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12个经典禅意故事


   日期:2015/1/3 12: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
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

【二】
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了,成功便是天堂;你若痛苦了,快乐便是天堂;你若孤独了,爱情便是天堂;你若被困了,远方便是天堂;如果没有其中一样,断然不会有另一样;天堂是地狱的终极,地狱是天堂的走廊;失败者走了九十九,成功者只走了一。

【三】
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四】
少年问智者:「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 智者笑:“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五】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六】
乌龟只有伸出头才能向前挪动;蚂蚁聚在一起连狮子都能咬死;绵羊再多,对狮子毫无威胁。有了癞蛤蟆,天鹅才变得如此高贵。蛇不会飞,但它可以捉住以天空为家的鸟儿。有了适当的舞台,鸭子也会是呱呱叫的角色。在你最渴望的东西周围,总是布满陷阱。只有从网中逃脱出来的鱼,才有资格谈自由。

【七】
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长;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你热,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的热情;你冷,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的寒冷。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如水人生,随缘从众。

【八】
一青年向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 “你是如何看自己的?” 禅师反问,青年茫然。 “如同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米饭;在制饼者看来是饼干;在酿酒商眼中又成美酒。米还是那米。同样,你还是你,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怎么看待自己”。青年豁然开朗。

【九】
有人问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从不回应,这是为什么?余沉吟片刻答:“天天骂我,说明他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十】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说:“听过鸟叫吗?”“听过。”“好听吗?”“好听。”“你听得懂吗?"

【十一】
我见过的最淡定的女子, 没事从来不给男朋友发短信打电话,问她怎么想的?她说:他若不忙,就会和我联系。他若正忙,我打扰他干什么?他若不忙也不和我联系,那我联系他干什么呢?—— 乔叶 。

【十二】
教授问老农:爱情与婚姻的区别是什么?老农随口答:很简单,您今天和她睡了,明天还想和她睡,这就是爱情。您今天和她睡了,明天还得和她睡,这就是婚姻。教授望着老农:多精辟啊,这可是我研究了大半辈子的课题啊!网友:所谓事业,就是今天干了明天还想干;所谓职业,就是今天干了明天还得干。

1.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会很痛苦。
2.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3.常以为别人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4.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5.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6.能说不能做,不是真智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禅意故事       禅宗)(五明学佛网:禅意故事       禅宗)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略述禅宗的印证心法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禅宗 

 吴言生教授:禅宗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 

 王雷泉教授:《禅宗永嘉集》提要 

 李志夫教授:论唐代禅宗的「见性」思想 佛教中国化过程之研 

 李志夫教授:中国禅宗理事观 

 李志夫教授:关于禅宗牧牛图的两个问题──从《增一阿含经》 

 杨佛兴居士:《心经》揭谛咒与禅宗三关 

 杨佛兴居士:禅宗的解与行 

 杨佛兴居士:禅宗精要与修持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有人心就有禅宗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禅宗是无相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