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儒家思想最核心的点


   日期:2015/1/4 15: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在讲仁的这样一个语境当中,忽然插上一段关于礼的问题,看起来很突兀。其实并不突兀,因为仁者必然会守礼,必然懂得谦让。孔子这里面就是在讲,一个国家,它的运作最主要的不是靠它的刑法,不是靠它的政令,而是靠它的德与礼,这个我们在《为政篇》已经了解到了。

这里面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礼让”,这里面强调的是后一个字“让”。礼是让之文,让是礼之实,礼的本质就是让,而让的行为加以文饰,使得它符合规范,大家都可以根据这一套规范来行动,这就是礼。不能说没有让,你单讲礼,这是苍白的无力的礼。我们学校它这个食堂里面就设有几个窗口,上面写着教师优先,也就是说在吃饭的时候,教师到这几个窗口打饭是可以不用排队的。那么就有学生很有意见,说老师凭什么不排队,我们尊师重教,你们也要尊重我们学生。这里面就是不明白礼的本质是让,你没有一个让,你空喊尊师重教,你的尊重在哪里呢?

所以孔子感慨,他说你能做到用礼让作为基本意识形态来立国吗?如果能做到,这个国家治理有何难的呢?“何有”是“何难之有”的意思。如果你不能够以礼让作为基本意识形态来立国,你光是有一套礼法、制度,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它最重要的是它的意识形态。如果说光有制度,没有意识形态作为支撑,这种制度是根本不可能实行的,它只能成为一种具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这一段也体现了孔子的仁者之心,其实就是君子反求诸己的意思,也就是《论语》的第一篇第一章里面讲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作为一个仁者,作为一个君子,不要去担忧自己没有禄位,而要担心的是你有没有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能力、品格,不要担心没有人赏识自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德行充盈,从而被人发现,被人赏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段话呢,我已经在前面讲过,曾子没有理解孔子的话,没有理解孔子的这样的一个哑谜。“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并不是要跟曾子讲我有一个忠恕的道,一以贯之,而是说我的思维方式是演绎式的,而不是归纳式的,我先有一个最基本的立场,有一个对这个世界的最本质的看法,我所有的一切的哲学大厦都是从这个点生发开来的,那么这个点是什么?就是差等,就是儒家思想的最基础、最核心的东西,他的一切哲学的元哲学——差等。好,这里面不详细再讲了,因为我们已经讲得非常详细了(在)前面。

(作者:徐晋如)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儒家思想       核心)(五明学佛网:儒家思想       核心)  

 其它:试论二谛义为龙树学的核心思想(张化蒙) 

 方立天教授:从对“如何是佛”的回答看禅宗的核心思想 

 李利安教授:当代人间佛教所面临的核心理论问题 

 明奘法师:佛法要解决的问题和释迦牟尼教法的核心 

 方立天教授: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董群教授:慧远大师的佛教观述评——以佛法和名教的关系为核 

 湛如法师:试析《大般涅槃经》的核心思想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三章 核心五愿 

 刘先和居士:心性理论是惠能悟道弘法的核心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一讲 佛法教义的 

 大安法师:往生的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关於「四相」之10:「众生相」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