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洛桑陀美仁波切:这个娑婆世界不是真正的故乡


   日期:2014/6/6 18: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来到这个娑婆世界,就像我们去名山大川朝圣、旅游观光一样, 只能暂时作停留,不可能永久呆在那里。生命无常,事事无常,我们也不可能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历代祖师大德,包括释迦牟尼佛,都为我们示现了生命的无常,更何况我们这些没有亲修实证的普通人呢!一代具有神奇色彩的热罗大师活到182岁,在人类历史上堪称奇迹,最终还是要示现圆寂,告知后人生命的无常。

    每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都要念死无常,想到今天是最后的一天,明天不一定能醒过来;今日不知明日事,最好在我们的墙壁上挂一个大大的“死”字,提醒自己生命是无常的。实际生活当中,我们人人都怕死,却不愿意提到“死”这个字,但那是我们终究要面对的,尤其是我们学佛、修行之人,更应该与死为伴。如果第二天醒过来了,我要感恩上师三宝的加持,让我又能多活一天,每天都要这样反复地观想。我从来不对任何事情做计划,因为那是没有用的,事事无常,时时无常,就像我们妙吉寺门外的集市一样,早上来了,中午就散了。我自己也是这样。几岁就出家了,然后去噶丹寺、色拉寺、塔尔寺等寺院参修,后来又上高级佛学院,去五台山闭关,出关后又来到妙吉寺,这一切都是无常的表现,而且我在这个妙吉寺也不是永久呆下去的,也是暂时的。别人都说我一个出家人是多么孤独、多么无聊!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这一生从小出家,身穿佛衣三色袈裟,感到非常快乐。我感到我这样的人生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而且我始终在发愿,生生世世永远不要自己的小家庭,永远为众生这个大家庭服务!走到哪里都没有家的概念!这样最好,这样才能真正放下!包括建寺院,我并不是想,自己将来有一个家一样的归宿为自己养老,一个出家人,生死随他,一切随缘!

    有了寺院是为了度化更多众生。每一个高僧大德弘法都要有自己的道场,每一位佛菩萨弘法同样需要道场,阿弥陀佛的道场不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吗?有了这个道场,才能利益更多的有缘众生,为他们提供求法、修法的便利条件和场所!这就是我建寺院的目的和意义。别看四年内我把妙吉寺建得这么庄严、富丽堂皇,将来有一天,我离开妙吉寺时,我不会有丝毫的留恋,不会执着这是我的妙吉寺,这是佛菩萨和众有情的妙吉寺,我只是行千佛佛行的事业而已,我欢迎将来会有更多的高僧大德来妙吉寺弘法利众!也许将来我会去别处弘法,但妙吉寺的一砖一瓦我都带不走,就像当初我在五台山弘法、建佛塔、帮助建寺院一样,我走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也未带走,真正来也空空,去也空空!

    有些弟子执着于世间法,把世间法用在了佛法的事业上。不用好的,专用坏的。你供养小了,我供养大了,互相勾心斗角,甚至对我傲慢,认为我对你供养这么大,你就得听我的,我让上师做什么,你就得听,那是不可能的。我不会去化缘,也不会去攀缘,随缘而行,有钱建庙,无钱随缘。但我的愿力在此,护法天神不会不管的。西方不亮东方亮,总会有人供养的。其实,如果我真的想要钱,派几个护法神,马上就会有钱,但我不需要这么做,难道释迦佛没有神通为自己创造财富吗?还需要和众生去讨饭化缘吗?他只是为了慈悲众生结上法缘而已!

  外相上看到上师对哪个弟子好了,就争风吃醋,都是没有必要的。出家人是慈悲的,对每个众生都是平等的,只是应机、应时、因人而异,实行不同的度化方法而已。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我也不愿意跟任何人结怨结仇,我所做的一切,包括批评你,有时还可能是棒喝的方式,都是为你净除业障,增加你的福德资粮;而哄你、说你爱听的话,那不会增加你的任何福德资粮,所以有的人会对我失去信心。回顾从古至今的祖师大德们,哪个是上师哄出来的?永远记住,严师出高徒!有的弟子到庙上指手划脚,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好、那是不对的!作为上师一个合格的弟子,应该时刻记住:管住自己的心,闭紧自己的嘴,修好自己的法,培养自己的清净心。你所看到的别人的过失,正是你内心不清净的反应,内心清净的人看到的一切都是上师智慧、空行护法的化现,是上师三宝对自己修行的一种考验。续部中说:上师喜欢的狗你也要喜欢,更何况亲近的弟子呢!所以我们要看他们的优点,这样整个坛城才能和合,上师、本尊、佛菩萨的法业才能兴旺发达。

