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3集)


   日期:2014/11/2 9: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他是「兴大悲」,兴起了大的慈悲心。慈和悲的含义不同,慈是与乐,所以慈母,小孩子你要什么给你什么,我给你,这是慈;悲就是拔苦,要他出苦。所以大悲观音是千手千眼上头现出一个威猛相,第一个头是红的是阿弥陀佛,第二个头就是青面獠牙玛哈嘎拉的金刚相。要给众生拔苦是大悲,所以慈是与乐,悲是拔苦。对於众生把苦拔出来,给他快乐那不就都好了吗?所以慈和悲略有不同。赞叹释迦牟尼佛,是兴了一个不是普通的悲,是大悲,是看众生等同一子,都跟自己一个独生子一样,这种悲,的确众生都是我的独生子女,都是我的独生子女,都要救度,平等的救度,这是大悲,而且是要咱们得到彻底救度。

  「悯有情」,悲悯一切有情感的、有生命的众生。悲悯这一切,那怎么做?就「演慈辩,授法眼」,所以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解,佛法没有人跟你说,你虽然有智慧,你也不能理解。所以辗转的去解说、教授,中间是很重要。有时候一缺人,一个时代没有人,有的时候佛菩萨就现化身,再来度脱,再来培养一些人。所以佛来就是要演慈辩,要给大家说,这个慈是给大家快乐,像慈母的心,而这种的演说就称为演慈辩。而是出於关怀众生的心,救度众生的心。授法眼,给众生,把法眼给众生。众生离法眼程度差得很多很多,法眼是五眼中的一眼。眼睛有五种,一种是肉眼,咱们都有,咱们都是肉眼。眼睛很重要,咱们没有眼睛就是盲人,很可怜,什么好的都不知道,花开你也不知道,我的兰花就要开了,你也不知道,连录相也没用。眼睛很宝贵,肉眼,肉眼也都很宝贵,这是最低的一种眼睛。你生到天上自然而然那就是天眼,天眼就洞达,从这个星球看到那个星球,没有什么东西能挡住它的,什么墙壁,什么什么大地、山河都不能挡住它。所以天眼就洞达,知道吗?当然天眼就是天人所有的,这是天眼是不是?这是第二种,比肉眼稍微高一点。再就慧眼,慧眼就见真,就是真实。众生人人都有本心,你本心是什么?都有法身,法身是什么?什么叫真空、真实?法眼就见真。见真有程度的不同,阿罗汉也见真,阿罗汉无我了,他也证涅盘了,他也没有烦恼,他断见思惑了,但是他没有彻底就是,不能说他不是真的,但是他没有彻底,你真要见到像佛那样的真,那就是大彻大悟了,那是慧眼。

  法眼就是知道决策,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病,佛就有八万四千的药,要应病与药,大夫你要知道某人生某种病,你给他什么药。就算大家今天都专学净土法门,当我们回答问题的时候,还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来应症的,应你的根器来做回答,这个做错了还是不行的。你虽然是个简单的,你今天正好伤风感冒,你上火,我给你吃补药,我那个女婿就吃药吃错了,他病刚好他就吃了补药,吐血现在又住医院了。补药不是谁都能吃的,补药虽然是好,最养人,你吃坏了就是毒药;砒霜是毒药,但是你对症是好药,能治病的,所以应病与药。授法眼者知所决策,慧眼见真,那是根本智,法眼就是差别智。所以就是说你能知道哪些法最好,哪些法最差,应该学什么法门。众生哪里有这个水平,能遍知一切法,哪个法最适合於我们?这是佛给我们的,佛告诉我们的,告诉你之后你能够相信,就等於你自个有法眼一样。佛把最好的,你虽然不懂医,可是我医生告诉你,这个病就吃这个最好,你肯吃,那你吃这个药,你和那个懂得医理人的吃不是一样的效果吗?当然你这个智慧不是你从研究医学得到的,是医生给你的,他做了种种的检查,很多医学各种的设备,又是超声波、又是X光,各色各样种种的机器都用了,给你肯定你吃这个最合适。你没有这个能力,但你这药照吃,照吃就好了,就相当於授法眼的意思。授,佛的一个字都不可以忽略。除了感恩,我们今天能够这样,为什么?这是佛的恩,佛给了我们这个眼睛,不但给我们,告诉我们,而且巩固我们,十方佛都在称赞,千经万论都这么给你指出这一点,使你不能不相信,你能相信就得到这个。你承认了,等於你自己有法眼,你承认了也就信下来了,就跟你自己做对了的一样。譬如做数学,你自己不会做,别人给你做了之后,你自个看懂了,你也就会了,你自个做做不出来,都是这样的很多。所以佛的恩,授给我们法眼,一步一步深入。这些句子都是《无量寿经》里头的。

