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第2集)


   日期:2014/12/21 16: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请掀开经本,一百四十五面倒数第二行。实际上这个还不对,因为上一次只讲一个「观世音菩萨」,我们还从前面念起: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於时有佛。出现於世。名观世音。我於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这是一大段。今天,因为今能法师这一次也参加了万国道德会,我们一同到美国去开会,他寺庙里面的信徒为他饯行,他就一定要找我去,要我去跟他们结结法缘,所以耽误到现在才回来。他这个庙我第一次去,今能法师也是很难得的一个好法师,他们的信徒也非常的虔诚。这个学佛,他今天要我说几句话,我也跟他谈到这个问题,决定要明白佛法的道理,这一点是非常的重要。我们也谈到了佛法的弘扬,他也很重视佛教人才的培养,在今天的确是很大的一个问题。譬如在方法上来说,我们的确可以用电视,今天你们看的这个片子,我们这个银幕效果比较差一点,在普通电视机的效果比咱们这个好。这是前天录的,前天我们一天费了六个钟点的时间把这部经录下来,这也是赶著带到美国去。我们这次日期决定了,下个礼拜二我们去。所以从底下这个星期,明天我们还讲一次经,下个星期大概我要停两次,停两个星期。这两个星期当中,希望我们这里学讲经的同修尽量利用这个时间来学讲,或者是图书馆里还有几套录影带,你们到这个地方来听录音带也可以。此地有一部完整的《地藏经》,有一部完整的《六祖坛经》,其余讲大意的好像还有好几种。如果想听这套带子,我们这套带子带到美国,另外简居士那边他还保留到一套,所以我们还有一套。保留的那一套那是母带子,这套是拷贝出来的,原带子我们不带出去。所以你们诸位如果需要带子,简居士很发心,你们买新带子给他,他就替你拷贝。他也不收拷贝费用,但是一定要新带子,而且一定要进口的带子,他说台湾的带子他不要。所以你们拿带子去就可以,在图书馆就可以联络,替大家拷贝。

  我们从美国回来之后,我还是想一个星期利用星期三、星期四这个时间来录影,就是每一个星期我们录两次,一次两个小时,就录四个小时。他们那边有个同修也很发心,所有的录影带他们发心来供养,希望在三年当中录六百个带子。要按照这个进度,一个星期录两个,一年五十个星期,有一百个带子,三年可以录成六百个带子。以后我们的视听图书馆就名符其实,名符其实的视听图书馆。将来这个录影带,诸位家里有机器都可以借回家里去听,听完之后、看完之后再送还来。将来我们的带子有大带子、也有sony的小带子。现在我们录一次大概是录四个带子,同时录四个带子。如果要将来能力可能的话,再买两部机器,同时可以录六个带子。这是一个好消息,可以把佛法送到诸位家庭里面去。将来我们此地每个星期一定有一个时间,有一天的时间专门答覆诸位问题,就是你们平时在家里听,听了之后有什么问题,记下来,一个星期有一天我在这里答覆诸位问题。这是以后我们图书馆弘法所走的方向。今天我们继续来看这个经典。

  这一次到美国,诸位要晓得,我这么多年来所有这些会议我都没有参加,也没有人来找我。为什么?没有钱,大家晓得我没有钱,所以不找我。像今天今能法师一些徒弟就问他,师父,你这一次是不是人家邀请你们的?是!邀请的,不要花钱,他们出钱。邀请还要花钱,如果邀请的要不花钱,那大家拼命都争了,那真是会争得头破血流,邀请一定自己要有钱。所以说公家,像万国道德会、佛教会,它一分钱都不拿的,不但不拿钱,还要叫你捐助,除了你自己的费用之外,你还要捐助,这样才邀请你。所以我,大家都知道我没有钱,所以从来没有人邀请过我,也不会找我来捐助,晓得我没有钱。所以无论是国际会议、国内会议,我都没有分。

  我这次去是有另外原因的,美国那边的佛教,有很多大专同学,参加我们大专讲座的,现在在美国很多,每一次回到台湾来他都找我,希望我能够到那边去一趟,所以我也藉著这个机会去一下。我这个消息传到那里去,他们那边说要请我讲经,你想想看,跟著旅行团,这个大团体,六十多个人,节目都安排好的,哪有时间去应付他们,只能够在开会或者旅馆见见面,没有时间。因此我就录这个录影带,带这个录影带,这是临时匆匆忙忙录的,另外我们这个录音带我带六十片去,就是送给他们。同时我到那边去跟他们联络联络,如果那边这个方法要是可行的话,将来我们图书馆可以不断的把这个录影带寄过去,可以寄过去。

