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缘分要结的广一些


   日期:2014/11/9 18: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和做研究不一样,研究要讲究理论严谨,要讲究证据,修行是一种生命体验,那他要去哪里给你找证据呢。所以禅宗才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要去体验,比如说《地藏经》很好,不是听我说很好,你就觉得很好。你要去体验它,你才能得到。你不去体验它,你只学我说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不过是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修行,只有去体验,才是真实的。佛也是赞同别人去体验。就像修行人,他为什么能坚持下去,不是听经听出来的。而是他真实的体验到了修行带来的生命法喜,他才能持续下去。所以建议大家去体验,去多念经,去多做义工,去奉献,你会发现修行的真实含义。

那《地藏经》也一样,你去念,慢慢的去体验。你会得到许多法喜。如果把《地藏经》看成是超度用的,是救地狱用的,或者《地藏经》只是基础用的。这也未免太小看《地藏经》了。也就是我们从来都是表面的来理解经而已。所以会轻慢她。但你真正明白了,《地藏经》广大深远,华严富贵,我们却很难发觉,这就比较可惜。

《地藏经》是一部成佛的经。在十二品中,佛就赞叹地藏菩萨,”不思议事,超圣因事,证不退事,毕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最后虚空藏菩萨出来证明,二十八种功德利益中,最后一个“毕竟成佛”。

以前祖师大德就说了,“誓作地藏真子”。那地藏菩萨,他是怎么样修行的呢?他其实是修六度万行的。地藏菩萨做长者子时,遇到的是“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佛经中,他每个字都不是随便安立。这个长者子,看到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长得非常庄严,他就心生欢喜说,为什么能长得如此庄严。这尊如来就告诉他,你要长得如此庄严,首先要发愿度罪苦众生。

地藏菩萨的入道因缘,不是孝顺,是恋慕佛的庄严。《地藏经》是华严部分,属于大方广的。这里就告诉我们一个信息,要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修行?这两个问题。

修道的目的,是转化凡夫的业障烦恼身,为诸佛菩萨的福德庄严智慧身。凡夫烦恼很重,色身不够圆满。古人讲的,千劫修相好。相好,是指佛的庄严,佛的舌根清净,可以演说各种法音,而且九法界的众生,听了佛的法,都能纷纷获得利益。这也是佛的庄严相的一种。

你看佛菩萨,都特别圆满,特别的富贵。不仅色身富贵,而且一出场,都是天女散花一样庄严。这代表佛果地的圆满。那禅宗中讲,见性成佛,这个佛不是究竟佛。虽然见性了,但还没有圆满,所以要修,要修多久了。累劫时间,总之是很长时间。

那要如何成就最圆满的报身呢,就要学习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的方式。每一尊的名号,就可以看出他因地是怎么修行的。狮子奋迅代表智慧,具足万行,代表修福报。所以是福慧双修。这个可以给如何修福报一些启发。

福报要修的比较广博,千万不要只局限在一点。广义来讲,是菩萨六度万行。那我们狭义来说,就是布施。那布施,也不要只是局限在某一点。或者你认为放生最重要,你就只放生。那你就只是具足一行,而不是万行。那要怎么样?你看菩萨的宝冠,为什么会珠光宝气,就是他因地时修行,修了很多行。

以后我们相续的,给寺院建佛像,造佛像会让你色身庄严。也要造庙宇,造庙宇,下辈子就有房子住了,而且住的很舒服。不是每个人都有房子住的。那也会造钟鼓,造钟会让人声音很好听,别人听到他声音都很欢喜。那也会供养僧人,和僧人结缘,下辈子你要是出家了,你身边跟着都是僧人。没有出家呢,遇到问题,也会有师父帮你。那要给寺院送米,那以后去哪里都有的吃,不会受到饥饿的苦。也会供灯,以后眼睛就明亮。当然,种种的布施,都要培养。

在因地修行时,许多事情都要做。这样子缘分就很广大。而且呢,结缘的范围尽量广一些。上次去峨眉山,一比丘尼去几个女众道场,一直挂不上单。她就很认真的忏悔说:前辈子没有和这里结过缘,福报小,所以单也挂不上。

我走了许多道场,发现这个结善缘太重要了。尤其是去寺院,能吃上饭,和师父聊聊天,这个真不错。这些我觉得不是偶然的,这都是过去有种过善根吧。你看,菩萨百千万尊,就只有几尊和我们缘分很深,像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弥勒等。因为这些菩萨在因地修行时,和人结过缘分。

古代的禅师,都特别喜欢去行脚。去走陌生的地方。你去行脚,路上会遇到许多问题,出家人身边没有带很多钱,他出门都要住在庙里。你要能住的进去,就代表自己过去有这个善缘,有这个福报。要是没有吃,也没有住,那只能忏悔自己没有福报了。因为你是修行人,不能抱怨,越抱怨只会越糟糕。那只好忏悔。所以,这时你会更体会到福报,还有善缘的重要。

第二个,你结的善缘要广一些。佛是名闻满十方。天上天下都知道佛,是因为他的善缘比较广。比如近代许多修行人,可能他的缘分,就是自己一方土地,一个村落那么多。那有的,是满中国大陆的善缘。像HT法师。他的缘分就比较广大了。这也是累劫修来的。所以我们供僧,不仅要供给佛教名山,以后也要供养给全国许多大丛林,就是和他们结缘。

这个缘分,不是一天培养培养的。也许你讲法,讲的比HT法师还好,但人们听的就比较少。那是因为他跟你有过去的缘分。他们过去结过善缘,所以见了就特别欢喜。缘分的力量,大过思维的力量。

缘分要结的广大一些。佛和凡夫的区别,就在于凡夫心量很小。心量越大,就容易接近佛。佛的心中装得下九法界的众生。我们凡夫心中,只有自己的家庭眷属。心量就无法打开了,那缘分也结不大。有的家庭,这辈子是眷属,下辈子一样是眷属,因为他缘分只有这么多。生死轮回就如此。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缘分       广一些)(五明学佛网:缘分       广一些)  

 蔡日新居士:禅家悟道因缘分类释例 

 其它:缘分·功德·共同体——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李 

 仁焕法师:缘分、忏悔与感恩 

 仁焕法师:因果与缘分 

 心律法师:珍惜缘分 

 心律法师:你怎么看待夫妻缘分?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魔事因缘分第七十二 

 传喜法师:佛法靠缘分和信心得解脱——传喜法师与朝圣信众云 

 法藏法师:看懂缘分相信因果 

 宗舜法师:好茶是一种缘分(《嘉人》杂志访谈) 

 传喜法师:佛法靠缘分和信心得解脱 

 鼠与佛教也是“缘分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