  我们活着的时候不去观死无常,会有很多过患:

  一、我们都知道,人必有一死。但往往会想,我今日不会死,明日也不会死,这是一种颠倒妄想,甚至到临终的时候,仍然以为自己还不会死,所以我们会有很多的计划、很多的妄念。今天我挣多少钱,明天挣多少钱,今年怎么样,明年会更好,甚至到百年后都计划好了。

  二、心里总想着自己不会死,心被污染,只追求现世所谓的“快乐”和净除现世诸苦恼,不会产生修持来世获得解脱和将来修成佛的殊胜心愿。

  三、有的人虽做了闻、思、修的修行,但都是为了现世利益而去做,所做的一切善业功德的力量是极其微弱的。另外我们所做之事都与恶业有关联,所以不杂染恶趣之因的善事是极其少见的。

  四、如果因为后世的利益而修持,认为来日方长,就迟迟不去修行,产生难以阻止的拖延懈怠,终日以睡眠、绮语、饮食、玩乐等虚度年华,则不能精进地如理修行。

  五、由于长久的妄想和迷惑,为了追求现世的名利、他人的恭敬等,引发了我们巨大的贪欲,而一旦对我的贪欲产生了妨碍或怀疑就产生了猛烈的嗔心。不真实了解这些过患,又产生了愚痴,因为愚痴而导致了我慢、嫉妒等烦恼,而随顺这些烦恼,它们就会象流水一样相续不断,造成我们身心巨大的痛苦。

  六、凭借这些烦恼等众多的不善业,又引发了身、语、意三门所造的十不善、五无间、近五无间的罪业。导致了现世、来世以及生生世世种种不善恶趣的巨大痛苦,使恶业日渐增长。不精进修持对治诸恶的法门,背弃了善说的正法甘露,直接断送了来世增上生和最后决定胜的生命状态。被这些恶业催灭我们的生命后,牵引到一个充满大忧苦、粗暴、不悦意、炎热、极为恐怖的恶趣当中。所以,哪有比这更愚痴的事情呢?经常修习念死无常会有很大的功德利益。

  如果能真正生起念死之心。比如说,我断定今天就会死,或者明日就会死,只要稍微懂点佛法的人就会想到,亲友、财物等一切,死的时候不会成为助伴,无法带走。这样在生前防止对亲属及财物等生起贪着之心,以行布施等精进修行,多行善事自然就会成就。因此,就会把世人所追求的功名利禄等,当作糠秕一样放下。这些世间法只不过是诱惑欺诈我们,它跟糠秕一样是空的,华而不实。我们懂得这些道理之后,就会从造恶业当中返回到修行的善道上来。《大涅槃经》中说:“在所有的耕种之中,以冬季的收获最为殊胜;在所有的足迹之中以大象的足迹最为殊胜;在所有的意识之中,以无常和念死最为殊胜,因为这些念死的意识能帮助我们破除三界的所有欲望、无名烦恼、以及我慢等。”

  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是我们旅行当中的一个驿站,稍作休息,还应继续赶路,去我们佛国的真正故乡。那里有我们历代的祖师以及传承上师在召唤和等待着我们,就像父母盼着孩儿回归一样,望眼欲穿,用心灵呼唤着我们;那里是黄金铺地,七宝为砖,琉璃为瓦,三昧耶为食,禅定为休息,我们在娑婆世界所求的应有尽有,我们未想到的亦应有尽有,真正的大乐之境也!所以这个娑婆世界里的一切,包括一针一线都不能留恋,更何况金钱美女、名闻利养呢!贪恋这些,下辈子能投胎做人还好,但由于因果报应,很难再转为人,会进入很可怕的三恶道,所以我们应该真正看破放下,来也空空,去也空空。

  真正的看破放下,是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对七情、对六欲的不执着,真正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做有利众生的事,而不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那是放弃,是偏执。 在这个娑婆世界里,在所有的执着当中,我执是最可怕的,我得到了就快乐,我失去了就痛苦;我喜欢的就追求、就亲近,讨厌的就逃避、就远离。永远在烦恼中挣扎,永远得不到快乐,永远看不破、放不下,永远生不起出离心,那就永远成不了佛!如果没有“我”这个字,什么烦恼、痛苦都没有了,打破我相,去掉我执,才能够到达乐空不二的清净刹土。

