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如何面对多灾难的时代


   日期:2014/12/12 7: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业力甚大,能敌须弥」,又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弟子应以怎样的心态,看待时代的变化,这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课题。尤其近两年,世界各地都充满了爆炸性的危机,我们必须要明了。明了是智慧,有智慧还得要有功夫,而修行总原则不外乎「看破、放下」,守住此原则就能心安得。

我们要知道,时局无论怎样动乱,这是众生无始劫来累积的业力。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琉璃王灭释迦族时,世尊看在眼里也无能为力,他对弟子们说,这是业力使然。过去生中所结的怨恨,冤冤相报非常残酷,而我们将来可能看到比琉璃王灭释迦族还要残酷不止千万倍的事情。

学佛是学觉悟,觉悟与不觉悟的人不相同。不觉悟的人遇到这些事情,就会忧虑、恐惧,想避免这个灾难;觉悟的人则不然,他了解前因后果,绝不做避难想。面对此事,心地坦然,不惊不怖,尽心尽力做好本分之事,就是读经、研教、念佛、断恶修善,只要有一天时间,就积极认真努力去做。若灾难临头也无恐惧,对将来清楚明白,自己会转移到好地方去。缘分殊胜的,会从这浊恶之世,转生到极乐世界;缘分差一点的也会生天。生命是永恒的,没有生死,只是转变而已。觉悟的人希望自己的转变,愈转愈殊胜;而迷人则是愈转愈苦,在十法界里往下转,觉悟的人是往上升。

平常就要用功夫,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根尘相接触时,断自己的贪瞋痴慢。顺境没有贪爱,逆境没有厌恶,因为顺逆境界皆是自己的业报。过去今生所造的一切善业、不善业,果报现前,自己应当承受。迷人受果报,有苦乐忧喜的感受;觉悟人受果报,心地清净平等,如如不动。果报现前,若能「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便不生烦恼,智慧增长.

惠能大师当年见五祖时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就是因为他真看破、真放下。看破是明了事实真相,放下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故能常生智慧。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都如此,就是真功夫。若再能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就是彻底的觉悟,不但永脱轮回,也永脱十法界,在大乘法里,真正取得最殊胜的成就。

一般学佛不能成就的障碍,就是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起不善的心,动不善的念,固然不好,但起善心、动善念也不好。因为起恶心动恶念,造的是三恶道的业;起善心动善念,造的是三善道的业,还是无法超越轮回。可是佛又时常教导我们要「断恶修善」,这有没有矛盾?如果你能真正明了佛的意思,就没有矛盾。因为佛所说的善,不是善恶之善,善恶之善是相对的,相对的是轮回。佛所讲的法不是相对的,是善恶两边都离开,这才是真正的善。

《坛经》有一段能大师对惠明的开示。惠明是四品将军,跟随五祖出家,他是军人,性情急躁,动作粗鲁。能大师离开黄梅之时,有一群人去追赶,想抢回衣钵,结果被惠明追上了。能大师将衣钵摆在一块石头上,自己藏在草堆里。惠明见到衣钵在那里,却无法搬动,于是大声叫道:「我是为求道而来,不为衣钵。」惠能大师听到此话,从草堆里出来。他要求能大师传法给他,能大师教他完全静下来、定下来,什么都不要想。过了一会儿,能大师问:「不思善,不思恶,此时,哪一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经惠能大师这一问,他就开悟了,明心见性。他在黄梅天天接受五祖的教诲都没有开悟,而这一句话就将他点醒,这是因为此时他发的是诚敬之心。因此,到一念不生之时,就是开悟的边缘,有人一点,无明壳就破了。

