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行贿与受贿罪报相同,偷税是偷盗全国人民的财富


   日期:2015/1/30 12: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这四重戒里面,要算偷盗的范围最为广泛,也是最不容易持的。四重戒里头最容易持的,说实在话是杀戒,这是比较上容易持的,最难断的是YIN戒,最容易犯的是盗戒,最容易犯的。盗叫不与取,没有得到这主人同意,你得到了就叫做盗窃。盗不仅仅是偷盗,如果是限於偷盗,那都是很容易持的,所以他这个心在偷心。凡是以一切不正当的手段,叫人家不得不送来,不得不献给你的,统统叫盗窃,所以它的范围就非常的广泛,这是我们要晓得的。要牢牢的记住的,不但偷盗的行为不可以有,念头都不能有,『其心不偷』,决定没有占别人丝毫便宜的念头,有这个念头就是偷心。偷一个人的你欠一个人的债,将来当然还是要还。假如是这个地方政府的设施,是这一个地方人民纳税来建立的,你要是偷盗它;换句话说,你就欠了这个地方所有人的债。

我们举个例子,很微小的一个例子,政府机关信纸信封很小,微不足道,我拿来写个信。这个信纸信封是公家的,是这个地方人民纳税才有这个的。你这一张信纸信封,你就欠了这所有地方人的债务,你说这个麻烦不麻烦,谁知道?没有人知道。大家都用惯了,随手就牵来,不知道这是偷心,不晓得这个事情叫偷盗。别人也这样做,我也这样做,好像都是很自然的,唯独学佛的人明白这个道理,这是非常微小的,何况其余。你再用什么手段,或者是以你的权力、威势,叫人家不得不来巴结你,不得不来贿赂你,这全都在偷盗范围之内。所以这条的范围非常之广,很不容易受持。做生意的人总希望少缴一点税,少缴一点税那就是偷盗全国人民的财富,这事情麻不麻烦?这一国人民你都欠他的。你应该缴多少,没有缴、少缴,这都是偷盗罪。

有很多同修是经商的,听了佛经就来跟我说,法师,如果完全不偷税、不走漏洞,我们一分钱都赚不到,这个生意就不能做;换句话说,要做生意,就一定要想方法逃税。大家都这么做,我不能不这么做,这怎么办?照了义经上讲决定不可以。实在说如果真的能把《了凡四训》念上三百遍,事与理都明白了,一个人一生的受用,一生的财禄都是你命中注定的,你命里面有自然有,命里没有,偷也偷不来。不相信你去偷偷看,你去抢抢看,你抢不来、偷不来,马上就犯法被警察抓去。那些小偷、强盗每天偷来的,他命里头有,他不偷也有。所以古德说「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是冤枉作小人」,确实没有必要,命中注定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假如说命里没有的,偷可以偷得来,释迦牟尼佛也拜你做老师,为什么?他没有办法。没有这个道理,决定没有这个道理。人为什么不守本分?

这个事情有特别的,像我们净土宗第六代的祖师,不是禅宗的,净土宗的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永明延寿大师大家都晓得阿弥陀佛再来的,这不是凡人,这是来示现的,他化身来的。他在没有出家之前,用现在话来讲,是做公务员,管财税,财税里头管出纳的,职位不高。但是钱财从他手上过,他就偷盗,他没有钱,偷国库的钱财,常常偷,偷来干什么?放生。你们传记里头看到偷来放生,以后被查出来了,查出来按律这是死罪,偷盗国家的国库是死罪。可这一问他偷盗他承认,他不打妄语,偷了多少他都知道,他都说了,偷去做什么?放生了。法官看到这个情形也没有法子,他不是做别的事情,放生去了,就把这个事情报到皇帝那里去。

皇帝一听到也觉得可笑,按律问斩,但是皇帝特别关照,叫监斩官,拖到法场去斩首看他害不害怕?如果他恐怖、害怕,杀掉算了;如果面不改色,一点不害怕,就放他回来见我。就绑到法场去了,他确实一点恐惧都没有,监斩官问他怕不怕?他说不怕,为什么?我一条命换了千千万万的生命,值得!我很欢喜。这个监斩官报到皇帝那去,皇帝召见,赦他的死罪,问他你愿意做什么?他说我愿意做和尚出家,皇帝就允许给他出家,皇帝做他的护法。这是个特殊的例子。由此可知,他这个有没有叫犯盗戒?他没有,他叫开缘,替国家修福;国家不知道放生、不晓得修福,他来替国家修福。诸位明白这些事情,晓得条条戒律有开缘,知道在某种状况之下,应该怎么修法。所以佛家戒律虽严,它是活泼的,它没有一条是死呆板的。但是它一个原则,绝不是自利,是利益众生,那就对了。

