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希阿荣博堪布:无常不是消极的


   日期:2014/12/26 19: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万花筒里的图案若坚实存在,则只能有一幅图案,不会有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同理,一切事物若固有、恒常,那么任何变化都不可能发生,一切就是僵死的。正因为事物不是那样,才有了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所以说,因无我而缘起。

  无常粉碎了我们对安全感、确定性的幻想,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脚下随时可能踩空时,便本能地想抓住什么,这就是执着的由来。而我们想抓住、想依靠的东西本质上却是抓不住、靠不住的,痛苦便由此产生。

  《普贤上师言教》:世间财富是无常的,应依七圣财( 信、戒、舍施、闻、惭、愧、智慧) ;亲怨无常,当栖身寂静处坚固出离心;声名地位无常,当心怀谦卑,身居低位;言谈无常,当不辍念咒诵经;信心、出离心微弱易退,当精进修行以稳固誓言;思想看法无常,当具备贤善的人格。

  万事万物都是以无常变化的形式存在的,实际上那是它们存在的唯一方式。我们也许并不知道,与事物真实状态的偏离,给我们带来了多少不必要的痛苦。观修无常使我们的认知逐步趋近事物的真实状态,并让我们有机会成为更有智慧和更快乐的人。

  无常不是消极的。当你不仅在脑子里理解无常,更以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中体验无常,用心去感触,体会,确信,你会开始惜人,惜物,惜缘来缘去,努力使所爱的人活得幸福,宽容别人对自己的触犯,安住于当下,从心底惜生的美好和喜悦。这种惜不会令人沉溺、痛苦,因为它源于对无常的觉知。

  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而我们很难接受这一点,总是莫名其妙地感觉被亏待了,仿佛另有一个更合理更美好的人生还没来得及与自己重逢。我们无法随遇而安,难于当下一刻把心态转过来,心怀感激和清净的善意,然而人生只是一个个当下罢了,如果不能于当下心安,又能于何时何处心安呢?

  放下执著不是一句空话。很多时候,肯吃亏才能学会放下。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词汇的含义会发生改变。比如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语境中,“执著”有时候是指坚持不懈、决心坚定地去做一件事,这并不是佛教所说的“执著”。在佛教中,以欢喜心坚持不懈地行持善法,称为“精进”。

  佛法教人以豁达务实的态度看人生,知道人这一辈子,沟沟坎坎是填不完的,快乐不是没有,转瞬即逝,多好的缘分,轻易也就散了。放下或不放下,一切都是转头成空。看到人生的这一面,心里才有天高地阔、山远水长。看看周围,很多人都是满怀着对生活的热情筹划突然间离开这个世界的。你没有理由相信自己一定比这些人更幸运。藏族人常说:明天或来世谁先来到,我们并不清楚。

  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都不得不为生存奔忙,如果有可能的话,周末时让自己不再围着衣食旋转吧,让身心在一本书、一段静坐、与友人的交谈、春寒里的散步中逗留,安静下来去了解自己或另一个人的思想和心灵,或者去做义工。即使在竞争压力很大的今天,生活除了奔波、冲刺,仍然可以有逗留和诗意。

  摘自:《生命这出戏》 希阿荣博堪布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希阿荣博堪布       无常)(五明学佛网:希阿荣博堪布       无常)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坦然面对人生的无常(张家提)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一觉悟 无常无我觉 

 惟觉法师:无常经 

 魏道儒教授:四《阿含》中的“缘起”和“无常”学说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 

 蔡惠明居士:研习“杂阿含经”论“无常,苦、无我” 

 如瑞法师:法句经开示 当念无常精进用功 

 如瑞法师:若念于无常 诤论自然熄 

 如瑞法师:思惟无常 远离贪著 

 明奘法师:禅意人生——如实的直观生命的无常与无我 

 明奘法师:无常无我——人生就是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