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万行法师:先天的能量,需要后天来启动


   日期:2014/8/5 7: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前几天打坐的时候,我的注意力总是集中不起来,腿麻、人也累。但是今天坐在这里感觉特别好,特别舒服,腿不麻,人也不累。刚刚才知道您在这里跟我们一起打坐。今天我还去了观音洞,迷迷糊糊地看到您坐在里面。是不是因为您的佛力在加持我?

师:是希特勒在加持你!你是忘我了!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信佛的经常看到佛,信耶稣基督的经常看到耶稣基督,信毛泽东的经常看到毛泽东,信希特勒的经常看到希特勒,信什么就见到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真的是一切唯心!你所信的真的来了吗?你信万行,万行出现了,那是真的吗?既然一切唯心,你能唯有、唯动,为什么不能唯空、唯静呢?有几个人真的知道佛教所说的唯心呢?现在大家理解的“唯心”,都是唯错的心,不是唯对的心。何为对?对的唯心又是如何唯的呢?

一个修行人必须通音律。音乐和绘画是灵魂的显现。通过音乐和绘画,最能看清一个人的灵魂和内在世界。只有音乐和绘画是最接近道的。如果要问世间上一切治生产业,哪个离道最近,那就是音乐和绘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尤其在为人处事的时候,音乐的重要性体现得最为明显。古人讲世间万事万物总括起来不外乎为人处事,而为人处事之道不外乎轻重缓急。通了音律,就明白了何谓轻重缓急。事情的成败,也往往取决于轻重缓急的拿捏和把握。

一个人在歌唱的时候,最容易和真我沟通。进入了状态,就是真我的显现,否则都是头脑的作用。不通音律,不会为人处事;不通音律,无法修道悟道;不通音律,无法把握七情六欲;不通音律,无法帮助众生解除痛苦。如果说通达绘画的人可以算是半个圣人的话,那么通达音律的人可以算是大半个圣人。因为绘画可以通过不停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但是否通音律,一唱便知,很难通过练习达成。

过去扁鹊、华佗看病的时候,有一个诊断的方法,就是听声音。华佗说过,声音是一个人五脏六腑的显现,通过声音可以判断出一个人五脏六腑的健康程度。相学上也有一个听声音的方法,从一个人的声音可以看出他一生的贫富贵贱、寿夭长短。因为声音与我们的五脏六腑、精气神、魂魄同一体,是它们的显现。

为什么有些音乐家的声音那么悦耳动听,富有磁性和振动力?一方面是先天带来的;一方面是通过后天的训练,因为在训练的过程,五脏六腑得到了调整。五官也代表了我们的五脏六腑。比如嘴巴大的人,通常是属于胆量大、魂魄的力量很强大的人。

2002年我学开车的时候,教练曾经跟我说了一番话。他说:“大师,你是不是懂音乐?”我说:“我不懂,我既不会弹,也不会唱。但是在我的内心里,我既会弹又会唱。”他说:“这种人很多,听到音乐,他内心会翩翩起舞,与旋律同步;听到别人唱歌的时候,他的心也会跟着唱;听到别人弹奏的时候,他的心也会跟着弹。但是让他自己弹,自己唱,自己跳,他既不会弹也不会唱,更不会跳。这种人也是属于懂音乐的人,点评家往往就是这一类型的人,不会弹,不会唱,不会跳。但是,当别人弹、唱、跳的时候,他的内在会相应。曲子谱得好不好,演奏得好不好,唱得好不好,跳得好不好,达到什么层次,他都很清楚。”他还说懂音乐的人学开车,比不懂的人快很多倍。我问为什么。他说懂音乐的人踩刹车的时候会慢慢地踩,给油门的时候也会慢慢地给,对轻重缓急把握得很好。不懂的人踩刹车,“咯噔”一声就把刹车给踩死了。

他的这番话当时我并没有感受,也不完全理解,但始终都记得。后来在日常生活中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确实如他所说,通音乐的人,准确地讲应该是通音律的人,需要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他会知道怎么沟通。即便要回避一个人,他也知道怎么回避,不会突然回避,就像踩刹车一样,不会突然踩下去,而会有一个缓冲的过程,轻重缓急他把握得很好。任何事情只要他想做,一定会做得很好。而不通音律的人,即便想做也做不好。

这个道理可以延伸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包括炒菜。大家都知道炒菜的诀窍无非是火候。什么是火候?就是轻重缓急。该大火,马上就要大火,该小火,马上就要小火;该撤火,马上就得撤火。

世间上的很多事情不需要你亲自去做,但别人做的时候,你要懂得方法。一旦需要你做的时候,你必须会。很多懂设计的人,不去设计。懂舞蹈的人,不去跳舞;懂绘画的人,不去画画。他们做什么呢?当评论家、鉴赏家。比如一个不会绘画的人敢评论一个画家的画,而且说得头头是道,让你听了不得不佩服。这似乎不符合常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众生的佛性是一样的,都本自具足,本自圆满,只是你学了后天的指法、技法、技巧,进行了大量的练习,而我没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要想让先天的、本有的自性起用,必须通达后天的手法、技巧,掌握后天的知识,否则纵然有先天的智慧,也不能起用。

为什么我一再强调:不通达前四明,最后的五明——内明不能起用呢?而如果通达了前四明,可以事半功倍,直达内明。正因为我们先天具足了内明,所以能学会后天的四明。可是现在绝大多数学佛的人都进入了一个误区,以为不必学后天的四明,只要通过修炼就可以直达内明。结果后天的四明没有学会,先天的内明也没有得到,所谓的“学佛”,学了一二十年还是一无是处!

为什么很多人不会写诗填词,或者写的诗、填的词没有抑扬顿挫和韵味,读起来不能朗朗上口?因为不懂音律。为什么很多人穿的衣服和自己不协调,服装非但不能衬托他,反而还有损他的形象呢?因为不通音律。为什么很多人听别人讲话听不进去,想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表达不出来呢?还是因为不通音律。通音律的人必定懂得协调,在他身上、他居住的地方都会体现出和谐。通音律的人往往健康长寿。音乐的实质就是搭配与协调。比如刚才那位菩萨那么激动、那么虔诚(一位老居士见到上师时非常激动),如果是外行人,马上就被感动,马上就上座讲法、传法了。可是,她在这种心情和状态下,无论你给她什么,她都没有感受。因为她已经忘我了,脑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你讲什么,她都听不到。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以这种心情,什么都做不了。如果你让她在这种心情下去做事,她只会把事情做砸,做得一塌糊涂。佛门里讲最高境界是如何达到的?心空及第归!我对你万行既不崇拜也不贬低;既不亲近也不冷淡;心里既不存在有你,也不存在无你。需要的时候,就通过“轻重缓急”四个字体现出来;不需要的时候,也通过这四个字体现出来。把握了这四个字的秘诀,你就是一个圣人,否则你就是一个凡夫。

听到有人说练“河住江翻”要越练越快,越快越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快是为了好,但有时候慢比快更好,更能扑捉到感觉。

世间万事就是四个字——轻重缓急。可是日常生活中有一种人做事永远是一个调子。试想一下,一个调子的音乐好听吗?能打动人吗?

世间上不知道有多少民族、多少种语言,惟有音乐是全世界、全人类、所有的民族共通的。因为音乐是从灵魂里涌现出来的,全人类的灵魂是一样的,也就是我们佛教说的,六道众生的佛性是一样的,就是一个。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先天能量       后天启动)(五明学佛网:先天能量       后天启动)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