  “我执”的我,指在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中形成肉体的和思想意识的主人翁似的“我”。想到“我”的忍辱,“我”的得失,“我”的家庭,“我”的名利等等时,这个无形的“我”就出现。这个“我”在什么地方?这不是一个虚构的“我”吗?这个“我”把肉体、思想、意识看作他的附属物,认为他们是“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感情,“我”的感觉等等,这个“我”是苦乐的感受者,在切身利益面前这个“我”就会跳出来。这个“我”在自己和别人中间画上爱和恨、亲和仇的界限,名利、财产的占有欲都从这个“我”产生,它支配着每个人的行动,那么这个“我”和人是什么关系呢?是一体呢?还是异体呢?如果是一体的话,人的每个组成成分都应该是“我”,龙树菩萨说:人非土水火,也非风空识,除此别无物,究竟人何在?既不是肉体,不是水分、不是温度、不是气、也不是意识,那么,人在哪里呢?通常人的意识中也没有把肉体或意识看作自我,而看作“我的”。“我”和“我的”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如果“我”和肉体意识是异体的话,那么这个既非肉体,也非意识的单一独立的“我”在哪里呢? 实际上这个“我”并不存在,只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的一种虚构妄念。由于这种虚构妄念,人们产生自私、产生贪欲、产生虚荣心、产生种种烦恼、受种种苦,所以它被称作“俱生无明”(生就愚蠢)。俱生无明是一开始就在人的思想上存在的。“无明”是愚蠢的东西,是智慧的对立面,人都是在这种虚幻中生存。《金刚经》全称为《神圣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大乘经》。“能断”指断执解惑的意思,就是断除“人我执”和“法我执”,《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都是告诉我们破除“人我执”、“法我执”。证悟空性,这样才能产生中观正见。

  这种“人我执”和“法我执”如果是真实存在,用智慧是无法斩断、消除的。正因为这“二执”是一种虚构妄念,真智一生就会烟消云散。但这“二执”虽然是虚构妄念,却习染渗透到意识的深层,非常顽固,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破除,只有破执断惑的金刚般若才能断其根、绝其种。

  这个娑婆世界,苦多乐少,但佛法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佛法能让我们懂得苦的真谛,看清人生及宇宙万物的本质与真相,让我们明白无上尊贵的佛是由人生成的,是在人间修成的。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是我们成佛道路上的一种考验、一次考试、一份答卷。有善根之人会珍惜这个睱满难得的人身,去倍加努力修行,争取早日成佛。六道之中,人最为贵,因为只有人才具备了修法的一切条件。地狱众生时时刻刻受着各种苦痛逼迫;恶鬼道众生,每分每秒受着饥渴之煎熬、畜生蠢哑的痛苦;欲界天人只知道享受快乐。极度的痛苦和无比的快乐,都让他们无法修行。正是人生的苦乐参半及人所独具的时间、条件,才激励着人们探索真理、寻找快乐。佛法难闻今已闻,人身难得今已得,珍不珍惜全在我们自己!

    中国有十几亿人,全世界有几十亿人,真正闻到佛法的有几人呢?所以,谁能听闻到佛法,谁正在修习佛法,尤其是我们金刚乘的无上密法,该是多么幸运呀!当别人还在黑暗中哭嚎着,而你却已经用密法的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上面飞速前进了!一定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一定要求得解脱,别说辜负了上师,辜负了佛,最起码别辜负了自己,要对得起自己!

 妙吉寺祈愿世界和平的十万盏明灯大法会即将圆满结束了。每一天,在寺院的院子里,面对点燃的一盏盏的酥油灯,我们朗朗唱诵着“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愉悦,愿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酥油灯海遍聚碗,光如千日极圆满,遍照无量诸众生,愿能亲见贤劫佛!”

  密法的境界充满了整个法界,我们只是没有发现而已,正如有句话说的“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念念经文,听听这个法语妙音,便已经种下了无穷的福德和善根!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洛桑陀美仁波切       故乡)(五明学佛网:洛桑陀美仁波切       故乡)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月是故乡明––上妙下莲老和尚 

 王志远教授:佛教在第二故乡的发展举足轻重 

 正慈法师:找到心灵的故乡 

 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的故乡情 

 宽运法师:中秋普茶夜 月照故乡明 

 贤崇·贤宗法师:我心安处是故乡 

 贤崇·贤宗法师:智从“金刚”出,月是故乡明 

 印光大师:愿生西方要如游子思归​故乡 

 印光大师:愿生极乐 如穷子之思归故乡 

 方海权:故乡风月汝无诤 

 印光大师:愿生西方,如客之思归故乡,岂有因循之念。从此随 

 洛桑陀美仁波切:情爱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