我们今天修学的困难,在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放下。若彻底放下,几分钟的时间,有人给你一点,或说不定是什么因缘就能开悟,可见妄想、分别、执着是大障碍。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我们被这三种烦恼障碍了自性,生生世世搞轮回业不能出离,原因在此。因此,只要一放下,天下太平,正是能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觅生死都了不可得,这是真实话。《般若经》云:「一切法不可得。」不但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不生。若见到一切法不生,就证得无生法忍。《仁王经》讲,无生法忍是七地、八地、九地的菩萨。证得无生法忍,就能真正见到世出世间一切法不生不灭,当然不可得。这个现象就在我们现前,可惜我们看不出来,而无生忍的菩萨看出来了。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梦幻泡影是讲现象不可得,如露亦如电是讲现象存在的时间,如电一般短暂。电是闪电,其实闪电的时间还是很长,有两、三秒钟。佛在那个时代,大家感官中感触到的,闪电是最快速的,因此佛用它做比喻.

我们现在用光速来比喻,光速一秒钟三十万公里,我们讲十分之一秒、百分之一秒、千分之一秒、万分之一秒、亿万分之一秒,大家好懂。譬如我们使用照相机,一般的快门是六十分之一秒、一百二十分之一秒。若是照飞机、照活动的物体,通常用五百分之一秒的快门。好比飞机在天上飞,你拍照下来,它是静止不动的。从这个概念上体会不生不灭,它存在的时间极其短暂。这个现象存在的时间,真的是亿万分之一秒,生灭速度转变之快,我们无法想象。八地菩萨是不动地,他才能见到一切法生灭的现象。其实这个不生不灭还是有生灭,是生灭太快了,几乎生灭同时,见不到生灭的现象,所以说不生不灭,这是事实真相。

了解事实真相之后,万缘就放下了,因为一切法不可得。得失的念头没有了,然后在世间与诸佛如来一样随缘;随缘多自在,没有得失,没有生死。再进一步说,没有垢净,没有断常,也没有来去。《中观论》讲的「八不」,完全是事实真相,就在我们眼前。菩萨有智慧,看得清楚;我们凡夫愚痴,不了解事实真相,面对境界起心动念,胡作妄为,造无量无边的罪业而感受苦报。这些果报是业力显现出来的,佛不能度,佛无法救;佛能度、能救的,就是把这些事实真相,为我们说清楚,让我们觉悟,我们也入佛境界,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因此,佛度众生,仅是教学而已。

佛对众生的慈悲,可以从「四悉檀」来了解。无论何时何处,接触一切大众,你有慈悲心想帮助,就是用四悉檀的原则。第一、「世界悉檀」,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第二、「为人悉坛」,念念为他人的利益着想,让他欢喜,这就是佛家常讲的「先以利欲勾,后令入佛智」。这两条就是用利欲来引诱他。第三、「对治悉坛」,关系建立了,信心建立了,成为好朋友,他有毛病,你就劝导他,用方法对治他的毛病,帮助他断恶修善,破迷开悟。第四、「第一义悉坛」,帮助他圆满成佛。现今第一义悉檀,就是劝他「深信净土,念佛往生」。

我们第一次与人接触,第一个目标是让对方生欢喜心,然后是无条件的布施供养,先不要讲过失。帮助人要有方法,佛的方法巧妙极了,这是真实智慧,善巧方便,我们应当要学习。

面对再大的灾难,处之泰然,清清楚楚。我们要有慈悲心,不能舍弃众生,要尽心尽力去帮助,能帮助多少就帮助多少,功德就是圆满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面对       灾难)(五明学佛网:面对       灾难)  

 其它:坦然面对人生的无常(张家提) 

 杨云唐居士:勇敢面对烦恼 

 惟觉法师:面对疾病 

 惟觉法师:如何面对顺境与逆境 

 楼宇烈教授:面对当今科学时代 佛教定位何在? 

 净界法师:你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寿命的问题 

 成观法师:佛教徒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 

 法界法师:如何面对和处理黑能量 改善自己的处境 

 开愿法师:日益增多的“灾难”前,我们应该怎么办 

 开愿法师:如何正确地面对我们的世界 

 梦参法师: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 

 明奘法师:灾难,是人类的公共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