  寄过去,一年,我可以到那里去看情形,到那里去住个半个月、一个月。去干什么?专门答覆问题,采取这个办法,专门答覆他们的疑问。因为在那个地方讲经很困难,昨天我也给诸位说了,他们那边听经的人很少,工作很忙碌。所以我就想,把我们视听这个方式来推广,我到美国去做我们图书馆视听推广工作,去做这个工作去的,这是很有意义的一桩事情。这个开会倒是没多大兴趣,我们还是推展我们佛教的教学,帮助那边人来修学佛法,这是我们应当要做的。

  前面把「观世音」这三个字讲清楚了,这是非常的重要。今天要跟诸位讲的发心,这里说『我於彼佛,发菩提心』,「彼佛」就是指古观音佛,观世音佛,他的老师叫观世音,学生也叫观世音,我们要依照这个法门去学,我们也是观世音。此地这个观世音菩萨是等觉菩萨,我们现在是初学的,初发心的观世音,必定有感应道交,必定有感应,只要诸位真正的发心,发心非常之重要。发什么心?诸位就要记住,要发菩提心。说起菩提心,我们听的耳熟了,常常听,我们自己也会劝别人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做菩提心不晓得,那你怎能发心?

  这个「南无阿弥陀佛」弘一大师的墨宝已经印好了,印刷厂的人告诉我今天送来,结果我问的时候今天还没送来。但是他送了一千张送到沟子口。今天我到今能法师那里,我带了三百张送他们,每个人都送他一张。他要请我讲话,我第一次到那个地方去,我讲什么?我就讲南无阿弥陀佛,就讲这六个字,这六个字就是发菩提心。阿弥陀佛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量觉,无量觉是什么?就是经里面常讲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南无是皈依的意思,皈依怎么说?我们以往不觉,现在回过头来求觉,这就是皈依。从不觉回过头来,这是皈。依什么?依无量觉。

  所以菩提心,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话就是觉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觉心。觉是对迷说的,如果你在一切境界里面迷而不觉,那就不是菩提心;如果在一切境界上觉而不迷,这就是菩提心。所以这一点诸位要记住。佛经里面常讲正知正见,又常讲正知正觉,你看有很多寺庙的名字,正觉寺,台中就有个正觉寺,这些字样都是菩提心。而经里面常常告诉我们,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也是觉心,觉心必定是这样行事,不能上求下化这就不觉。菩提心,在《大乘信起论》里面跟我们讲的,马鸣菩萨给我们解释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在我们中国以往祖师大德们注解经论,差不多大多数都是依《起信论》的意思来解释菩提心。我们在讲席里面已经讲得很多,讲的虽然遍数多,诸位这个心还没发,换句话说,再讲几遍亦不妨,为什么?你还没发。什么叫做直心?我们现在这个心直不直?自以为很直、很正,很正直,那是自以为正直。所以菩提心的标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菩提心一发,给诸位说,你就开悟了、就证果了,为什么?我们晓得,菩提心现前的人,圆教初住菩萨,我们净土法门里面说得理一心不乱,这菩提心现前,由此可知,大彻大悟,觉而不迷了。事一心还迷,理一心不迷了,是圆初住的境界,别教初地以上的境界,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这样一说,诸位听了以后决定不可以生自卑自屈之心,一听,圆初住、别初地,那我怎么行,我差得太远了!我们不能生这个心,为什么?圆初住、理一心我们可以证得,人人都有分。不要这一听,吓唬住了,这个境界太高了,地位太高了,我们没有分。没有分那我们讲它干什么?我们既然在此地讲解,当然我们有分。纵然你是今天才来听经的,过去从来没有听过,你也有分,你要没有分,这一会的因缘你就遇不到,你遇到了就表示你有分,你过去世有这个善根福德,才遇到这个因缘。

  直心,怎样才叫做直?佛在《观经》里面他老人家自己讲的这个菩提心,他说至诚心,《观经》里面讲的这个菩提心讲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我们跟《起信论》一对照,彼此互相一注解,就明了了。什么是直心?直心是至诚心,至诚心就是直心。什么叫大悲心?大悲心是回向发愿心。诸位要记住,这不是一桩事情,发愿是一桩事情,回向是一桩事情,是两桩事情。发四弘誓愿,或者是依《普贤行愿品》发十大愿,十大愿王,要发愿。回向发愿这就是大悲心。这么一看,这个意思就很明显。可是至诚,又来问题了,怎样才叫至诚?至诚的标准是什么?诸位念曾国藩《求阙斋笔记》,那就是他的读书心得。你看别人总是心里要求圆满,什么事情都求圆圆满满的,曾国藩跟人不一样,他求欠缺,不要太圆满。所以他那个书房题的那个横额叫「求阙斋」,不是求全,求缺。为什么?满了后面就要走下坡了,你看月亮,月亮圆满了,圆满以后一天一天欠缺。求缺,缺的时候就一天一天增加圆满,这个意思好,也能看到曾国藩的学问。他在读书心得里面写的,什么叫诚?一念不生叫诚。

