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念佛时,如何克制妄想?


   日期:2009/12/6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每天念佛,依然妄想很多,应采取什么办法?

  这是工夫不深的缘故,时间久了就渐渐能够约束自己的心了,现在不要勉强,恐怕方法不妥当,越除越多。念佛的时候,六字洪名从心里生起要清清楚楚,从口里出来要清清楚楚,从耳里听到要清清楚楚。这样念下去,妄念就自然一天天减少了。(李炳南原著《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念佛之时,欲静反动,不念佛还好,一念佛反而妄想丛生,为何如此?该如何对治?

  念佛是得定的法门之一,让心安住佛号而不动,得念佛三昧,在此之际,确实刚入门之行者,有所谓:有力使不来的感觉,平常在动态时却相安无事,一旦静下来要好好把佛称念得一心不乱时,你的心却跟你唱反调,欲静反动,让你很无奈,这不是硬功夫(挑水劈材、搬石头),而是软功夫(降伏妄想杂念),你现在才知道修行不是嘴巴说就算了,降伏妄想(梵语vikalpa)不易啊!是要有真枪实弹的功夫,仅是念佛就念不好了,你将如何深入参禅悟道,乃至明心见性!是故,尚须勤加勇猛精进道业,早登圣域。

  妄想丛生,欲静反动,这些是无始劫来,平常在散乱心时,未知心动与不动,念佛禅诵时,才觉杂念纷纷,欲静反动,良由无始习气种子潜伏藏识之中,动时不知,静之则见,尘劫习种,岂易卒除!必宜注心一境(专心念佛,万缘放下,归心似箭),念佛念给自己听,念到能念能听双泯不二,即一心现前,犹将守寨,刻刻不懈,如斯正念觉治,虽有杂念,亦渐消除,念入无念,但肯摄心一境,久后自得精纯,由是增明,感应悬契,自得心开。

  开悟圣僧云:我心感我佛,我佛即应我;感应非前后,生佛同一体。

  如果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念到感应非前后,生佛同一体之时,见性有何不可,找妄想也找不到了!之所以无法入心不乱,这都是无始劫来的习气种子在八识田中在搅动摆布所致,若不下数倍的念佛功力焉得降伏其心!因为多生累劫习染无量,今世仅一世,无量比一,实在令人胆怯!

  开悟圣僧云: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波尚涌,理现念犹侵。

  已修证的过来人,再再启示我们,修行要切实深心,不可只是蜻蜓点水一般,如果修行只是口言心不行,或是一进一退,或进一退三,那只是画饼充饥之戏论罢了,对修行有何助益!是故,理通之后事须渐修,掌握大前题—成佛,其他一切都枝末,诸佛可成佛,我辈亦当可成佛,因为佛也是由凡夫修行而成佛的。

  开悟圣僧云:万法皆由心想成,如心画物物成形;四圣六凡皆心画,诸佛当初也众生(梵语bahu-jana)。

  既已明白妄想丛生乃由多生累劫所牵绊,再加上今世所造业因所致,就应更加勤于念佛,以念佛力克服一切妄想,一切妄想入于一念佛,念久了功力加深,如母鸡孵蛋,令热温莫散发,念佛加温,一心现前,有时不念自念,念而无念,普得一心,终究,见性者,往生净土者,也非你莫属矣!

  开悟圣僧云:念佛休论闲与忙,时时无间始相应;一声唤醒慈悲主,刹刹尘尘是净邦。(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我每天坚持做早晚课念佛,平时在行住坐卧中训练自己努力提起佛号,想起就默念。

  答:这种念佛方法很好,妄念确能一时消尽。只要不断地与之斗争下去,慢慢地即能由多而少,由少而忽然断息,与阿弥陀佛打成一片了。(元音老人著《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念佛时,毕竟还是妄想多于持名,故知即使老实念佛亦非易事。

  答:要注意,念来不要怕它,也不压它,只不睬它,提起佛念,妄念即自行化去了。(出处同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