大佛顶首楞严经清净明诲章  (第三集)  1992/11  美国加州圣荷西迪安萨学院  档名:07-002-0003

现在这个世间,全球普遍的现象,贿赂,这不是局部的,全球性的,全世界,也是今天这个世界最麻烦的一桩事情。人们尝到贿赂的甜头,谁肯放弃?普遍是这个现象,大家认为是正常的。没有贿赂,不正常。这是什么?这叫邪见,增长邪见,增益邪见。不知道贿赂,行贿、受贿,罪是相等的,要看它的情节,违背伦常道德。这里面还牵涉到国家、社会、人民的利益,如果牵涉到这个,无间地狱。为什么造这个业?无间地狱进去容易,出来不知道到哪一劫去了。怎么敢造这种罪业?尤其是三宝物、国家的财物,为什么?涉及的债主多。国家的财物是人民的纳税,你要盗国家的财物,全国人民纳税人都是你的债主,你什么时候能还得清?中国有十三亿人,十三亿人都是债主,你将来变牛变马来还债,你要变多少次?无量无边次数。想到这个苦,不敢动。你还要到无间地狱,无间地狱罪受满了,才堕畜生还债,不是说我受无间地狱就不还债了,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还要还债。

《地藏经》上告诉我们,三宝物不能盗。为什么?那是供养三宝的。三宝人数有多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头出家人都有分,那就是债主无量无边,数不清。所以佛不能救。你造五逆十恶,佛可以救你,你盗三宝物,诸佛救不了,你得罪了十方三世所有诸佛刹土里面出家人。理事搞清楚,我们才会相信,才会知道这个问题严重。不但不敢做这个事情,念头都不能动。动这个念头是什么?盗心,就是占一点便宜这个念头,这叫盗心,都是犯罪的行为。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九九集)  2014/1/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599

自古以来中国、外国,贿赂是不善,那不是善,行贿的人、受贿的人罪报相同,统统有罪。行贿的人是用财物诱人家,引诱人家干坏事;接受的人没有真正智慧,高名厚利只要一动心,罪业就形成了。想到将来苦报,不敢。眼前得的一点好处是假的,时间太短了,你能享受多少年?堕三恶道麻烦可大,时间太长,怎么出来?太可怕了!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二三集)  2014/2/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623

想发财不是用非法的手段,那是错误的,那叫造孽。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死了之后要到地狱、饿鬼道承受果报,那个苦难就多了。菩萨不做这个事情,这害人。譬如说贪污,贪污是害人,贿赂的人是害他,接受贿赂的人是自己害自己,两种人统统要堕地狱。菩萨教人发财要用这种手段,这是害众生,不是利益众生。菩萨教你发财用正当的手段,那就是菩萨知道财从哪里来的,这个道理要懂。财从财布施来的,你想发财,行,用什么方法?财布施。没钱布施,我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就教我,大概看我什么?看我这个命,命中没有财。你看,财是命里有的,命里没有就没有,命里有的时候丢都丢不掉。

香港李嘉诚命里有财富,他丢都丢不掉。他的一个顾问,也是他的老师,陈朗先生,早年常常听我讲经,前几年过世了,应该也有八十多岁,他年岁比我大。他告诉我,他说李先生大概三十岁的时候,他是潮汕人,从潮汕到香港来做生意,偶然一个机会遇到了,他给他看相、给他算命。问他,你将来想拥有多少财富你就满足了?他还不错,他说我能够有三千万,我就满足了。陈先生告诉他,不止,你的财库,命中财库是漫出来的,不是平的,是漫出来的。就断定他,你将来是香港首富。命里注定的,无论做什么生意你都发财。命里有的是因,你做的事业是缘,因跟缘一结合,果报就现前,就这么个道理。这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财布施的果报,不是一世,一世没有这么多,生生世世喜欢布施。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七集)  2013/3/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237

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财富,还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没有,决定得不到。命里没有这么多的财富,你得到了,不是害病,医药费花掉了,就是有灾难,有灾祸。总而言之,这个钱你得不到,会花光,可能还要倒贴。为什么?不正当的手段。不正当手段得到的,还是命里有的,你说你冤不冤枉。命里有的打折扣了,折扣多少不一定,一般讲至少是一半以上。你命里头有一千万财富,不正当手段得来只有五百万,觉得我很了不起,我发大财了,其实命里头有一千万,打对折了,错了。如果这个手段很恶劣,很不善的手段得来的,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二;换句话说,命里一千万的,你所得到只一、二百万。你真冤枉!命里头没有那么高的地位,你用贿赂不正当手段得到的,还是命里有的;如果命里没有的,那个位子你坐不住,灾祸就来了。这真的,一点不假。

