变,就产生变化。要晓得变化是刹那刹那变化,说刹那还太长,我们用弥勒菩萨所说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个念头,念念在起变化。换句话说,一秒钟变化多少次?变化一千六百兆,还可以反应在他方世界。像我们念佛,专门念佛,「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我们这个念佛让什么地方起变化?让极乐世界起变化,我要庄严佛净土。我们在这里念佛,极乐世界起变化,真管用。

  我们自己一定要相信,佛说的话是真的。所以前面念老给我们交代的,一定要相信,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不是一尊两尊。这个跟《金刚经》上讲的一样,你遇到大乘经典,你欢喜接受,不惊不怖,那就是「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我们念佛,佛也念我们,佛也加持我们,所以我们得十方无量诸佛如来加持,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才能遇到「如是广大法门」,这就是指这部经。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多次宣讲,这就不可思议。世尊一生讲经从不讲第二遍的,唯独这部经是多次宣讲,究竟讲多少次我们不知道。但是传到中国来的梵文原本,有十二次之多,在中国,从汉朝到宋朝八百年间,后汉到北宋八百年间,曾经有十二次的翻译。很可惜这些译本有七种失传,现在只留下五种。从五种里面去看,至少传到中国来的原本是三种不同的本子,换句话就是佛讲过三次。七种没有看到,我们只可以说三种以上,绝对是多於三种,三种就是讲三遍。佛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这个法门能度一切众生,上面到等觉菩萨,下面到地狱众生,没有不能度的,只要你能够遇到。有人跟我们讲解,有人跟我们注解,我们能看得懂,能体会得到,能讲得清楚,能讲得明白,这就是有教。有教的地方,这就有正法常住在此地。正法常住,最贵的就是要有人,真正有人听,有人能听懂,能够依教修行,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六道是假的,十法界也是假的,这里面只有苦没有乐,所谓的乐只是苦暂停而已。佛在经上举的例子很好,每个众生与生俱来的一个大病,这病是什么?饿病,你看一餐饭不吃就饿了,饿了就苦。一天不吃饭就更苦,一般人七天不吃饭就死了,这是与生俱来都有的。饮食是什么?饮食就是治病的,对治饿的病。饮食就好比服药,一天三次,有的不够,还要加点心,治饿病的,你不知道那个饿是病!这个病不能解决,治不好,你说这个人有什么乐趣?佛不给我们分析,我们疏忽了,没想到这个事情;听到佛讲,细细想想是有道理。极乐世界不需要吃饭,在我们这个世间,欲界天,四王、忉利天跟人间差不多,夜摩以上,对於七情五欲愈来愈淡薄。到色界天就没有了,色界天人不需要吃饭,也不需要睡觉,他不会昏沉,他不会疲倦,不需要饮食,身体健康,寿命很长。他靠什么?佛经上给我们讲「禅悦为食」,悦是喜悦。这个喜悦从哪里来?从禅定当中来的。禅定不是死的,禅定里头有境界,禅定里头有智慧,定慧等持这叫禅定;如果有定没有慧,佛家称为是外道。佛门讲的戒定慧三学,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念佛是修禅定,《大集经》上佛说得很清楚,「持名念佛是无上深妙禅」。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是定,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不一定要盘腿面壁。这个定,这种修法活活泼泼,不妨碍你工作,对於工作繁忙的人是最好的修行方法。身体在工作,身体是机器,必须要动,不动它就生锈,就坏了。身体要运动,但是心要清净,心里有念头,心就坏了,心里没有念头是真心,有念头是妄心。

  所以我们遇到这个法门,要懂得摄取受持,我要认真去学习,不能把它放过,受是接受,持是保持。在一切法当中我就选择这个法,这就选择正确了。「其中植诸善本,即是往昔修福慧」,这是前面经上说的。「若非宿修,则於此正法不能闻矣」,再给我们重复一遍,不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积的修学功德,你对於这部经就不能听。为什么?不欢喜,你听了会觉得讨厌,不喜欢这部经,跟这个经没有缘,跟这个法门没有缘。反过来看,我们能跟这个经有缘,能生欢喜心,就说明你过去的善根非常深厚,现前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为什么我们还不能契入?这是烦恼习气太重,我们听懂了,没真做;听懂了要真做,他就入境界。我知道,像刘素云这样的人有很多个,但是都没有见面,有消息传到我这里来。这些人都是差不多将近十年,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净土大经解演义》592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植诸善本)(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植诸善本)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