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为何没有孝心


   日期:2014/11/11 5: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很多朋友在接触传统文化教育后,逐渐对传统文化生起信心和欢喜心,乐于随学随行。但是也常有朋友内心还是障碍重重,苦于无法让传统美德之首要——行孝之心切实融入自心,让传统文化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产生真实的受用。这种对善知识迫切的向往,令人欣慰,这也正是德行教育的魅力所致,唯有唤醒人们本源处良善的灵性,才是人生获得幸福获得快乐的保障。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为人道之切要。《孝经》亦云:「人之行,莫大于孝。罪莫大于不孝。」但是,由衷地从内心生起孝心,力行孝道,并非人人轻易能至。贤能的古德似乎早已预见了后人的迷茫,在《德育古鉴》中为我们总结了不能行孝道的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个是「娇宠」。过于被娇宠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很难生起孝心的。别看小孩儿小,但是他们心里很清楚,擅于察言观色,长辈这次放纵他,下次他就更肆无忌惮,日子久了,恶习也就慢慢养成了。现在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老人,明明看到孩子在做坏事,比方随地小便,毁坏花草,还认为这是孩子的天真,甚至笑脸相对。还有一些做父母的,不能正视孩子耍的小心眼,明明是一件应当制止的事情,却在孩子的撒泼胡闹中妥协,放弃正确的判断,这样被宠坏的孩子,日后孝心是不容易生起的。

第二是「习惯」。成长中养成的坏习惯,也会令子女生不起对父母的孝敬之情。父母虽然对子女有很大的恩德,可是做子女的常常感受不到。因为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思维这方面的内容太少了,也很少感念父母的恩德。相反子女平常对父母说话粗鲁,怠慢,父母如果不管,时间长了,便敢冲撞父母,和父母对着干,久之就形成顽固的坏习惯。自己内心的无明愚痴,也会障碍孝心的苏醒。

第三是「乐纵」。只管自己贪图享受,嫌弃父母多事。很多子女长大独立后,渐渐不需要父母照顾了,就把父母支得远远的,生怕父母妨碍自己的生活,这也是生不起孝心的原因。

第四是「忘恩、积怨」。「夫恩,习久愈忘。」父母对子女的「恩」,时间长了,很容易忘掉。「怨,习久愈积。」怨,反而时间越久越易累积。做父母很不容易。母亲怀胎后,吃饭不舒服,睡觉不舒服,翻身不舒服,喝凉水不舒服,喝热水也不舒服,走路不舒服,弯腰也不舒服等等。母亲一直承受着孕育后代的这个躯体,整整十个月的煎熬,把子女生下来后又要照顾子女的吃喝拉撒。含辛茹苦抚养长大,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子女,青春、财富乃至健康。甚至有的父母为了子女过得好,还造下种种罪业。在世间,父母之恩是对子女最大的恩赐。但是却常常被忽略淡忘。试想,我们自己饿时,人家给我们一碗饭,很容易就会感动,但是对待供养我们衣食的父母,却经常抱怨嫌弃,认为父母对我们的一切都理所当然。这样的心理,也是难以生起孝心。

第五是「私财」。钱财总希望自己拿着才最放心,最好父母的钱也能给自己。「财足则忘亲,财乏则觊亲,求财不得则怨亲。」钱财富足时就把父母忘了,囊中羞涩时,总希望从父母那里拿点,如果父母帮不上忙,就抱怨父母没本事、穷酸。如此之心,又怎能行孝呢?

第六是「恋妻子」。「有美味钱财,欲以娱妻宠子;有良辰佳会,欲以拥妻抱子,而悦亲之念遂微也。」 夫妻好和,固是一家乐事,然当自己襁褓之时,父母养育之苦,妻子又在哪里?如今父母待到儿子成人,娶得媳妇,不胜欢喜。但儿子娶妻养儿后,耽著自己的小家,而忽视父母者时常有之,有此自私心当然障碍孝心的生起了。反之,「恋丈夫」也是这个道理。

第七是「争妒」。虽然无论什么样的儿女在父母心中都是一样的,但是从外相上看,似乎我们孝顺父母多一点,父母就爱我们多一点;我们逆着父母,相对来说爱就少一点。总是在自己的得失问题上斤斤计较,在看待父母对自己子女的问题上,猜疑父母是否偏心,对兄弟姐妹心存嫉妒,这样的心理,也会令我们生不起行孝的真心。

《德育古鉴》对不能行孝道者深入精辟的归纳,正是古德对我们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也是对世人心理深刻的剖析,我们理当好好以此比照自心,从问题的根本处来反省自己,这样才能真正生起无伪的孝心。行孝不能等,诚如文中所言:「生身父母一去不返,上天下地寻觅无门,悔何及矣!危乎危乎!」借此,将古德之教导,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勉,愿天下子女都能闻思古圣先贤之教诲,广行孝道,家中老幼和睦团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孝顺       家庭)(五明学佛网:孝顺       家庭)  

 惟觉法师:如何创造美满的家庭生活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五章 家庭亲情 

 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第三篇 随缘经营家庭 

 悟光法师:密教思想与生活 密教与家庭生活 

 于凌波居士: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其它法师:如何处理家庭危机(大愿法师) 

 仁焕法师:家庭伦常道德是根本 

 仁焕法师:家庭果报现前 

 仁焕法师:佛法与家庭 

 仁焕法师:家风好家庭才好 

 仁焕法师:孝顺父母是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