  「杜恶趣」,就把恶趣,六道里头,一般说三恶趣、三善趣。畜生、鬼、地狱是恶;人、天、修罗是善。恶趣咱都知道不好,恶趣的门给你堵塞,杜是堵塞,堵住,把这个门给你封起来,此路不通,通恶趣的门不通。这个地方恶趣不能只当三恶趣讲,这个地方的恶趣就是指六道。《无量寿经》是讲「横截五恶趣」,所以你就是把天、修罗、人,这一切一切都列为恶趣。为什么说他们是恶趣?你轮转不休,你在这六门里头转,转来转去你就会转到地狱里面去了。所以外道,譬如基督教、回教,他们以生天做为他们最后的目的,生了天在我们佛法看还是恶趣,这个恶趣就是轻一点的恶趣,你总是在六道中轮回的,和往生极乐世界相比实在就是恶。现在告诉我们这个法门,把在生死中轮转、六道当中轮转这个路给我们堵住了,我们不会再轮转到恶趣里头去了。所以说是大家在辩论带业往生什么什么,很多人不承认。没有带业往生,净土法门就没有了,没有什么殊胜了,就是带业住生。你本来还要经历六道、经历三恶道地狱什么这种业,你只要一往生,你都带著好了,到往生全消除了。这消除是到了极乐世界消除的,不是你先消除才能去,去了之后就消除了。大家很多人对於这个想不通。杜恶趣就是说在我们现在就给我们杜了,不是说你必须自个达到,恶趣的因素你都消灭才能去,这是很多人都误解,所以目前的难也难在这。有人来干扰你,故意做一种说法,弄得大家搞不清楚。

  杜恶趣,「开善门」,这个善门就不是三善道的门,这个善门就是净土法门与往生极乐世界,这个门给你打开了。要出六道轮回,就是出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所以世间就是这三个情况,最低的是欲界,欲界就是有情欲的,一些众生、动物情欲很盛,人;天界,低的天也是如此,所以俗家都说王母娘娘还有七仙女,这都是欲界,没有欲,怎么会有娘娘,怎么有公主?这都是欲,这是欲界。但这个还是低,我们一般都知道欲界,许多其他的宗教也只知道到欲界,或者再高的知道色界,色界就离欲了,这称为梵,梵天,清净了,没有肉欲,但是还有形相,所以称为色界;还有各种看得出来的样子,就是无色界。称为三界。要出三界才出六道轮回。

  要出三界需要把见惑、思惑全断了,思惑就是贪瞋痴慢,贪心、瞋恨心、愚痴、我慢,不但要把欲界人类这类东西断了,要把天界的贪瞋痴慢都断干净了。我们一个人自己想想能够完全没有贪瞋痴慢吗?向往一件好东西,老盼望著买到,这个就是贪心。不但算计人才是贪心,你喜欢这个喜欢那个,求之不得,就念念在兹,这都是贪心。所以你很难得摆脱,举个例子,贪、瞋恨、痴,一句话不顺耳,马上心里就不高兴。所以完全免除很难,完全不免除你就没法子出三道,怎么杜恶趣、开善门?所以这个往生法门就是殊胜。打比方,它是横出三界,你要竖著出,像麦秆里头要长了一个虫子,它要想跑出来,它生长,麦秆也生长,等它长成熟,麦秆也形成了。它出来的一个方法,就是顺著麦秆一节一节、一节一节咬洞,要咬好多节才出得来;但是有一个很巧妙的办法,你横著一咬,咬破一个窟隆就出来了。所以我们净土法门就是横出三界,就如麦秆里头的虫子,横著咬一个洞,虽然是辛苦一点,这个厚一点,费一点事,咬破一个洞就出来了。那个顺著咬那一个还要一个、一个还要一个,而且在你咬的过程之中,它又长了两节,所以很难。

