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中辈往生之因缘果


   日期:2014/12/12 14: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这一段中辈文同样有因缘果。

  中辈行者在平生,造作什么样的因呢?

  “愿生彼国”——就是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虽然不能够舍俗出家,但是也要发菩提心,这很重要。

  那么中辈品的行者修因,在经文举了许多,除了“愿生彼国”、“发菩提心”之外,仍然跟上辈品一样,有:

  “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所以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三辈的行者是共通的。

  “多少修善”,这一句是“断恶修善”的意思,为什么讲多少?因为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不要断恶修善啊?要。就你的能力尽量去做,叫做“多少修善”。阿弥陀佛虽然很慈悲,对于善人恶人念佛,都同样慈悲平等救度,但是阿弥陀佛,见了善人念佛心欢喜故,见了恶人念佛心伤心故,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我们要做给阿弥陀佛欢喜还是伤心啊?欢喜!对啦。

  你们当父母的人,如果见了自己的子女造恶,你们就会很伤心,行善你们就会很高兴,对不对啊?所以阿弥陀佛也是一样啊,希望我们众生断恶修善,不论修学哪一法门,都一定要断恶修善,才能跟诸佛教法相应,也才能跟自性真如相应,也才能跟求生净土相应,也才能跟六字洪名相应。

  底下讲“奉持斋戒”,不论出家人、在家人,都要持守戒律。六度万行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种种的修行。持守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就是规范我们身口意三业,借助佛陀在戒经的开示制戒、戒相,让我们三业因为防非止恶,而越来越清净。当我们越来越清净,我们自然跟念阿弥陀佛名号,就越来越相应。

  犹如一个杯子,杯子如果里面脏了,我们要倒进去开水之前,一定要先把脏掉的杯子洗干净,对不对啊?才能倒开水进去让我们喝水,如果杯子很脏不洗掉,你不敢倒开水进去,就算倒了开水进去,你也不敢喝。

  所以我们身口意三业,经过持戒而慢慢的清净,自然我们名号六字,在心中起了作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受,让我们往生决定,所以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要好好的持守戒律。

  底下讲“起立塔像”,“起立塔像”就是建塔造像,“塔”是佛塔,“像”是佛像,佛塔是安置佛陀与佛弟子舍利子的地方,如同现在我们四会六祖寺,现在正在举行供奉佛陀舍利子与佛弟子舍利子法会。所以当我们瞻仰礼拜,佛陀与佛弟子舍利子的时候,我们因为恭敬的顶礼膜拜,会增长我们的福慧,进而从佛陀与佛弟子的舍利子,知道原来佛陀与佛弟子,在因位修学戒定慧,而得到舍利子这么殊胜,所以我也要效法佛陀,好好的用功修行,让我也能够得到戒定慧,了脱生死。

  因为勤修戒定慧的目的,就是为了息灭贪瞋痴。所以“沙门”的意思,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纵然是在家人也还是要透过,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让自己与菩提相应,每天迈向西方,不要再继续受,六道轮回的生死大苦。所以中辈品的众生,在修因“起立塔像”这一点,是大家很容易做到的。

  “饭食沙门”指的是四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出家众,在家人以四事供养出家人,可以增加福德,让自己越来越有福报,所以世尊在经典许多的开示,劝勉在家人四事供养出家人,修福。修福当然就有福。一个有福报的人人生的过程,不论世法佛法都会平安顺遂。没有福报的人,经常发生许多不如意的事情,纵然非常的用心工作上班,也因为福德不足,所以赚的钱不能守住。通常有很多意外产生,让自己赔了许多的钱,所以不论出家在家,都应该好好的修福。

  世尊在《观经》教导我们,净业行者要修学三福。三福第一福、世福。第二福、戒福。第三福、行福。世福就是世间的福报,戒福就是小乘的福报,行福就是大乘的福报。

  世尊在《观经》说:

  第一福、世福。有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第二福、戒福。有三句“受持三规,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第三福、行福。也有四句“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所以我们如果每天好好的根据《观经》三福修学依教奉行,你就越来越有福报。

