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拥有一颗惜福和布施的心


   日期:2014/12/11 18: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富人一席酒,穷人半年粮。”当我们享受着极大富足的时候,我们应当怀有一颗惜福的心,常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并将自已所珍惜下来的财富布施给那些依然处于饥寒交迫中急需救助的人,我想这种布施所带给人的快乐,远远不是自己独自享受物质财富所能比拟的。

文/善财佛子
    

一个人活在世上,不管家境的贫富,也不管地位的高低,都应该要有一颗惜福的心。要知道福不能享尽,福如果享尽了,后果就会十分可怕。曾经看过这么一首诗中写道:“处世持家年复年,总须虑后更思前。”这并非是要人们斤斤计较,而是提醒人们,生活之路无常而多变,幸福很可能在明天就消失殆尽,所以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千万要记得珍惜。    

我们一旦放纵欲望,把幸福享用殆尽,那么幸福快乐的源泉就会枯竭。我们所说的惜福一是要爱惜自身,无度的放纵,必然会使身体过早衰老,染上疾病;一是要惜物,对一针一线,乃至一碗米饭都要有爱惜之心,这样才不会物品浪费。想一想一碗饭吃不完,便把它当作垃圾倒掉,这是莫大的浪费。或是吃不完也要塞入口中,这样做同样不是惜福,势必伤害身体。另外,我们还要珍惜纸张、水电等周围一切为我们造福的事物,时常保持一颗爱惜之心。每一件物品的生产都是需要投入精力和财力的。不爱惜这些东西就是不爱惜自己。    

在佛门之中,有许多祖师大德都非常注意惜福。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做起,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弘一大师就是一位惜福的典范。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为什么呢?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受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样啊!   

假如你用惜福的心对待友情,那么你会拥有很多朋友,每个人都会带给你快乐,你永不会孤寂;假如你用惜福的心对待亲人,对待家庭,你就会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从这外角度讲,惜福其实也是一种权衡。   

 当我们处在失业、失学、薪资低下、工作环境郁闷、大气污染、路途遥远、病痛折磨、生活压抑、事业不顺、遭人误解、辛苦劳累而没有回报等等困境之中的时候,也许会报怨命运的不公。但少欲知足,想想我们依然拥有信念,拥有关爱,拥有遮风避雨的地方,拥有填一填肚子的东西,拥有阳光,拥有希望……而且在所有的困苦和烦恼之中,又无不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美好,我们又何不心存感激,视挫折和困苦为理所当然,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而振作精神奋斗呢?    

“富人一席酒,穷人半年粮。”当我们享受着极大富足的时候,我们应当怀有一颗惜福的心,常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并将自已所珍惜下来的财富布施给那些依然处于饥寒交迫中急需救助的人,我想这种布施所带给人的快乐,远远不是自己独自享受物质财富所能比拟的。    

拥有一颗布施和惜福的心,我们就会时时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感恩。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对生活多一分知足,少一分抱怨,你才会活出生活的多滋味。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惜福       布施)(五明学佛网:惜福       布施)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六觉知 布施平等觉 

 惟觉法师:布施 

 惟觉法师:布施的利益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知足惜福谈衣着 

 成观法师:修福、惜福与檀波罗蜜 

 成观法师:修福、惜福与擅波罗蜜 

 许智铭居士:谈二王的布施功德果报观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陈坚教授:无畏布施:“人间佛教”的虚云模式 

 高明道老师:布施 慈心 为善 离欲 

 宽运法师:何谓布施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6 布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