  现在就是说我们用净土法门是横出三界,横出三界就是开善门。大家都是可以,当然竖出也是能达到善门,但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所以佛普遍为一切众生开这么个门,往生极乐世界就在极乐世界成佛。有的人念佛他也没有说想成佛,只是想求一点保佑,这佛说是很可怜的,佛怜悯他,佛的愿望人人都恢复你的本来。你本来是佛,你现在糊涂了,你在作梦,梦见苦恼,多少人在追你,要杀你,恐怖极了。你醒来就好了,你没有这些问题。佛并不是只有我成佛,你们都不能成佛,不是唯我独尊,不是那个意思,而是希望大家都彻底觉悟的,所以才开这个善门。就是一气呵成,「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那怎么做?就是「宣说易行难信之法」,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宣说了一个易行难信之法,这是净土法门最大的一个特点。这个难信之法,大家你们能信,这是多生的善根,这很不容易。《无量寿经》说,「难中之难,无过此难」,难得里面的难得,没有再超过这个的了。这个难信之法,在小本里头称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而不光是指人类,天界种种他们比我们智慧更高,都很难信,一切世间,九界都很难信。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加了个极字,极难信法。所以这个是非常难信的,大家就说,我就念念佛我就能够往生,就能出三界?他不敢相信。这个道理极其微妙。

  易行就是这样能出三界、出生死,这跟一切八万四千个法里头来比,没有比这个更容易的了。其他都各有各的难,当然密宗你如果真实去修,一切都如法,也是很容易。但是密宗有比净土宗难的地方,密法,你怎么能认识一个师父,这个师父他不是魔?魔就要破坏佛法,这里头他容易来混、来破坏,就是这两方面是最殊胜的地方,一个就是密宗,一个是禅宗,这里头他很可以来冒充。他密宗不大理解,其实他们戒律还是很重,他自个不尊重,他一般都是说又是吃荤、又不讲戒律,所以他这个冒牌起来很容易,他也不研究经典,实际上是研究很深的经典,但现在我们不知道。另外他有显一点什么神通,什么种种的,所以这种欺骗性就特别强了,大家认识不清楚,你也没有法子辨别。禅宗也是如此,不涉理路,随便可以回答你。古德问佛,什么是佛?麻三斤。什么是佛?新娘子骑驴,她丈夫牵著,新娘子骑驴,阿家牵,就是新娘子骑著小驴,她的丈夫在后头赶著这驴,他回答你。这个冒牌不是很容易吗?随口说,谁知道你是深是浅,所以他们容易在里头藏身。

  那净土宗,你可以不一定要依靠一个师父,是不是?经典都有,反正都跟著,你自己按著这个你就好好去念,好好去看书,它就稳当。而且净土宗的师父起码都要讲戒律,他要知道经论,懂多少还是你可以了解到,他理解得如何?他的戒持得如何?很容易来观察。说起来这个容易,又加上稳,加上不易於上当,就没有更超过净土法门的。但是另一点又误会,有人说这是易行之法,因此我得到这个法门之后,我就可以很轻松的我就往生了,不用自己去努一点力,这又是错误。所谓易行者是和其他的相比这个最容易,但是你要能符合达到佛来接引,你达到住生的目的。你的一切业,阿弥陀佛都替你包办了、都替你承担了,能做到这一步,你必须要符合弥陀的心愿。你要真实的信,真实的发愿,你对於这个娑婆世界无所留恋,你很留恋这个娑婆世界的一切,你这个往生极乐的心就不专一。所以这一切搁在一起,我们要好好的有信有愿,而且很好的在念经、念佛,真能做到这一切也不是很容易,真的要自个的觉悟、自个的努力。所以这个易是比较来说,还是需要一番寒彻骨。若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夏老师也是从张宗昌要抄家,要杀他,他逃亡海外,说他宣传赤化。张宗昌就是一个军阀,实际是个土匪,他做了山东督军。他就逃亡到日本,回到天津又重病,那只好闭关修持,到这才明白,只有净土宗才是真实的。闭关修法很精勤,不下楼,就是一个人在楼上,几年工夫,都要有一番真实的努力。

