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寻找“善”


   日期:2015/1/21 19: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当今社会中,有很多善良的人在用自己的善行使我们的社会变的更加和谐美好。有人会用自己的善心去帮助贫困的学生;也有人会在清晨的街头,向匆忙的行人奉上一杯温暖的爱心粥;还有人会在危难的紧急时刻,奋不顾身地伸出救援之手。各种各样的“善”在感动着我们,也美化着这个世界。

    在佛教当中,善行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利的善行,一种是利他的善行。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佛教的自利,首先是用戒律来规范我们的行为,照着去行持,完善自身品行,提高生命境界,造善业感善果,让自身趋于纯善。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为己利,而为救济诸有情而致力行善。让更多的人去实践善行,从而使得更多的人远离痛苦,得到究竟的安乐。

    利他需要智慧的摄持,不仅仅只是善心而已。利他如果没有智慧,往往会自得其反,就会变成好心办坏事,就犹如农夫救蛇的故事。农夫误以为那只蛇冻僵了,就把蛇拿起来抱在怀里,用自己温热的身体去温暖蛇,不料惊动了那条蛇。蛇醒来后便因自卫的本能反应,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使农夫受了致命的创伤。

    我们利他除了智慧,还需要有愿力,才能真正帮助到别人,帮助到社会。当年唐朝玄奘大师,发现汉地当时的佛经不够完整,以及各家学说不够统一,发心从长安城出发去印度求取真经,大师带着“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豪言壮志向着心中的西方佛国迈去。大师途中遭遇种种艰辛,克服自身以及外在环境带来的种种魔难。历经17年从印度带回六百多部佛经。回国后大师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召集弟子将自己带回来的佛经进行翻译。至今所翻译的经典,如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和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等经典,深深的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人。

    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就是最好善行,利他的心就是最好的善心。各种善行有各种的利益。按佛教的业果来讲,自利的善行会有美好的回报,但只能得到短暂的快乐,而且不究竟。利他的善行也会有美好的果报,快乐和幸福随之而来,使得共同的环境得以完善。利他首先是要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善,从自己开始慢慢集合众人的善心善行去影响更广大的范围。当我们点燃自己内心善的火焰时,你才会发现外在是一片光明。

    那善在哪里?佛陀通过戒律规范着信徒们的行持,进而使内心趋近于纯善,他所缘广大,是一切众生。依着佛陀的规则去持守,善法于斯而生,福慧由斯而长。只要用心去做,怀着利他的心去做,像玄奘大师一样发愿去做,明明白白地去做,这样你就能找到“善”在哪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