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为别人着想,是人生第一等功夫


   日期:2014/7/17 22: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某个村子里有二户人家,东边的王家经常吵架,互相敌视,生活得十分痛苦;西边的李家,却一团和气,个个笑容满面,生活得快乐无比。有一天,王家的户长受不了家庭的战火,于是前往李家来请教这是什么道理,老王问:“你们为什么能让家里永远保持愉快的气氛呢?”老李回答:“因为我们常做错事。”

     老王正感疑惑时,忽见老李的媳妇匆匆由外归来,走进大厅时不慎跌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婆婆立刻跑了过去,扶起她说:“都是我的错,把地擦得太湿了!”站在大门口的儿子,也跟着进来懊恼的说: “都是我的错,没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害你跌倒!”被扶起的媳妇则愧疚自责的说:“不!不!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前来请教的老王看了这一幕,心领神会,他已经知道答案了。如果一开始,拖地的婆婆就责怪跌倒的媳妇:“怎么走路不长眼睛,真是活该!”其它家人若不理会她的感受而哈哈大笑,那么李家还会有温馨柔和的气氛吗?

     大家也许有这样的经验,每当公共汽车客满时,大家都会争先恐后的要挤上去,还没挤上去的人这时会叫说: “再往前挤一挤吧!拜托拜托,再挤一挤我就能上去!”而一旦挤上公交车之后,人站在拥挤的车厢里,看着车门外络绎不绝的挤车人潮,立即又会喊说:“不要再上来了,真的挤不下了,再挤下去车子就要爆了!”

     为什么同样一个场景,可是车里车外的心态却完全不一样呢?这是一般人只求自己好,缺少一颗为他人设想的心而已,如果大家能多一分体贴,多为对方着想,或许很多争端、误解、嫌隙自然就烟消云散了呀!

     为人父母不免因疼爱孩子,总是竭尽所能地呵护他,想办法给他最好的,避免让他受委屈、受伤害,只是太过自我的心态,是不是能让孩子贴近幸福呢?前人留下的经验告诉我们“施比受更有福”,“快乐不在获得多少,而在付出多少”,“量大福就大”…可见教导孩子在心里面容纳更多的人,能多为他人的利益着想,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课题。有位妈妈就曾经送给孩子这项一生受用不尽的宝物:

     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在屋子里走动,总像怕踩到地雷似的,要那样小心谨慎。

     妈妈笑了笑,说:“我们楼下不是也住着一户人家吗?”

     女儿虽然明白妈妈的意思,但仍觉得在自己家里,本来就应该可以随心所欲,轻松一点才是。

     妈妈一副认真的表情,接着说:“咱们家的地板是楼下林爷爷家的天棚,走路声音太大了,老人家受不了,如果吵醒了他们就一夜不得好眠呀!”

     女孩撅着小嘴:“那为什么咱们楼上那家不这么想,他们总把声音弄得震天价响?”

     妈妈说:“因为楼上有个三岁的小弟弟,他要长大,蹦呀跳呀的需要运动嘛!”

     小女孩一听,嘴撅得更高了:“那活该咱们家受委屈,吃大亏啰!”

     妈妈摸摸孩子的头,笑容中带着坚定:“孩子,能为别人着想,这是人生第一等功夫呀!”

     成全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给别人路走,我们就不需要争先恐后,也是文明社会的指标,和幸福人生必修的功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着想       别人)(五明学佛网:着想       别人)  

 净界法师:不要试图改变别人 只能影响别人 

 学佛为什么要代人着想 

 陈星桥居士:先为他人着想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应该尊重别人的善因缘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为什么要尊重别人的信仰 

 大安法师:临终时是真有佛来接引还是心识所变?若有佛来接引 

 心律法师: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别人 

 修行的目的是在改变修正自己,而不是为了改变别人 

 蔡礼旭老师:为客人夹菜也要替人着想 

 布施,不要以为是别人需要,其实是你自己需要 

 蔡礼旭老师:不要一直盯着别人的缺点 

 慧光法师:别人赞叹善法,是别人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