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刘余莉教授:婚礼处处都是起到了提醒和教育的意义


   日期:2014/7/17 21: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有一位法官叫勒纳德.汉德,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我总是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求助于宪法、法律、法院、法官来实现公平和正义,我反覆的告诫你们,这么做是错的。因为真正的公平正义只存在于男女老少的心中,如果公平正义在人们的心中死去,宪法、法律、法院、法官谁也救不了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法官认为谁给他的钱多他就可以偏向谁,就有失公平正义,那我们的法院、法官也没用办法真正起到维护公平正义的效果。这个就是告诉我们,道德教育很重要,绝对不可以忽视。

  如果我们忽视了道德教育,只是强调制度建设,那就会有三个问题是不可以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难以防患于未然。在《汉书》上有这样一句话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这个礼仪的教化,伦理道德的教育,都是防患于未然,使这个消极结果根本就不发生。而法律的制裁是在消极结果产生之后,给予事后的惩罚和补救。你可以把这个犯罪的人、腐败分子抓进监狱,判处他无期徒刑,但是他给国家所造成的损失已经无可挽回了。这个“礼者禁于将然之前”的效果,我们可以从婚礼上得到观察。我们中国古人被誉为“华夏之族,礼义之邦”,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渗透著礼的教化。譬如说我们看婚礼,男女结婚前三天,女方三日不熄灯。为什么三日不熄灯?很多人说那是迷信。其实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学到了很多形式的东西,但是内容不为人所知,就被误解为迷信了。为什么要三日不熄灯?因为再过三天这个女儿就要出嫁了,趁著她还在家的时候,抓紧时间,彻夜不眠给予她为人妻、为人母的教育。当然平时夫妻相处很和睦,这个女儿已经学得很多了,但是在她出嫁前三天,还要彻夜不眠的抓紧时间教导她,如何为人妻、为人母。

  在娶妻这一天,新郎就早早的起身,干什么?他要祭祀祖先、祭祀天地。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两个人的结合,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事,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关系到整个家风的承传,所以不能够不谨慎。他要去迎亲之前,出门之前,要接受他父亲的敬酒。中国人特别讲究长幼有序,平时吃饭的时候都是儿子恭恭敬敬的给父亲敬酒,但是这一次不同了。突然之间,他的父亲要给儿子敬酒,结果这个儿子就感觉到和平日不同,突然感觉到这件事情很重要,自己肩上的责任也很重大。新郎来到了新娘的家里,岳父岳母非常郑重的亲手把女儿交到新郎的手上。意思是说,从此以后我们这个女儿一生的幸福就托付给你了,你要对她倍加关爱。这个时候新郎也能够体会到岳父岳母的心情,他就带著新娘跪拜岳父岳母,让他们放心,感恩岳父岳母给自己培养了一个贤内助。

  新娘就被娶上了花轿。在她坐上花轿之后,一定要做一个动作,什么动作?就是把她的香扇从轿子的窗口给扔出去。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动作?这就是提醒自己,以前在家是千金小姐,天气热一点还要拿扇子搧一搧,说天气好热。现在你要去为人妻、为人母了,这些娇里娇气的小姐习气,就要随著这一把香扇都给它抛出去,扔得一干二净。她来到了公公婆婆的家里,公公婆婆本来是在主人的位置上的,他们就从主人的位置退了下来,退到了客人的位置上,而把这个儿媳妇从主人的位置迎了上来。为什么?这个就是提醒儿媳妇,从此以后我们这个家就托付给你了,你就是这个家的主妇了。所以要上孝公婆,中和妯娌,辅助丈夫,下教育好子女,这个责任无比的重大,必须有深厚的德行,才能够承担好。所以在《易经》上有句话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象徵的是女子的德行,女子应该效仿大地,大地非常的宽容,你把好的、干净的东西扔给它,你把脏的东西扔给它,它都没有怨言,一概接受。这就说明,一个女子愈有德行,愈能忍辱负重,这个家庭才愈能经营得好,这一家才愈能够幸福。

  到了两个人要喝交杯酒了,这个交杯酒也会喝得终身不忘。他们拿著一个葫芦,一切两半,一人一半,意味著什么?提醒夫妻两个人原本就是一体的,不分彼此。不是像我们现在学到的,所谓西方的观念,什么观念?这两个人还没有结婚,就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什么意思?意思是说不要因为财产问题,一旦离婚再惹出纷争吵上法庭。你看两个人还没有结婚,就想到了以后可能会离婚,这个婚姻怎么能够经营得好?中国人恰恰相反,他认为夫妻本来是一体的,不分彼此。这个葫芦瓜里的酒是甜的,葫芦瓜的丝是苦的,喝了这杯交杯酒之后,就意味著夫妻从此以后要同甘共苦,彼此扶持,白头偕老,共度一生。这还不算,喝完交杯酒之后,还要把这个葫芦瓜拿绳子系在一起,挂在墙上。为什么?这就是提醒夫妻两个人,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因为小小的磕磕绊绊影响了夫妻和睦相处的主旋律,不要忘记两个人结合时最初的发心。

  这个婚礼进行下来,处处都是起到了提醒和教育的意义,提起了每一个人的责任感。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的时候,我们就想到,其实古圣先贤对得起我们后代子孙,他把如何夫妻和睦,如何教育好儿女,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都已经给我们总结出来了,并且落实在礼仪之上。但是我们后代子孙体会不到古圣先贤的良苦用心,还把他们误解为封建迷信,是等级制度的产物,还对它进行批判。这就等于我们坐在一个大树荫下好乘凉,但是却不知道感恩回报,还要拿著斧子把这棵大树猛砍,没有比这更折福的事情了。所以我们中国社会出现了这么多逆伦现象,儿子把父母给杀了,夫妻同床异梦,兄弟因为财产起了纷争,吵上了法庭,什么原因?原因就是我们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五四运动和十年文革之中,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让我们一度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信心。所以在十八大的报告中就提出说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婚礼       教育)(五明学佛网:婚礼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