  暑假期间,距离现在不远,我们给大家讲过《了凡四训》。《了凡四训》里面有一段说,讲这个画符念咒,诚则灵。那个诚怎么讲?就是一念不生。画这个符,从这个一笔下去到这一道符画完成,心里面不起一个念头,这个符就灵。我们念咒也是如此,这个咒念下来的时候,从头到尾这个咒念得清清楚楚,里头一念不生,这个咒灵,如果你念这个咒,在里头打个妄想,这个咒就不灵,一样的意思。所以诸位要晓得,这个咒是愈短愈容易摄心,长会起妄想,起妄想就不灵。譬如念楞严咒,要求感应的话不如大悲咒,大悲咒只有八十四句,能够保持咒里头不打妄想容易,楞严咒太长,免不了要起妄想。大悲咒那就不及往生咒,为什么?往生咒更短。念往生咒,说老实话,不如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六个字,你念六个字里头不起一个妄念,你这六个字就有感应。你不要看到这六个字,不简单!你不相信你问自己,一面念南无阿弥陀佛一面打妄想,六个字都不行,都打妄想,你念那个大咒、长咒怎么会灵验?诚则灵,我们一天到晚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每一句里头都有妄念,这就是为什么不灵、为什么没有感应。这什么?修直心。

  我们学佛要想有真正的成就一定要修直心,为什么?这是基础。直心从哪里求?直心要从断除一切妄想执著上去求。就像昨天晚上我们在《华严经》里面所念到的,「远离一切妄想分别」,你要妄想分别不能远离,换句话说,你菩提心没有办法,不能现前。远离一切分别妄想,要晓得什么叫妄想、什么叫分别,把它搞清楚,真正放下。所以诸位把这几部大经合起来看你会开悟,那个经会注解这个经,这个经还会注解那个经,你才真正相信,这不是我们一般人胡造谣言,佛在经里这么说的。所以你多听听,意思就懂得。佛如是教我们,孔子公也是这样教我们。孔老夫子教我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发菩提心,格物致知就是远离一切妄想分别。你看看世出世间的圣人教给我们这个方法,一鼻孔出气,我们怎能不信?所以诸位要想开悟,要想证果,不得不遵循这条道路,认真的修学。这是讲的直心。

  第二讲深心,深心,《起信论》也讲深心,《观经》里面也是讲的深心,深心是什么?深心是好德好善之心。所以诸位要晓得,好德好善世间人有,小乘也有,外道也有,大慈大悲人道也有,人天有,小乘有,外道也有,唯独那个直心没有。三心统统具足才叫菩提心;没有直心,单单有深心、有大悲心,不叫做菩提心。由此可知,称菩提心,直心是第一,是基础。就是一切凡夫、外道,他们统统都没有直心。直心最难!直心是真诚,真诚太难,我们要特别重视这一点。你要想真,那就要离妄,要想诚,就要离一切虚伪,才能够做到菩提心的根本,也就是成佛作祖的基础。这个深心就是好善好德,刚才讲了,一般常人也有。常人虽有,那个好善好德其目的在哪里?为名或者是为利。他好善,希望大家称他某某人是大善人,选举好人好事他就可以被选上。如果为这个来行善,这个善不是真善。我们看《了凡四训》里面讲的,善有真有假、有半有满、有大有小,他一共说了五对,十个境界,可见得深心是有层次的。譬如说从圆初住就已经证得,一直到等觉菩萨,这有四十一个阶级,换句话说,就是四十一种浅深不同的程度。这也是我昨天告诉大家,我们学佛一定要晓得把自己的境界要天天往上提升,不能守在这个境界上,守在一个境界上就是退失菩提心,就是退堕了;换句话说,菩提心是精进心,日新又新,而不是中止在一个阶层里。声闻、缘觉没有菩提心,他为什么没有菩提心?他是停止在一个阶段,偏真涅盘,他证得这个境界他就止在这个境界,不肯往前再进一步。菩萨心是勇猛精进,绝没有停止的。所以我们求进步,要把自己往上提升,得天天提升,不是讲年年提升,我这一年还可以住在一个境界上,不可以。年年提升是大的提升,如果讲微细的境界提升是天天在提升,这才叫学佛!