人,一生都是命,半点不由人,读《了凡四训》就全都明白了。所以,我们要想超过我的命运,我的财富从命运里头天天上升,能不能做到?能,断恶修善就行了。你广行财布施,你的财天天加分,大的施舍就乘,倍倍相乘;造恶就减分,大恶就除。所以每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加减乘除,这一般人不知道。我承蒙章嘉大师的教诲,初学佛的时候就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讲明白,教我不要吝啬,不要吝财、不要吝法。吝财、吝法的人,他的前途有限;广行布施,不吝财、不吝法,前途无量,这一点都不错。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六集)  2012/4/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66

接著下举「尊贵」等,如经上所说『其有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从哪来的?『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表为善之得,弥显作恶之失」,用善恶做两个对比,我们看到印象就更深。「尊贵、豪富乃世间富贵之人」,贵是说在社会上有地位,富是拥有财富,这是世人心目当中所希望得到的,我们一般人讲做大官、发大财,有时候不能兼得,贵而不富,富而不贵;现在这个社会,富贵好像整合成一体了。古时候不是这样的,古时候贵一定是有德、有才华,不一定富有。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名臣退休之后两袖清风,过一般普通人的物质生活,很多!做官要做清官,不能贪图贿赂。做官你的收入是有限,国家给你的俸禄,你怎么可能发财?你发财那财从哪来?肯定有问题。古时候学而优则仕,这个仕就是做官;现在不是的,现在社会变了。中国古代社会把读书人排在第一位,士农工商,农民摆在第二,工人摆在第三,商人摆在最后。商人在古时候社会拥有财富再多,亿万财富,在聚会里面他的坐席是坐下面。首席第一桌那读书人,可能是个穷秀才,家里吃饭都有问题。社会崇尚道德,不崇尚财富,所以社会安定,人民不争,没有竞争,它社会安定。现在社会崇尚竞争,竞争上升就是斗争,我们常常听说有所谓权利斗争,争权夺利。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二0集)  2011/8/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20

如果要懂得因果教育,贿赂是属於偷盗。人家把钱送给你不是甘心情愿的,是不敢不送,你收了这些贿赂,这就是盗戒。盗戒严重的就是地狱,地狱罪报受完之后还要还债,那还债可就麻烦了。如果这是一个人的,还容易,还一个;十个人也不难;这个钱是国家的、是社会大众的,如果要是国家的财物你据为己有,全国纳税人都是你的债主。你想想你要还到哪一辈子才能还清?决定不敢做了。如果这钱是中国国家的,税收里头的,中国十三亿人,多少纳税人?这些人都是你的债主。敢吗?不敢。

佛在经上说得很好,最严重的是盗三宝物,就是寺庙里头这些财物。为什么?是信徒供养三宝的,那换句话,每个出家人都有分。你要是偷盗他的,天下所有出家人都是你的债主,而且这出家人不限於这个地球,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头的出家人都有分;换句话说,永远还不清。所以佛常常在经教上劝导大家,决定要爱护三宝物。三宝物叫常住物,那个盗取三宝物的罪过比盗取国家的财物罪还要重,因为国家是一国人,中国也不过十三亿人,盗三宝物,十三亿加上百倍、千倍、万倍还不止。你怎么办?如果这三宝物出家人自己犯了,自己将三宝物(信徒这个供养)据为己有,自己拿去享受,那个罪过跟经上讲的完全相同。三宝物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有特权他可以无条件在享用,不可以的。三宝物,每一件再小都要经过羯磨。羯磨是什么?徵求大家同意,这才可以,没有经过羯磨那就是偷盗常住物。今天有个同学生病了需要医药,医药费多少,大家同不同意?同意就不说话,叫默认了,就通过了;不同意你就说话,你就举手,同意是不说的。大家同意,这钱就可以支付。再小的事情都要做羯磨,羯磨就是议决。所以佛教是民主的,真正讲民主,而且真正是共产。出家人没有私财,私人用的就是什么?就你穿的衣服,三衣一钵这是你自己的。其余全叫常住物,是团体的,团体常住物,只要是出家人到这边来,平等待遇。在过去确实如此。