  三福讲第一点就好,“孝养父母”,念佛人要不要孝养父母啊?当然要。不但是念佛人要孝养父母,就算没学佛的人都要孝养父母。世法说“百善孝为先,万恶YIN为首”,父母生育、养育、教育的恩德,比山高比海深,当然要孝顺父母啊。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告诉我们如果不孝养父母,犹如披着人体的畜生。善导大师是唐初时代的人,是阿弥陀佛示现一位了不起的祖师,阿弥陀佛示现的善导大师讲这样的话讲得很重,可见祖师希望我们净业行者要孝顺父母,跟世尊在《观经》的劝勉,都同样非常的悲心。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修福,修福的人有福,往生西方中辈品位。

  底下讲“悬缯燃灯”,“缯”是天盖的一种,是庄严佛堂或佛像的器具,燃灯不论以什么样的灯,佛灯、莲华灯或者油灯,或者蜡烛,或者各式各样的灯火供佛,这也有有福报。以幡、盖、伞庄严佛菩萨,以灯庄严佛菩萨,这可以为我们带来福报。

  底下讲“散华烧香”,散华烧香指的就是以华香供佛。

  为什么今世长得很高大,很庄严?就是因为过去世以鲜花供佛。今生为何声音悦耳动人?就是因为前世以钟磬布施三宝。这是因果。今生为何长命百岁?因为过去戒杀放生。今生为何短命多病?因为过去杀生害命。今世为何长得矮小?因为经常说人是非。今世为何长得高大?因为经常赞叹别人。这是因果报应。我们的长相,乃至我们一切依正果报,都是有因的。如是因如是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相同的道理,我们造作念佛之因,就能得受往生之果。所以你想不想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成就菩萨啊?想!就要念佛对不对啊?

  中辈讲到修因有九种:

  一、愿生彼国。

  二、发菩提心。

  三、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四、多少修善。

  五、奉持斋戒。

  六、起立塔像。

  七、饭食沙门。

  八、悬缯燃灯。

  九、散华烧香。

  修了这九种因,临命终的时候得到什么样的缘?经文世尊跟我们讲“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

  上品的行者往生的临终,阿弥陀佛现报身佛迎接。中品的行者往生的临终,阿弥陀佛现化身佛迎接。

  经文有讲到“无量寿佛,化现其身”,有没有?(众答“有”)。

  阿弥陀佛化了无数的化佛,现前迎接中辈品的行者,所以品位越高佛菩萨来迎接,身份越高、人数越多,所以我们当然要好好的修行。求上品位不求下品位,对不对啊?最好能求生报土不在品位之中。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一刹那间相好光明威神功德,如观世音菩萨,如大势至菩萨,如阿弥陀佛。

  好!信愿来请问诸位女众菩萨:“你想不想象观世音菩萨,那么漂亮啊?”(众答“想”)。

  想的人请举手!那要不要念佛啊?你念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像观世音菩萨那么漂亮。

  请问男众菩萨:“你想不想象阿弥陀佛这么潇洒啊?”

  男众怎么都没有声音,回答都是女众,像阿弥陀佛那么庄严那么潇洒,要不要念佛啊?(众答“要”!)

  对!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都乘着阿弥陀佛愿力,证悟跟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样的相好光明。佛有三十二大丈夫相,有八十种随形好,有无量的庄严。

  〖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来修心养性〗

  我们在人间出生为人,你我不论出家或在家,虽然同样具足五官。可是五官的长相,有没有一样啊?不一样。人面不同,各如其心。因为我们的心不同,所以我们的长相不同。有的人长得庄严,有的人长得丑陋,因为心境的好坏差别。所以有美丑的不同。

  所以我们是不是要让自己漂亮,先要从内心庄严做起对不对?当我们的内心念佛那就庄严了,当我们的心迈向菩提学习佛法,心越来越漂亮,我们的外相也会越来越漂亮。当我们认真的念佛、拜佛、守戒、断恶、修善、诵经、持咒、朝山、拜忏、放生、布施,那你因为心越来越漂亮,你的长相也会慢慢的改变。一个内心经常安住于佛法的人,几年之后他的面貌改变了,看起来越来越光鲜,看起来越来越庄严,看起来越来越慈祥,看起来越来越好看,因为心美了外相就美了。对不对啊?

