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寺院道场应积极致力于弘法利生事业的开展


   日期:2015/2/19 22: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寺院作为修行弘法的地方,僧众以身教和言教,将诸法无常、诸法无我、缘起性空的“三法印”,善恶有报的因果律的教义向大众弘扬。既传 播了佛法,又教育了人们破除我执法执,淡化物质欲望,一心向善,净化身心,完善自我。

首先,寺院具有教育的职能,是僧众接受教育的学校。出家人从五湖四海和社会各个行业来到寺院,是为了学习解脱烦恼的智能,实践出离轮 回的目标,造就佛菩萨那样的悲智品质。作为寺院,有责任为僧众提供完整的修学引导。另一方面,寺院具有教化社会的功能。出家人不仅要 重视个人解脱,同时还要发心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获得涅槃之乐。作为出家人,尤其是寺院住持,应积极致力于弘法事业的开展。有了这 样的发心,还要创造各种弘法条件,研究面向社会弘法的方便,重视弘法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扬佛法净化社会人心的功能。

寺院是三宝之地,也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宗教活动场所,理应成为弘扬佛法的主要阵地,成为其他各类形式弘法活动的大本营和坚强后盾。如 何在新时代,立足寺院,把弘扬佛法的工作做实做透,这是我们每一个僧人,尤其是寺院住持所要认真面对的一大问题。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时 代特点,总结一些寺院的成功经验,我们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弘法工作,力争将寺院的弘法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一、讲经说法应该成为寺院的常务活动

讲经说法是寺院的最基本功能,法师面对四众弟子,宣说佛法大意,流布佛法,是千百年以来,寺院的一个常规事务。在资讯不发达的古代, 悬幢就是通知附近大众本寺院有讲经说法,所谓的“法幢高竖”就是指这个寺院的讲经说法活动很兴盛。

随着新一代僧才的逐渐成熟,现在能独立担当讲经说法职责的法师已经越来越多。各寺院如果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培养或者外请法师定期来寺 院讲经说法,自是振兴道场、龙天欢喜、信众拥戴的大好机缘。

二、圣像法器的表法

由于中国的佛寺大多处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经常来寺院的人,除了信仰坚定的信众,也有处于模糊认识的香客和对佛法一无所知的游客 。游客与香客在寺院停留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他们在寺院除了烧香、拜佛,也就是到处走走看看,除了对佛教雕塑、绘画艺术的欣赏之外, 对于佛教知识是一无所知或者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如果我们能通过文字标注、人员讲解、甚至音频、视频播放等方式,把圣像与法器的表 法意义告知大众,自然也能让大众对佛法的智慧与慈悲有一个了解,去除社会大众对佛教的误解。比如寺院中央的大雄宝殿是僧众日常佛事活 动场所,殿内供奉是三尊大佛,一般都为坐像。中央供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东面供的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西面供的是西方 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这代表着十方都有无量无边的世界和无数的佛。念佛堂供的阿弥陀佛像是立像,佛的右手掌下伸,表接引众生,左 手掌中有莲台,表示念佛人是乘着莲台往生到极乐世界的。

三、宣传栏的展示

利用寺院的走廊广场,布置各种规格和样式的宣传栏、展示板,将一些佛法的基本常识和理念,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 。这里面还可以包括对寺院历史的介绍,对善恶因果的介绍,对通途佛法的介绍,所修宗派法门的介绍,对与本寺或本宗有关的祖师大德的介 绍等等内容。总之是不拘一格,创造方便机缘,为众生种下菩提解脱种子。

四、现场解答

大众在平日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与出家僧众接触,如果寺院能够设立佛法咨询处,安排精通教理、学识渊博且善于与人沟通的法师,在咨询 处值日,随缘应机说法,现场解答信众、香客、游人的问题。也可根据不同的主题和范围举行专题咨询,以便利于大众与三宝结缘,起到净化 人心的作用。如2008年6月14日开始,苏州西园寺弘法部正式开通了“观世音心理疏导热线”,在每周二、四、六的晚上7点到9点,面向社会大 众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凡是在生活及学佛过程中有烦恼和困扰的人都可以拨打这个电话。热线的咨询师是戒幢佛学研究所授课的法师及居士, 他们都接受过严格的佛学教育及心理培训,有一定心理咨询经验,并请了专业的心理学专家作为督导。

五、法宝的流通

寺院是三宝驻锡之地,流通佛经法宝是寺院的自然职能。寺院是大多数信众获得佛教经论以及佛法入门籍的最普遍的途径。随着现代媒体,传 播介质的多元化,这些法宝的介质不仅包括了书籍,还包括杂志、报纸、录像光碟、录音文件、网络等多元形式。从内容上说,涵盖范围也越 来越广,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审查和筛选过程,防止那些宣扬迷信、邪教、附佛外道的书籍光碟进入寺院法物流通渠道,扰乱信众思想 。

六、为信众的修学佛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指导

佛法讲求知行合一,寺院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为信众集体共修提供条件,例如举办日常共修活动,精进念佛、佛七、禅七或短期闭关等实修活 动。在共修活动中,由法师开示修学精要并解答信众的修学疑问。通过网络收集信众的提问,定期通过网络予以解答。种种举措,都是为了信 众在菩提道上一帆风顺,直抵解脱成佛的宝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寺院       弘法利生)(五明学佛网:寺院       弘法利生)  

 王雷泉教授:关于“寺院与景点门票收费”之我见 

 净界法师:我们来看看印祖是怎样弘法利生的 

 徐文明教授:刍议当代佛教寺院建设的规范 

 方立天教授:寺院组织与内修外弘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寺院里的规矩 

 陈星桥居士:弘法利生,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明奘法师:我想给自己几个寺院定位如下 

 戒法法师:当代寺院本位的反思 

 戒法法师:禅宗寺院管理在当代语境下的诠释 

 王志远教授:关于对所谓“寺院承包”的看法 

 悟光法师:密教思想与生活 密教与寺院生活 

 曾琦云居士:佛教从寺院走向世间