到后代,寺院里面产生许多弊病,所以除了戒律之外,每个寺庙都有寺庙共住的公约,那是自己道场里面的约法,人人要遵守的。法定得很好,遵守的人未必能做到,流弊就产生了。所有弊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不学经教了。为什么佛陀在世的时候没有?佛陀灭度之后,正法时候,正法一千年还很像样子。什么原因?讲经的人多。一定要知道,佛教是教育,教育天天要上课。这个学校不上课了,老师不上课,学生也不学习,这学校变成什么样子?这变成养老院,变成娱乐消遣的场所了。信徒到这里来,也不是来受教育的,来消遣的。这个话,过去李老师说的,李老师这个话意思很深。

怎样才能恢复?要从自己做起。怎样才能恢复?一定要遵守印光大师的教诲,小庙。大的寺庙呢?大的寺庙可以把它修建恢复起来,那是历史文物,提供做观光旅游的场所,佛教宣传的所在。真正修行学习,那个地方不适用,住在那个地方,人会起贪心、会起邪念。一定是小道场,人数不要超过二十人,要求每个人从自己做起,首先把自己管好。怎么个做法?决定要落实《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沙弥律仪》这四样东西。佛门弟子,沙弥有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如果在家出家同修都能够这样做法,这是四个根,像桌子四个脚一样,真叫四平八稳。三个根还不够,加一个,佛教可以复兴,传统文化可以延续下去,人生最高的享受不难得到。国泰民安,太平盛世,是可以实现的,完全在教育。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刘余莉、悟胜法师、江玟均、上官居士  (第二十九集)  2014/4/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2-0029

受持五戒,这个受持,持戒是因,能持戒这是大善。三福里面第一条是世间的善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世间的善业。这个戒律的功德比世善大!戒律是圣教,圣人的教诲,所以戒善比世间善要高很多。世间善只能得人天福报,出世间善它的功德能帮助我们得定,能帮助我们了生死出三界,所以不是世间善所能比的。何况佛常讲,修因一定有果报,五戒的果报就非常殊胜。不杀生得健康长寿的果报,不杀生是无畏布施,三种布施里的无畏布施。不盗得大富,小乘经里面,《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就讲得很清楚,不盗得大富。不仅是教我们修财布施,那当然你的福报现前更快速。这持戒是种的真实之因,将来一定得真实的果报,现在再能修财布施,那是缘,因再加上缘,果报立刻就现前。

盗在戒律里面涵盖的范围非常之广,不能够把它局限在窃盗,当然窃盗是盗,那范围很小。凡是我们居心,我们存心要把别人他所有的,把它变成自己的,据为己有,不管用什么手段都叫盗。譬如我们看到现在这个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做大官的贪污。那个贪污,他有势力,老百姓要想拜托他帮帮忙,求他办一点事情都要送贿赂,贿赂是不是人家甘心送他的?不是的,是被逼著不得不送,这是盗,这都是属於盗。所以盗的范围非常之广泛。只要对方不是甘心情愿送给你的,你是用一种威势、权力逼使他不得不奉献的,这是属於盗。

还有一种甘心情愿送来的,还是盗,哪一类甘心情愿的?那是出家做了法师,你们信徒来供养,这是甘心情愿的。假如这个出家人不是真正修行,是用打著佛法的招牌欺骗大众,求得恭敬供养,这叫盗佛法,拿著佛法骗众生,这个果报在阿鼻地狱,非常可怕。所以它的范围确确实实非常之广泛。盗在《戒经》里面它有个很简单的定义,这个定义非常之好,叫不与取。这个财物是有主的,他没有同意,你就把它取来,这就造成了盗的罪业。所以不盗得大富,当然是指财物方面来说的。

不YIN欲,相貌端正庄严。不妄语得的果报是威信,他说话别人相信他,而且他的言词美妙,音声洪亮,都是从不妄语得来的果报。像释迦牟尼佛,佛能够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那是无量劫以来佛从来没有妄语过,所以音声有这样的好,大家都能够相信他,都能够听他的。不饮酒的果报是智慧,使头脑(我们今天讲的头脑)保持清楚、保持著很冷静。所以五戒得五种殊胜的果报。我们想想这五种胜报,我们都想得到,这光想得到不行,一定要修因。不认真的修行,纵然天天给佛菩萨烧香,给他供养、礼拜、祷告,那都没有用处的,一定要依照佛所教给我们认真去修学,这个果报自自然然会现前。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第三十三集)  1992/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3-005-003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