  深心是自受用。目的在修什么?在修清净心。一个人好善好德,法喜充满,身心清净,这是自利的;大悲心是利他的,大慈大悲是利益一切众生的。由此可知,深心与大悲心都是用,都是作用,而直心是理体,由此可知,深心与大悲心,也就是清净心与慈悲心,是建立在直心的基础上,这就叫做菩提心。如果我们自己这个清净心跟慈悲心不是建立在直心的基础上,这不叫做菩提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今天看到观世音菩萨的修学,这一部经,也就是这一章,「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是观世音菩萨自己叙说他自己怎么修行的、怎么成就的、怎么证果的。《法华经》里面的「普门品」是观世音菩萨说他怎么样度众生,那是化他的,这个是他怎么样自己修成的。我们要想自己修成,对於这一章经文要特别的留意。最重要的,你就要把这个菩提心搞清楚,这是菩萨修行的大根大本。我们要想做观世音菩萨,要想成观世音菩萨,将来也想成观世音佛,你就得从这个地方修。再给诸位说,菩提心就是一切佛法,你不要把它看简单了。整个一部《华严经》讲的什么?就是讲的菩提心。所以四弘誓愿也是菩提心,这一部《大藏经》所说的都是菩提心。你要真正菩提心现前了,一切佛法都通达了,为什么?一切佛法都是从菩提心里头流露出来的,你自己证得菩提心了,十方诸佛跟你是同一个心,同一个心里面流露出来的法,你还有不懂的吗?

  所以你们诸位要想通达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经论,只要你发菩提心就证得。可是这个心决不是嘴皮子说说就发了,不是的,是要从你内心深处真正觉悟,远离一切妄想分别,这是真正觉悟,这是你的直心现前。只要直心现前,这个深心、大悲心也现前,为什么?从体起用。所以有直心的人一定有深心、有大悲心;换句话说,有深心、有大悲心的人不一定有直心。譬如声闻、缘觉,也有清净心、也有大悲心,他没有直心,他那个清净慈悲不是建立在至诚的基础上,他建立在哪里?他建立在妄想分别的基础上。阿罗汉的心是内守幽闲,是偏真涅盘,偏真涅盘就是内守幽闲,内守幽闲还是妄想分别。所以他的慈悲、他的清净建立在妄想分别的基础上,不叫菩提心。我们也有清净心,也有慈悲心,我们这个慈悲心、清净心还是建立在妄想分别的基础上。我们比不上阿罗汉,阿罗汉分别妄想少,我们妄想分别太多了,所以我们不如他。

  几时在一切境界妄想分别都无,这才叫真正菩提心。所以我们要不把这个情形、这个道理搞清楚,这个境界搞清楚,我们这个菩提心是有名无实,这样会耽误我们这一生。可是这个事情要搞清楚必须要读诵大乘,真正开悟,了解是一回怎么事情。昨天晚上我跟大家讲一句,什么叫妄想分别,这个东西不搞清楚不行。好,我一切妄想分别都无了,还是妄想分别,没有法子断掉。为什么?因为你迷惑,你这个迷障不能突破,你几时突破迷障,妄想分别才能远离。这个迷障在今天讲是相对的,在佛法里面讲,我执、法执。菩提心现前,不但要破我执,还要破法执。我执破了,不迷我了,不迷烦恼了,这功夫算不错了,可是诸法你还迷,还是不觉。所以说所知障、烦恼障都要破,我法二执都要断,才能够远离一切妄想分别,才能够真正证得直心。今天我们讲菩提心,重点是在直心,有了直心后面都有。直心是正觉之心,也就是正知正见,然后你修行,无论你修什么行门,都是正确的,都是正行,决定没有错误。为什么?你根本证,所以你一切没有不证的。

  昨天还有一个同修来告诉我,他说他看过《四十华严》,就是我们现在出的这个本子,五十三参这个注解本子,他说看里头好像都是神话,都是故事,都是分别妄想。他看不懂,《四十华严》是一真法界,是离一切分别妄想。我们为什么看到他都是在分别妄想?因为我们本身分别妄想,所以看不出来它那个里面是远离一切分别妄想,我们看不出来。如果你在那个里面一下看出来,这里头是远离一切分别妄想,你现前境界就证得。你在《华严经》里头看出善财童子、五十三位善知识统统都是远离一切分别妄想,你就是大彻大悟了。大彻大悟以后,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将彻悟的这个境界跟自己现实的生活合而为一,这就叫证果,这是叫真正学佛,这叫真正发菩提心。今天晚上也利用这一点时间给诸位讲这一句,这一句是你成佛作祖的大根大本。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资料恭摘: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第二集)  档名:07-006-000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惟觉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