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修道必须要专一其心


   日期:2014/11/21 21: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拜佛的时候,必须要恭恭敬敬,不可以东看看、西看看、前望望、后望望,不可以这样。你这样,那就是没有诚心,没有专一。

你拜佛就一心拜佛,持咒就一心持咒。好像我们在佛堂这儿拜佛、诵咒的时候,不要听见楼上有一个什麽声音,心就跑到楼上去了;楼下有一 个声音,又跑到楼下来了;街上有一个声音,心又跑到街上去了;门有一个声音,心就跑到门那儿去了,不可以这样跑。

不要管閒事,因为你拜佛比什麽都重要;你诵经、持咒也比什麽都重要。除非特别叫你管理事情,你再去管理事情;没有叫你管理事情,你不 要管閒事,这样子你就能专一,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佛,真正地礼拜佛。

真正的专一,就是用一个心来拜佛、来诵经、持咒,才能有感应道交的力量。所以各位说:「我拜了这麽多佛,念了这麽多经,持了这麽多咒,啊!我修行了这麽多年,一点什麽成就都没有!」你想要成就什麽?你在那儿拜佛,尽打妄想,尽想入非非,一边拜佛,一边打妄想, 一边管閒事,这怎麽会有感应?

所以修道必须要专一其心。我以前对你们说过,我读书的时候,在我的旁边或者有打鼓、打钟的,都不能扰乱我,我不被这个钟声、鼓声 所转,能专心致志来读书。那麽说这钟鼓的声音,我是不是听不见呢?不是的,也听得见,但是就不被这种声音摇动读书的心。

我们现在拜佛,也应该这样,一心拜佛,不被其他的閒杂声摇动我们的心。拜佛的时候,应该念这几句偈颂: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诸佛菩萨影现中

我身影现诸佛前

头面接足皈命礼

「能礼所礼性空寂」,能礼就是指我们,我们现在是一个能礼拜诸佛的众生,我们「所礼」拜的就是十方诸佛,我这个能礼拜的众生和我所礼 的十方诸佛,这两种都是空寂的。那麽说:「空的就不要礼萝!既然空,还要礼他做什麽?」不错,本性是空的,无为是空的;但是你想要证 得无为法,先要从有为上做起。

所以你没有证到空寂这种空理的时候,不可以说:「既然空,我也不要礼佛了,佛也不要受我的礼,这本来都是空的嘛!」本来都是空的,这 是真空;但是你要从妙有上著手,你要礼拜,所以这叫「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虽然性空寂,但是中间可有一种感应,这感应道交是不可思议的。你这儿礼佛,佛受你的礼,你增加你的福慧,这是感 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我这道场就好像帝释天的宝珠,这宝珠什麽都会现出来,「诸佛菩萨影现中」,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法身的影都会在这宝 珠现出来。

「我身影现诸佛前」,我现在在这儿拜佛,我这身形、这个影就现到十方诸佛的面前,所以你供养一佛,也就是供养一切佛了;你供养一切佛 ,也就是供养一佛。那麽我的身体和诸佛的身体都互相在这宝珠现出来。

「头面接足皈命礼」,我的头面和手都接到佛足上,我一心皈命顶礼。

在拜佛的时候,要诚心诚意来念这几句偈颂。你拜哪一尊佛,就加上哪一尊佛的名字,譬如我拜释迦牟尼佛,就说:「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 影现释迦前,头面接足归命礼。」你若拜观音呢,就说:「观音菩萨影现中,我身影现观音前,头面接足皈命礼。」

在拜佛的时候,你若能专一其心,那个感应道交就不可思议。所以无论哪一位在念佛时,就要像一个念佛的,不要各处看,无论哪里有动静、 有声音,都不需要管它,就是不管閒事。

那麽念佛时要专一,拜佛时要专一,供养佛时要专一,你诵经的时候也要专一,持咒的时候更要专一。所以我们这儿诵经持咒,旁边有什麽声 音,我们都不知道,那就是得到「持咒三昧」了。你说这麽多年也没有得到什麽感应,你那儿尽打妄想,怎麽会有感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专一       修道)(五明学佛网:专一       修道)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1.修道与降魔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陆、居家修道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修道须开般若慧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修道观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初心修道中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道必然会有境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生理与修道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自我反省就是修道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修法与修道的区别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修道与观想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如何见道修道证道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