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梁启超的信仰根底


   日期:2015/2/17 8: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梁启超在1925年7月10日写给梁令娴(思顺)等孩子的一封信(《梁启超年谱长编》丁文江、赵丰田编)中,这样写道:

思成前次给思顺的信中说“感觉着做错多少事,便受多少惩罚,非受完了不会转过来”。这是宇宙间唯一真理,佛教所说的“业”和“报”就是这个真理,(我笃信佛教,就在此点,七千卷《大藏经》也只说明这点道理。)凡自己造过的“业”,无论为善为恶,自己总要受“报”,一斤报一斤,一两报一两,丝毫不能躲闪,而且善与恶是不准抵消的。……并非有个什么上帝作主宰,全是“自业自得”,……我的宗教观、人生观的根本在此,这些话都是我切实受用的所在。

梁启超虽研佛学,但很少谈到他自己的个人信仰,这次是在给孩子的信中谈到,可谓深入肺腑,语重心长。记得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读到这封信时,颇有点吃惊:以前不知在这位非常“启蒙理性”的人的心底,竟也有这样的一点神秘。

虽然这些都是常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以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等,但将之作为一种内心的根本信仰以及立身的基本准则,却仍是不凡。这里的“善”、“恶”都是指切切实实影响到了他人的“善行”、“恶行”,而“报”则是相应的对自己所发生的结果。昔日西汉飞将军李广战功至巨,却不得封侯,他人为之抱不平,他后来自己倒有一个解释:他曾经坑杀过降卒。这也或许可以说是一种“业报”。

但之所以说树立对此“业报”的信仰并坚定奉行还是不凡,是因为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不少善行未得善报、恶行未得恶报的情况。对此或可解释为:有许多报应固是“及身报”,但也还有些似乎是“报在子孙”:先辈的德行庇荫了后辈,直接或间接地给他们带来福泽;先辈的恶行则带来了后辈的灾难。所以俗话有“为子孙造福”还是“为子孙造孽”之分。吾父是土改干部,参加工作不久,就遇到“清匪反霸”,内定要将一位当地的小学校长——这位常被请去排解纠纷的乡间权威作为地方一“霸”斗争处死。吾父不忍,暗中将这一消息传递给这位校长,这位校长遂走避他省,虽然几年后仍被抓回,但风暴已过,逃得一命,只判了几年徒刑,日后的家族还在改革开放后繁荣致富。当时父亲的所为被发现后,虽被组织念其刚参加工作不久还可录用,但从此背上“阶级阵线严重不清”的“错误”而致仕途受限。吾家人多,也有过一些艰困的时候。而后来我们几个孩子都还算自立争气,有了一点出息,除了父母养育,细想也还有父母“为儿女积德”之因,尤其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或在冥冥中庇荫了我们,静夜思之,油然地深谢父母之恩。

普通人如此,如果观察近代以来的名人伟人,是否也能发现一些这样的联系呢?比如林彪虽自奉甚俭,但作为名将,自然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然而毕竟对建国大业功不可灭,如果善保晚节,未尝不可以终其天年。但其后来积极帮助发动“文化大革命”,大搞阶级斗争,整肃“反党集团”,伤害了不少人。结果最后不仅自己夫妻身死异域,一个仅有的“虎子”也同机殒命(其子小名“老虎”,行事倒也有乃父之风),而惟一的女儿也很快堕入监禁和随后过着长期阴暗的日子。民间还有一说:“为子孙留余地”,即自己不将权力财富名声等各种资源占尽,为后代留一些福分。

冥冥中是否有一种神秘的因果?常人不得而知但还是可能会有所尊重。而且,对这种“报”也还是可以有一些理性的解释的,比如说善行自然比较容易带来他人善的回报或社会的奖赏,恶也会引发正义力量的惩罚或招致别人恶的报复;父母善良的品质和作为会影响到儿女的行为和品德,乃至形成一种家风;而父祖一辈的恶行和树敌也会带来宿怨,从而影响后辈的行为和生活品质。甚至父祖辈太大的光环、太多的财富,太大的名声也可能使后辈或意志消蚀,好逸恶劳;或意气消沉,不愿进取。所以,西方的一些亿万富豪在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事业成就之后,反而有一种散财之道,他们还是会努力给儿女最好的教育,但却不是给他们留下最大的财富。或者说,体现在这种散财之道中的“德育”本身,也是一种最好的教育,而这种“散财”既是一种泽福广泛的公益事业,也便是一种更有远见的“为儿孙造福”。

梁启超及家人在卧佛寺附近有一个幽静的墓地,在那里盘桓的时候,我曾深感做名人或伟人的儿女虽然可能大都不易,但梁启超的九个儿女却都相当出色,在近代中国的名人伟人子女中总体来说大概是最有出息的。有人说这是由于墓地的风水好,我却认为除了他们自己的努力,更多地还是和其先人的德而非葬地有关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梁启超       信仰)(五明学佛网:梁启超       信仰)  

 王雷泉教授: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 

 惟觉法师:智慧的信仰─正信 

 周贵华博士:佛教信仰简论 

 吕澄居士:杜甫的佛教信仰 

 楼宇烈教授:《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 

 魏道儒教授: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 

 徐文明教授:早期法华信仰与普贤感应 

 李利安教授:观音信仰研究现状评析 

 李利安教授:中国化观音信仰的两重文化结构 

 李利安教授:论观音信仰的中国化 

 李利安教授: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基本体系和基本特征 

 李利安教授:释迦牟尼佛舍利及其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