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读一读父母,师长,才能起感恩心


   日期:2014/5/31 17: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读一读父母,师长,才能起感恩心

 

很多人学佛时,就比较喜欢研究义理,比如佛教名词。我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祖师的传记比较好。义理是没有生命的,哪怕明白了四圣谛,那未必就能得罗汉果位。那去看传记,看祖师大德的行仪,这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可以高山仰止的,可以给加持力的。所以,推荐大家可以看《虚云年谱》《影尘回忆录》,还有其他的高僧传记。

按照王凤仪善人讲,看古人怎么做,学一样,就是跟古人接灵。就是接了古圣贤的灵气。比如说修道,修行是怎么样的状态,祖师大德是如何修行,面对挫折时,是如何的。好比虚云和尚,一辈子受尽了十磨九难,但他也是怎么过来的。乃至他建好了寺院,但又放手给弟子去管理,自己又去重新新道场。他的这种精神,可以给后人多榜样。

再看所有祖师大德,几乎都是很辛苦的,修道就是苦。如果太轻松就修成了,那后人面对苦就退缩了。只有苦过来了,后人看了面对苦才不会害怕。传统的中国家庭注重族谱,可以看到祖先是怎么做事和做人,可以给后人思考,一个榜样。那禅宗也是一样,注重法脉传承,可以记录祖师是怎么待人接物,如何修行,也给后人一个榜样。

现在人对祖先好像没有感情,这里面其实是一种断层。因为不知道祖先都做过些什么事情,乃至父母做过的事情都不知道。很难建立一种感情。父母受过多少苦,生我们时的苦,你知道吗?比如我这一辈的,父母生我们时,都是偷偷摸摸的,躲在山上生,那时计划生育严格,生个孩子就好比当小偷。好不容易生下来了,又多病。单单知道这一点,就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了。知道了父母的苦,才能懂得去报恩。也好比说,知道了祖师大德的苦,才能体会佛法的来之不易。就像唐朝的义净法师讲的:后人不知前者难,就把经书容易看。以前的祖师为了取经,要路过沙漠,死了许多个,好比鉴真东渡去日本,也死了许多个。真的为法忘躯。后人不知道法宝、佛经是怎么来的,以为很轻松,就不尊重它了。

再比如,我们先去去寺院,寺院建得很大,也很好。但不知道开山者的艰苦。以前我师父建观音寺时,都是举债来建,举债时,经常被人讨债的躲着不敢出来。等后来有钱了,再慢慢还。至于工程建设,那更是不容易。所以古人讲的,不建寺,不知祖师之艰苦。所以我们常常看轻了。

要修道,就要先读人,读祖师大德,从他们身上得到正能量。或者你也可以去读一读祖先,读一读你的父母,也读一读你的师父。这个也是好的。知道前人的不容易,才能起感恩心。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1r7b7.html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父母师长       感恩心)(五明学佛网:父母师长       感恩心)  

 仁焕法师:用感恩心念佛不断 

 仁焕法师:以感恩心念佛 

 仁焕法师:念佛的心态——感恩心、快乐心与信心 

 其它法师:用感恩心念佛(觉行大和尚) 

 宽运法师:菩提心与感恩心 

 净土法门法师:真修行人不怨天尤人,对任何人都存感恩心 

 没有感恩心的人,戒色难以成功! 

 蔡礼旭:如何让孩子对父母有感恩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能让学生远离游戏,从内在热爱学习,不顶撞 

 呷绒多吉上师:没有众生,我们解脱不了的!所以我们要有感恩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27)要用感恩心 

 嘎玛仁波切:如何能让学生远离游戏,从内在热爱学习,不顶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