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担忧就是变相的“诅咒”


   日期:2015/2/16 8: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现代社会,让人担忧的事太多了:年轻人担忧能否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中年人为能否顺利买房、结婚、生子忧心忡忡,老年人又为能否老有所依而伤怀。正如杨绛先生所说,人这一生实在太苦,各阶段都有担忧的事,如何应对绵延不绝的忧虑和惧怕,考验着每个人的智慧和勇气。

国人为何如此忧心,从历史角度来讲,我们有忧虑的文化“根子”。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警句,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位卑未敢忘 忧国”的家国情怀,每天乐呵呵的人倒仿佛有点没心没肺,只有愁眉紧蹙方显深沉。从现实角度来讲,社会仍处于大变革时期,旧体制已打破,新体制尚未完善,人 们对生活普遍缺乏安全感,难免对当下及未来充满担忧,害怕生活失控,担心突发事件超出能力。

正如春种秋收冬藏一样,必要的忧患意识不可 缺少,它能帮我们储备好能量顺利度过生命的“严冬”。但凡事过犹不及,担忧也应适度。生命本身是一个过程,每一个“当下”拼接成了人生旅途的风景。当我们 每天为未来忧心忡忡时,生命旅程就会被染上担忧的底色。尤其是替他人担忧,比如担心孩子放学路上会不会出车祸、担心老公跟女同事是否走得太近、担心远方的 父母身体可好……这种“杞人忧天”的行为害人害己。

心理学家认为,担忧就是变相的诅咒,这句话不无道理。人总会不自觉地按自己或他人的 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而担忧正是消极的“自证预言”。比如整日担忧孩子高考会失利,他原本无所畏惧的心或许会无形中背负上害怕失败的沉重包袱,结 果进了考场果真因压力大而考砸;天天担心自己的工作会捅娄子,结果对手头的任务分了心,结果错漏百出。

美国作家杰克·史瓦兹曾指出,大 部分人最需要转变的习性是质疑式思维及其带来的不必要担忧。前者会导致思维受限制,后者会引发“墨菲定律”,即越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越会因为对其投注的负 面想法太多而发生。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担忧中生活,不仅可能增加焦虑症、抑郁症等的患病风险,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中医心理学认为,忧虑情绪主要通 过脾来表达,往往诱发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

生命的天空充满未知的风雨,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得每天包裹着雨衣行走。要想避免忧虑过 度,首先要学会用祝福取代担忧,不管对自己还是朋友、亲人,都要试着用悦纳和祝福的心态面对困境。当你全身心相信将会有所转机时,这份信念将带来神奇的力 量,事情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次,找出担忧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最后,想想所有可能发生的坏结果,并判断可能性,你会发现许多担忧是很可笑 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担忧       诅咒)(五明学佛网:担忧       诅咒)  

 传喜法师:无明生惑空担忧 极乐清净知根由 

 一句恶毒诅咒,毁掉他数年行善的功德! 

 道证法师:念「担忧」,念「怀疑」,错用心 

 净土法门法师:平时我们对他人的祝福或者是诅咒,是否真正会 

 黄柏霖:城隍庙前发誓诅咒,夜见城隍遭受刑罚 

 索达吉堪布:对未来充满担忧和顾虑,该如何放下? 

 古代陵墓的诅咒 

 人间天:为什么念观音菩萨,诅咒和毒药会还施于彼人呢? 

 对未来,我们为何总是充满担忧? 

 净土法门法师:不要乱发誓,诅咒真的有因果报应 

 佛说被人诅咒下药时念这位菩萨会得救 

 被人诅咒下药时念这位菩萨会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