  是易行难信之法,而这个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这也是《无量寿经》的话。阿难跟佛在一块,看见佛这一天大放光明,他一直是佛的侍者,跟著佛,从来没有见过。他就问佛:佛今天为什么这样的放光,从来我们都没有见过,是不是佛在念佛?释迦牟尼佛就称赞阿难:你问得很好!你这问的功德胜过其他做很多很多事情。为什么?因为你这一问,将来的众生都因为你这个问而能够度脱。因为他这个问,佛就说出《无量寿经》来了,所以《无量寿经》也就是重要在这。阿难当时问的,佛放特别稀有的光明,他跟了多少年没有见过,所以他去问为什么放这个光?佛就称赞他,也就说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从释迦牟尼佛说到现在,包括到我们,包括到咱们以后,当来就是以后要来的,那咱们不正是吗?在佛以后来的,一切,没有剩下的。你要是能够度脱,都是依照这个法,你都要相信净土、求生净土,要离开这个法,没有法子度脱。

  皆依此法而得度脱,这一句就是赞叹,赞叹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到这个世间来八相成道,来给我们关闭了恶趣的门,开了善的门,怎么开?就给我们宣说这个法。宣说这个法,将来一切有灵性的,含灵就是众生,有时翻译为有情,连细菌都在内,都依这个法而得度脱,所以众生是无量的。「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个恩是大恩,不可思议的,没有可以对待的,这样的恩、这样的德,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这四个字可以翻成寂默能仁,寂默是很寂静,能仁是行一切仁事,仁爱的事情,这也就是度生的事情;也就是寂默,寂中能照,两个意思,都有很深的道理。

  这段念完了之后,就开始拜了,在这个拜的过程之中,念三句,这三句跟你一个拜的时间应当恰好是一致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从站著开始念这三句,在念的过程之中完成磕这一个头。完了之后又站起来了,又一心观礼。所以这个很紧凑,就不给妄想留空隙,你一时你所念都是专注在这个殊胜法门里头。很简单、很易行,而效果是无限大。所以第一拜我们就要拜我们的本师,而且也就说明本师我们称赞他,正是他说了净土法门,正是他告诉了我们阿弥陀佛。所以这个经是释迦牟尼说的,说了之后,我们尊师就依教奉行。大家说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念释迦牟尼佛,你念阿弥陀佛?我们听师父的话,师父教我们要念阿弥陀佛,师父没有说你们都要念释迦牟尼佛。所以佛不会见怪,说你们怎么不念我,念阿弥陀佛?我们听佛的话,最要紧的是依教奉行。所以真正要遇到了善知识,最要紧的就是依他的指导好好的去做,中间可以反覆,可以汇报情况,可以做些调整,但总是要很重视。释迦牟尼佛之后,第二拜就拜阿弥陀佛了。所以两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是此土的导师,阿弥陀佛彼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是什么因缘、什么愿力,劝我们去。

资料恭摘:净修捷要报恩谈  黄念祖居士主讲  (第三集)  1990/7  档名:51-007-000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念祖       净修捷要)(五明学佛网:黄念祖       净修捷要)  

 黄念祖居士:根本修持心要 

 黄夏年教授: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居士的净土思 

 徐恒志居士:剖心沥血功在万世--记我与黄念祖老居士的一段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今得善本(夏莲居会本)之大事因缘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五、记我与黄念 

 黄念祖:不要总想什么事都如意,什么都好了那就要有麻烦了 

 黄念祖:为了求得福而行善,其善心已不纯,其所得之福则如仰 

 黄念祖:有许多活生生的事例,证明佛教的轮回之说 

 黄念祖:一生补处 

 黄念祖:住正定聚 

 黄念祖:大势至之功德是不可思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