  犹如我们看外在的环境,实在是因为内心的心境影响,所以心中有爱处处皆美,我们心中经常有阿弥陀佛的名号慈悲爱心,我们看一切人都会很可爱,对不对?如果一个念佛人,跟张三也合不来,跟李四也合不来,跟王五也合不来,跟毛六也合不来。看到张三“哼!真讨厌。”,看到李四,“哼!也很讨厌。”,看到王五,“哼!也很讨厌。”,看到毛六,“哼!也很讨厌。”……

  那就是谁最讨厌了?自己。自己的心一点都不漂亮,自己的心一点都不美,所以你看到很多很多很不顺眼,所以你的内心病了。所以要从自己的内心改造改变,对不对啊?

  用这句名号来修心养性:“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看到一个人他眼睛一只眼瞎了,你看到他“一目了然”:“哇!这个人只剩一只眼睛,可是看起来也很可爱。”因为你心中有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看到一个驼背的人:“他驼这个背怎么驼的那么漂亮,怎么驼的那么可爱。”因为你心中有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当你在斋堂用餐,大寮的发心菩萨,因为烹饪的时候,不小心看走了眼,本来是要放糖结果放错了,放到了盐巴,当你夹这口菜吃下去说:“哇!怎么那么咸?”如果心中没有佛的人,他一定就开始念人家二句话,甚至跟厨房这些发心义工菩萨,讲了一句不客气的话:“现在盐巴很便宜吗?不然怎么这么咸呢?”可是心中有佛的人他不会这样:“哇!原来咸也咸的这么好吃。”因为心中有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对不对啊?所以要不要借着阿弥陀佛来庄严自己啊?

  〖开显自性〗

  中辈品的行者,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呢?“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自然具足无量的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慈悲、无量的神通、无量的道力,所以我们只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够开显自性,我们的自性具足如来智慧德能。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法宝坛经》说“自性能生万法”,“一切法都从自性所生”。所以我们六祖寺,如果大家是参禅的行者,你一定要好好的把《六祖坛经》体悟,然后照做进而开悟,然后修道进而断惑然后证真。那从《六祖坛经》六祖慧能大师的开示,我们知道一切法都从自性而生,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那我们的心生五欲或生三宝,都在自己一心。你可以追求五欲,你可以追求三宝。所以我们为什么进入佛门,来皈依三宝,修学佛法,不论你参禅或是学净,或是学任何法门,因为三宝会带我们光明,带给我们幸福,带给我们美满,带给我们快乐,对不对啊?因为五欲会带给我们轮回,带给我们痛苦,带给我们黑暗,带给我们堕落,所以我们当然要舍离五欲,皈依三宝。

  你为什么要到我们六祖寺来参与盛会,顶礼膜拜佛陀的舍利子与佛弟子的舍利子?为什么要进入念佛堂来一心念佛?为什么要来听闻信愿讲经说法?你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成就菩提,不要再继续生死轮回。

  所以你的心要生出什么样的念头呢?从自性当中念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的名号,是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以古佛的真心,称性发愿,称性修行,不论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从真如称性起修,所修的点点滴滴的功德,都与本性相应,叫做“全修在性”,所以名号的功德,是真实、是无为、是无漏。

  我们虚幻的妄心所造作的罪业,没有实体,是不实的,所以虚妄的心所造作的罪业,如捕风捉影毫无实体,所以以阿弥陀佛真心所成就的名号真实功德,可以破除我们凡夫妄心所造的罪业。罪业是假我,名号是真我,罪业是不实,名号是真实。所以一真能破一假,一实能破一虚,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道理就在这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中辈往生       因缘果)(五明学佛网:中辈往生       因缘果)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一集 妙莲老和尚新春开示-因缘果报 

 惟觉法师: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 

 仁焕法师:“家”之因缘果报 

 仁焕法师:“家”之因缘果报 

 仁焕法师:堕落六道的因缘果报 

 仁焕法师:一切皆为因缘果报 

 法藏法师:因缘果 

 业力来了要接受,了解这是因缘果报 

 因缘果报,观察一个人的言行能预知其祸福! 

 益西彭措堪布:因缘果报,观察​一个人的言行能 

 宣化上人:狐臭是何因缘果报?如何减轻身上臭味? 

 宣化上人:白癞病、气喘病、三角眼等恶病,是何因缘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