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定弘法师:甘於平淡,做好本职工作,其他时间一心念佛的生活方式是正確的吗?


   日期:2014/12/23 21: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是一名医生,博士毕业已七年,今年四十二岁,学佛六年。我学佛后甘愿踏踏实实当一名普通医生,治病救人,对於论文、晋升这些需要花费很大精力而且说到底就是名闻利养的事做得很少,所以事业平平,现在有种要被社会淘汰的感觉。想到您当年工作非常出色,我至今仍相信佛法是无上之法,可能自己在事业上懈怠了。但搞科研写文章的思惟方式与佛法是相违背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要是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进去,要不断思考,这与念佛修清净心有矛盾。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感到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重重。我这样甘於平淡,做好本职工作,其他时间一心念佛修清净心的生活方式果真是正確的吗?我是没有放下吗?末学现在很困惑,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定弘法师答:你確实还没有放下。要是真正放下了名闻利养,你真正发起菩提心,要自己学佛,要帮助苦难眾生,你就不会有这种困惑。要知道,一个人一生中的名闻利养它也是前生注定的,你想求未必求得到,你想捨也未必捨得掉。所以怎么办?也不要求,它来你也不必刻意的去避开。我们的心要志於道,要发愿弘法利生,要帮助世间苦难的眾生,「但愿眾生皆离苦,不求自己得安乐」,这就是菩提心。你要发起这样的菩提心,你每天都会法喜充满,所以菩提心很重要。清朝的省庵大师,这是净土宗第十一祖,他有一篇「劝发菩提心文」就讲到,「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发了大愿之后,你才能够度眾生,这个度就是帮助,帮助苦难眾生,你才能够往生,圆成佛道。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发菩提心,再才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所以发心比什么都重要。你现在正值壮年,应该发起心把自己这个能力技术供养社会的苦难眾生。你是一个高知,博士毕业,你甘愿踏踏实实做一名普通医生,治病救人,非常好。能不能够发起心来,为这些苦难眾生做义诊?我自己放弃了高薪的职位,走上这条圣贤教育之路,没有任何收入,那全是义务奉献。这样的做法,我觉得给眾生做好榜样。因为眾生都求名都求利,我们不求名不求利,真的就是「不忍圣教衰,不忍眾生苦」,才立志走这条路,弘扬圣贤教育。
医道也是圣贤教育的其中一个科目,尤其是中医。如果你能够发心出来讲,讲怎么养生、怎么治病,並且去推动清净心的修养。因为所有的病的根源都是心不清净造成的,把治病回归到修心,身心兼治,我想你会走出一条非常不平凡的道路。所以欢迎你加入我们的行列,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放下,放下名闻利养。你看连儒家孔子都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必须能够放下身外之物,你才能够从事圣贤事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定弘法师       工作)(五明学佛网:定弘法师       工作)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怎样才能使员工感觉工作、生活 

 吴立民居士:中国佛教文化的“三世”与二十一世纪的十大工作 

 露意丝·海:生命的重建 第十一章 工作 

 万行法师:明师的工作是这样的 

 开愿法师:学佛在工作生活中的感应变化 

 求工作疏满愿后还愿文 

 梦参法师: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海空法师:禅学与生活和工作的关系 

 吴立民居士:中国佛教文化的“三世”与二十一世纪的十大工作 

 道坚法师:做好佛教教育工作 促进和谐社会到来 

 空海(惟传)法师:如何作好慈善工作? 

 为何我找工作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